陸賈

[拼音]:Qin-Han Changcheng yizhi

秦漢長城開始是在戰國秦、趙、燕三國北邊長城舊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秦漢時代,戰國的長城部分被銜接,部分被利用,部分被廢棄,並另修築新的長城。在以後的百餘年時間,隨著政治、軍事形勢的變化,這條防禦線的建設陸續有許多發展,位置也有所變化。秦漢長城西起甘肅敦煌,東至遼東碣石,直線距離達6000公里以上。這是自秦統一以後至漢武帝太初年間,約120年間陸續營建的軍事防線。這條橫貫中國北方的長城及其沿線的烽燧、城障等建築設施,既是代表當時軍事建築工程技術水平的傑作,也是秦、漢帝國強大的政治、經濟力量的反映。在當時曾經有效地控制了長城南北居民之間的往來接觸,對以後長城南北互有差別的歷史程序也有深遠的影響。

20世紀初,英國的A.斯坦因曾多次往來於新疆與河西走廊之間,對沿途的漢、晉烽燧、城障做過記述。1930年,西北科學考察團在甘肅至內蒙古的額濟納河流域,對漢代長城、烽燧、城障做過較多的調查發掘。1942年中央研究院組織的西北史地考察團,曾對甘肅境內的漢代玉門、陽關及以東的長城、烽燧、城障做過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內蒙古自治區和甘肅省的文物考古機構,曾先後在額濟納河流域做過調查發掘,對額濟納河流域以東至內蒙古東南部的長城及有關的建築遺蹟,也做過多次調查。

位置與沿革

秦漢長城及沿線烽燧、城障的設定,歷經百餘年,在不同的時期,各段的位置有所不同。東段歷秦漢兩代位置穩定。中段位置變化較大,由黃河以南移至陰山山脈以北,並與漢武帝時始建的西段長城相連線,形成一條統一的防禦線。

東段自東經113°30′內蒙古化德與商都縣之間,沿北緯42°往東經過河北康保縣南,內蒙古太僕寺旗、多倫縣南,河北豐寧、圍場縣北,內蒙古的赤峰市及奈曼、庫倫旗南端,遼寧阜新縣以北,至東經122°之間。這一段長城據調查與發掘得知,是經秦、漢兩代陸續沿用的戰國時期的燕長城。由此以東,據文獻記載尚延至“遼東碣石”。

中段自東經114°以西至102°之間有3條長城,南北位置不同。一條自甘肅經寧夏、陝北至內蒙古黃河南岸。第二條位置稍北,在河套以北、陰山南麓。第三條位置在最北,西接居延,橫在陰山山脈以北。第二、三兩條長城的東端都在呼和浩特東北與東段長城相聯絡。這三條防線建置的年代先後不同。第一條自甘肅岷縣,經渭源縣,寧夏固原縣,陝西靖邊、榆林、神木縣,毛烏素沙漠東南側,循窯野河上游入內蒙古準格爾旗,並經伊金霍洛旗抵黃河南岸的十二連城。這原為戰國時秦長城,秦滅六國以後,蒙恬修長城以此為西段,漢初仍沿用。漢武帝時西翼防線北移,這一條長城遂失去原有的作用。第二條自內蒙古集寧市東南,經黃旗海北岸,沿北緯41°往西,經呼和浩特市北、武川、固陽縣,北依陰山,南括河套地區,西抵烏蘭布和沙漠邊緣,是秦滅六國以後,蒙恬北逐陰山與黃河之間的遊牧人,修繕利用的戰國時的趙長城。 第三條自東經110°20′達茂聯合旗的百靈廟西南往西,沿北緯42°,於東經105°30′~106°之間伸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於東經102°30′入內蒙古自治區境內,至東經102°20′額濟納旗的蘇古諾爾湖東北。這是漢武帝大舉征伐匈奴以後,於太初年間建立的,與新建的西翼防線相聯絡,其位置在上述第二條長城以北,即著名的“武帝外城”。

西段自東經101°30′、北緯 41°30′內蒙古額濟納旗的蘇古諾爾湖畔起,沿額濟納河至甘肅金塔縣的北大河畔,西循北山山地南麓與敦煌疏勒河畔,至東經94°稍西、北緯40°30′稍南,為漢長城的西端──玉門關。往西仍有烽燧發現,直至羅布泊湖畔。

建築遺蹟和遺物

秦漢長城所經過地帶自然環境差別甚大,防線各段的建築因地制宜,在利用地形、選取建築材料等方面並不完全相同。

東段的赤峰、圍場、豐寧一帶的長城,經過山地,建築多選在山嶺上,建築材料則就地取自然石塊壘砌。敖漢以東多黃土丘陵,則多以土夯築。在防禦線需要穿越河谷的地段,有以溝塹代替牆壁的,也有在河谷一側增築一段平行的牆壁,如赤峰的老哈河西岸,自美麗河越寧城縣境至喀喇沁旗的一段,呈雙重防禦線以控制南北循河交通。在東段沿線已發現有大面積建築遺址的地點有:奈曼與敖漢旗境內的努魯兒虎山隘;赤峰市英金河與老哈河的匯流處;圍場、豐寧縣內的灤河上游等都發現有夯土築造或石塊壘砌的城障、烽燧遺址。發現圍牆周長達1500米的城址有十餘座。經過發掘的有:赤峰蜘蛛山、香爐山,奈曼旗沙巴營子等地點。上述地點都發現戰國時燕和秦、漢時期的生活用具、武器和錢幣等。

中段的第一條長城所經過之處皆為黃土地帶,故長城及沿線的有關建築物都是夯土築成。在內蒙古準格爾旗南部,長城東南側約20公里處發現一座夯土城址,經發掘證明是秦蒙恬收河南地以後所建的廣衍城址,沿用至漢代。城內有建築臺基和鑄造場,城外有墓地,發現有“廣衍”地名的器物多件。第二條長城自內蒙古集寧黃鎮海北岸往西聯接陰山南麓的塞牆,在烏拉特中旗南部發現用石塊壘砌的牆面有多次修繕的痕跡。包頭市以北的大青山,烽燧相望,長城基址蜿蜒其間,皆石塊壘砌。山間有兩條南北相通的峽谷,至今仍為北上草原的重要通道。一在東經 107°30′、北緯41°30′稍北的地方,長約5公里,今名石計蘭山口,形勢如《水經注》中描寫的高闕塞道。 另一在東經106°30′、北緯41°稍南的地方,長約10公里,南端有兩個出口,東側今名大壩口,西側今名哈隆格乃山口,可能是雞鹿塞道。在峽谷間都曾構築過頭隘設施。如哈隆格乃山口兩側階地上,有用石塊壘砌的方形小堡,面積約70平方米,牆高約8米,堡牆四角有向外凸出的平臺。堡的南牆有一寬3 米的門道,堡內有循牆而上的坡道,堡中有方形房基。由此石砌小堡以南,至烏蘭布和沙漠之間,於黃河岸邊還發現夯土城址3處。 在烏拉特前旗至固陽縣境內的一段長城南側,發現兩座城垣周長1500米以上的城址,皆夯土築成圍牆,只有南門,無北門。第三條長城是複線,兩條牆南北相距3至10公里不等,即“武帝外城”。在烏拉特後旗烏力吉至巴彥諾洛的一段,沿線發現東西並列的小堡7座。小堡之間相距約十餘公里,各堡圍牆周長50米,皆只有一個東門或南門,門有甕城,堡牆四角有向外凸出的平臺。小堡之間有夯土築成或石塊壘砌的、相距1~5公里的烽燧多處。

西段長城及沿線的城障與烽燧,凡是夯土築成或土坯壘砌的常間夾著葦草層,以增強其抗風蝕的能力。個別烽燧也有就地取材,以自然石塊壘砌的。在東經100°稍西,北緯40°30′稍北發現了金關遺址(見居延烽燧遺址)。由此以西,沿天山東南麓山地至敦煌疏勒河沿岸,儲存著斷續的長城和烽燧遺址。在東經94°稍西,北緯40°30′稍南,有座夯土築成的方形小堡,面積約30平方米,牆高7米,今名小方盤城,城有西、北兩門。在這裡曾發現寫有“玉門都尉”的木簡,故推測這可能是玉門關所在。在小方盤城以東20公里處另有一較大的土堡,今名大方盤城,是另一個曾經被推測為玉門關址的地點。於東經94°、北緯40°的南湖西北岸有一處較大的遺址,地面上散佈著許多漢代遺物,今名古董灘。這裡地處紅山口以南,至今仍是東西往來必經的路口,有人認為這裡應是漢代陽關遺址。

參考書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 。

遼寧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概述遼寧省考古新收穫,《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

陸思賢、蓋山林:內蒙古境內戰國秦漢長城遺蹟,《中 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