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亞明,W.

[拼音]:Yicileyejiao

中國古代對聚居河南開封猶太人信奉的猶太教的稱謂。猶太人出於宗教禁忌,剔除牛羊腿筋不食,故又有挑筋教之名。一賜樂業(yisr╣ēl)為希伯來語的漢譯,意為以色列人。他們頭纏藍布,當地又不諳其教與回教(伊斯蘭教)的區別,故被稱為“藍帽回回”,其禮拜場所亦被稱為清真寺。

猶太人到華時間

有周代、漢代、唐代諸說。論者雖各有所據,但學術界對前二說頗多存疑。主唐代說者的根據是:10世紀阿拉伯人阿布·賽義德·哈桑在其《中國印度記聞錄》中談到黃巢廣府(廣州)之戰時,城內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拜火教徒被殺達12萬人。另一阿拉伯旅行家麻素提則稱這些教徒在逃難中死去20萬。儘管人數有所誇大,但說明唐代確有猶太人。斯坦因曾在新疆黨黨烏伊裡克地方發現一希伯來文文書,馬戈里奧特認為系 708年的商業文書。伯希和也在敦煌發現一份希伯來檔案,許華布鑑定其年代為8世紀。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中國至遲在唐代已有猶太人活動。迄宋,在華猶太人增多,聚居開封,故宋末在開封興建猶太教清真寺,明正德七年(1512)《尊崇道經寺記》(正德碑)改稱尊崇道經寺。元代由於蒙古西征和東西方交通的開拓,又有大批猶太人來華。除開封外,並分佈於北京、西北和東南沿海等地區。(見彩圖)

在華猶太人族系

最早來華的猶太人姓名已不可考。明弘治二年(1489)《重建清真寺記》(弘治碑)載:“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李、聶、金、張、左、白等七十姓,進貢西洋布於宋。”其中金、張、李三姓重複,可能其家族來源不同。因碑中僅列十七個姓氏,或疑“七十姓”乃“十七姓”之誤。但趙氏《祠堂述古碑記》也稱宋時“教人七十有三姓,五百餘家”。所以宋代猶太人當有七十三姓,十七家是大族。清康熙二年(1663)的《重建清真寺記》(康熙碑)只提到李、趙、艾、張、高、金、石七姓。又據開封猶太人家譜(現藏美國希伯來學院)所列 453名男性猶太人姓氏,也只有艾、李、張、高、趙、金、石七姓,此家譜約編於崇禎十五年(1642),可見明末開封猶太人大族已只剩七姓。至道光年間,一賜樂業教已衰微。1849年,倫敦對猶太人佈道會請香港主教史密斯調查開封猶太人情況,後選派蔣榮基,邱天生兩名中國基督教徒前往開封。邱天生日記也談到當地猶太教徒有上述七姓。這次調查留下了有關開封猶太人及其清真寺情況的詳細記載,但大批希伯來文道經、方經、散經以及猶太人家譜卻被攜走,流落異域。

開封猶太教清真寺

該寺始建於宋隆興元年(1163)。弘治碑的《重建清真寺記》釋清真意為:“清者精一無二,真者正而無邪。”寺由俺都敕建,列微五思達領掌其教。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五思達重建。明永樂十九年(1421)重修。此後,天順、成化、弘治年間一再修繕。明末,開封沒於水,寺亦毀。康熙二年由教人出資重建,其總體結構樣式,康熙碑曾有記載。杜門格1722年曾往開封,繪下圖錄,外、內殿各有一幅。為典型中國寺廟樣式。寺面東,四周有圍牆。進門後為趙氏牌坊。進二門後是大院,中有艾氏牌坊。兩旁碑亭中分置弘治、正德和康熙碑。再進是前、後殿。大院兩旁有南、北講堂及趙氏祠堂,該處曾有《祠堂述古記》碑。前殿兩旁為教祖殿、聖祖殿。後殿有摩西椅,前置燭臺供桌,後靠“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牌位及“大明萬歲”牌位。再後是尊經龕,兩旁有方經籠、散經籠。大殿中上方及兩旁各有希伯來文匾額。此外,各處還有一些中文匾額及楹聯。1850年蔣榮基、邱天生赴開封時,其寺猶存。同治五年(1866)傳教士丁韙良至其地,則寺已傾圮,片瓦無存。寺中原藏有道經(即《摩西五經》)13部,方經、散經數十冊,都被人攜走,現分藏於英國博物館、牛津鮑特來博物館、劍橋大學圖書館、耶魯大學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等處。

從清真寺結構及碑文中可以看到,一賜樂業教受到伊斯蘭教、佛教和中國儒家很深的影響。如寺之建築、樣式與中國寺廟相似,有匾額、楹聯、燭臺、香爐等。有楹聯雲“識得天地君親師,不遠道德正路;修在仁義禮智信,便是聖賢源頭”。寺內有祠堂祭祖,通經者稱滿喇,恐系伊斯蘭教毛拉之音轉。至於姓名的漢化就更為明顯。以後,由於與漢族、回族通婚以及既無教堂又無人傳教等原因,一賜樂業教遂在中國逐漸消失。

參考書目

陳垣:《開封一賜樂業教考》,見《陳垣學術論文集》第一集,中華書局,北京,1980。

潘光旦:《中國境內猶太人的若干歷史問》大學出版社,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