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

[拼音]:zhanzheng

[英文]:war

人類社會集團之間為了一定的政治、經濟目的而進行的武裝鬥爭。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歷史現象,是用以解決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階級和階級、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矛盾的最高的鬥爭形式。

戰爭,中國甲骨文中稱為“爭”、“伐”,其他古籍稱為“戰”、“徵”、“兵”、“戎”等。中國戰國時期的兵書《吳子》中已有“戰爭”一詞(《吳子·料敵第二》)。

歷史上對待戰爭及其產生的根源有著各種不同的觀點。例如,自然主義戰爭論者認為,戰爭的根源在於人的生物本性和自然環境,它是自然的和永恆的現象。宗教戰爭論者則用超自然的力量來解釋戰爭的起因,認為戰爭是神的意志對人的罪孽的“報應”。種族主義戰爭論者把戰爭的原因歸結為各民族之間──“優等”人種和“劣等”人種──的差別。新馬爾薩斯主義戰爭論者認為,人口過剩和飢餓是戰爭的“真正的”基本原因,戰爭是調節人口的最重要的手段。心理決定戰爭論者則認為戰爭的根源存在於人們的心理之中。地緣政治學戰爭論者則認為戰爭是由於地理環境──爭奪生存空間引起的。這些看法都屬於唯心論的形而上學的戰爭觀,它們模糊或掩蓋了階級社會戰爭的實質和產生的根源。

馬克思主義者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戰爭觀,認為戰爭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恆的;戰爭只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當生產資料私有制產生、階級出現和國家形成以後,才出現壓迫和反壓迫、侵略和反侵略的戰爭。歷史上出現過各種型別的戰爭:按歷史時期分,有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戰爭;按社會形態分,有原始社會末期的戰爭,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戰爭等;按兵器分,有使用冷兵器的戰爭和使用熱兵器的戰爭;按戰爭規模分,有區域性戰爭和世界戰爭等。而從戰爭的性質來說,在階級社會只有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兩大類。一切反抗反動統治階級的壓迫、抵禦外來侵略、促進社會進步的戰爭,都屬於正義的戰爭;一切由反動勢力所進行的鎮壓革命、對外進行擴張侵略、阻礙社會進步的戰爭,都屬於非正義的戰爭。擁護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是無產階級、革命人民對待戰爭的根本態度。在階級社會裡,戰爭與革命常常是相互聯絡的。一方面,戰爭可以引起革命。反動階級常以對內對外的戰爭來維護其反動統治,促使它同被壓迫階級、被壓迫民族和被侵略國家的矛盾尖銳化,從而激起人民起來革命。另一方面,革命可以制止戰爭。被壓迫階級、被壓迫民族進行的革命鬥爭,能制止推遲反動階級所發動的戰爭。革命鬥爭的最高形式是革命戰爭,它是推翻反動統治階級的主要手段,也是制止和推遲一切非正義戰爭的強大力量。

戰爭的發展歷史

戰爭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至今已經歷了以下幾個歷史時期:

原始社會末期的戰爭

原始社會前期生產力極低,人們長期進行採集狩獵,過著集體居住、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主義的和平生活,有時為了爭奪野果獵物、搶婚或血族復仇,偶爾發生衝突。後來,人口日益增多,由氏族逐漸形成胞族、部落,生產逐漸發展,出現了農業和畜牧業的社會大分工。部落與部落在交往過程中,因利益相同而形成部落聯盟,也往往因利益衝突而發生戰爭。當時兵器與生產工具沒有嚴格區分,戰爭中主要使用石制的冷兵器,即所謂“以石為兵”。經過戰爭和其他交往活動,各部落逐漸融合,生產進一步發展,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社會的剩餘產品和私有財產的成分不斷增加,戰爭俘虜不再被吃掉、殺掉而成為有用的勞動力。從此,“古代部落對部落的戰爭,已經開始蛻變為在陸上和海上為攫奪家畜、奴隸和財寶而不斷進行的搶劫,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2卷,第413頁)。這時戰爭不僅很殘酷,而且已具相當規模。中國古代傳說的黃帝部落聯盟與蚩尤部落聯盟、黃帝部落聯盟與炎帝部落聯盟的戰爭,古希臘荷馬史詩描述的英雄時代的戰爭,大體上就是這樣的戰爭。戰爭中勝利者掠奪了大量財富,使過去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部落逐漸演變成以地緣關係為基礎的民族;戰爭也為勝利者提供了大量奴隸,加速了原始社會的瓦解和階級、國家的形成。

奴隸社會時期的戰爭

奴隸社會的生產力比原始社會有很大提高,當時私有制已經確立,階級已經形成,國家已經產生,軍隊已經出現。中國奴隸社會的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土地被奴隸主佔有,大批奴隸被迫在田野裡耕作和從事各種勞動。奴隸不佔有生產資料,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奴隸主可以隨意打罵、買賣、殺害奴隸,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奴隸主之間爭奪奴隸、財寶和兼併土地的鬥爭也很激烈。奴隸制國家的形成是經過鬥爭的。這時期的戰爭大體上有:

(1)舊的氏族部落勢力反對新生的奴隸制的戰爭。相傳有扈反對夏啟的戰爭,大體屬於這一種。

(2)擴大和鞏固奴隸制國家的戰爭。如武丁征服下旨、土方、鬼方等部落的戰爭,周公鎮壓殷人夷族部落的戰爭。

(3)新興的奴隸主推翻腐朽的奴隸主統治的戰爭。如商滅夏、周滅商的戰爭。這是當時比較大的戰爭。

(4)奴隸制國家分封的諸侯國之間的兼併與爭霸的戰爭。如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戰爭。

(5)新興的封建勢力推翻奴隸主統治的戰爭。如齊、晉、魯等諸侯國內新興地主階級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爭。當時的奴隸起義和“國人暴動”,也促使了奴隸社會的瓦解,為新興地主階級奪權創造了條件。在古羅馬,斯巴達克領導的大規模奴隸起義(公元前73~前71),動搖了羅馬奴隸主統治的基礎。

奴隸社會時期進行戰爭的軍隊主要是陸軍,水軍(海軍)也已出現。陸軍中以車兵為主,還有步兵。軍隊的骨幹是“甲士”,奴隸當兵打仗,由“甲士”統率。當時軍隊所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銅製的冷兵器,主要的作戰形式是車戰,其特點是擺兵佈陣,進攻以破陣來實現,防禦靠守陣(包括城池)來完成。為了對抗進攻,不僅出現了防禦性兵器,而且築城技術也比較發達,例如中國的萬里長城就是從那時開始修建的工程技術最著名的範例(見長城築城體系)。

奴隸社會時期的戰爭產生了樸素的戰爭理論。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戰爭理論著作。它總結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戰爭經驗,認為戰爭是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把道、天、地、將、法歸結為戰爭的制勝因素,提出許多駕馭戰爭的理論原則,具有豐富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孫子兵法》不僅對中國曆代軍事思想的發展起過重大作用,而且在世界軍事史上享有盛名,曾被人譽為“東方兵學的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書”。除此以外,《易經》、《管子》等書中也有一些內容以樸素的唯物論的觀點解釋戰爭與政治、戰爭與經濟的關係。

封建社會時期的戰爭

封建社會是以分散的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地主以封建地租和高利貸形式剝削農民。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同時還存在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以及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的矛盾。這些矛盾發展到頂點,就爆發封建社會時期的各種戰爭。戰爭的主要型別有:

(1)農民戰爭。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兩千多年間,先後爆發過數百次農民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統治的戰爭。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秦末的陳勝、吳廣,漢朝的赤眉、黃巾,隋朝的李密、竇建德,唐朝的黃巢,宋朝的方臘、楊麼,元末的朱元璋,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領導的起義,以及清代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等。這些農民戰爭都程度不同地打擊了當時的封建統治,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封建王朝更迭的戰爭。如漢、唐、元、明、清推翻舊王朝的戰爭。

(3)封建割據與封建統一的戰爭。如東晉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時期割據與統一的戰爭。

(4)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戰爭。如秦、漢與匈奴族的戰爭,唐與突厥族的戰爭,宋與遼、金、蒙、元之間的戰爭等。封建王朝的更迭和割據、統一,以及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情況比較複雜,有些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其結果有的促進當時社會的發展,有的給當時的經濟、文化帶來嚴重的破壞。歐洲中世紀除農民戰爭、封建主內部的戰爭、民族與民族的戰爭以外,還爆發過以宗教的名義進行的戰爭。這種宗教戰爭本質上也是為著階級的物質利益而進行的。例如11~13世紀持續將近200年之久的十字軍東侵,表面上是天主教會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的口號下發起的,但實際上是羅馬教皇和西歐一些封建主國家發起的侵略戰爭,結果使西亞地區國家的社會生產力和古代文化遺產,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摧殘。

封建制國家進行戰爭的兵員主要來自農民,有定期徵集服役的,也有戰時招募的。中國有些封建王朝曾實行府兵制,凡充當府兵的,平日務農,農閒教練,徵發時自備兵器資糧,分番輪流宿衛京師,防守邊疆。封建制國家的陸軍和水軍(海軍),是地主階級的武裝支柱。陸軍中有步兵、騎兵,在平原和起伏地帶,騎兵常起重要的作用。在歐洲主要是封建主騎士組成的軍隊。當時,軍隊使用的武器主要是鐵製的冷兵器。至遲10世紀中國把火藥運用於軍事以後,開始使用火器。封建社會的主要作戰形式是騎戰和步戰,快速機動、遠端挺進、迂迴包圍等戰法,都有很大發展。

中國封建社會時間較長,戰爭頻繁,有豐富的戰爭經驗,出現了《孫臏兵法》等許多戰爭理論著作。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選定了著名的《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三略》、《李衛公問對》,作為將領必讀的兵書,統稱《武經七書》。在這些兵書以後,又出現了《虎鈐經》、《紀效新書》、《兵經百篇》等許多軍事著作。這些兵書有的提出了“以戰止戰”(《司馬法·仁本第一》)的思想;有的主張“內修文德,外治武備”(《吳子·圖國第一》);有的強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尉繚子·戰威第四》),“天官時日,不若人事”(《尉繚子·天官第一》);有的認為“英雄者,國之幹;庶民者,國之本”(《三略·上略》),主張制勝破敵,以弱勝強,要兵將一心,依靠民眾。這些觀點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戰爭

17~19世紀,歐洲、北美洲處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逐漸以集中的資本主義工業生產代替分散、落後的小農生產,以僱傭剝削制代替封建剝削制,使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農民擺脫封建桎梏,為資產階級軍隊提供了大量的兵員。資產階級為了對內對外進行戰爭,比較普遍地實行徵兵制(見義務兵役制)和預備兵制度,採用正規的軍、師、旅、團、營、連的編制,制定統一的操典、教範和條令,建立龐大的正規的陸軍、海軍。陸軍中有步兵、騎兵、炮兵、工兵和輜重兵等。軍隊還建立了各級司令部和總參謀部。蒸汽機的發明,大工業的出現,從手工業時代發展到機器時代,給資產階級軍隊裝備了大量的火槍火炮,使戰爭從冷兵器與火器並用,逐漸轉變為主要使用火器。這一時期,主要的戰爭型別通常有:

(1)資產階級的革命戰爭。例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國內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和解放奴隸的戰爭,法國革命戰爭。這些都是進步的戰爭,它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障礙。

(2)殖民主義戰爭。它是資本主義強國向外擴張的侵略戰爭,使世界許多國家、地區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3)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爭奪地區統治權的戰爭。如17世紀的英荷戰爭,1756~1763年英、普與法、奧、俄等國進行的七年戰爭,1853~1856年由俄國與英、法、土耳其、撒丁四國聯盟進行的克里木戰爭等。這種戰爭是由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性引起的,給殖民地和參戰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中國從1840年以後受到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逐漸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進行了一系列的反侵略戰爭。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這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並領導多次反對軍閥的戰爭,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軍事學術和戰爭理論都有很大發展。如在1789~1794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法國人民“改造了全部戰略體系,衝破了一切舊的戰爭法規和慣例,廢除了舊軍隊,建立了新的、革命的、人民的軍隊,創立了新的作戰方法”(《列寧軍事文集》第335頁)。革命軍以各兵種組成了獨立的師或軍,創造了以散兵和步兵縱隊的配合為基礎的新的作戰方式。這些都被拿破崙一世發展到了完善的地步。普魯士軍事理論家C.P.G.von克勞塞維茨所著的《戰爭論》是資產階級軍事理論的經典著作,它在軍事思想上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進步精神,對戰爭本質等問題提出比較正確的見解,對軍事思想的發展起過很大的促進作用。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同時產生、利益根本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的殘酷剝削和統治,迫使無產階級發動武裝起義。1848年巴黎工人舉行“六月起義”,是無產階級進行武裝鬥爭的嘗試。1871年法國工人進行武裝鬥爭,成立巴黎公社,揭開了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戰爭的序幕(見彩圖)。K.馬克思、F.恩格斯系統地研究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深刻地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及時總結當時無產階級的武裝鬥爭經驗,全面地論證戰爭與經濟、戰爭與政治、戰爭與革命等各個方面的關係,以及戰爭的根源、性質和消滅戰爭的途徑等問題,為被壓迫階級、被壓迫民族的革命戰爭創立了科學理論。

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戰爭

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從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產階級對本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剝削的加深,帝國主義列強對殖民地人民的掠奪和壓迫的加劇,國際壟斷資本集團之間競爭的激烈,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和重新瓜分世界領土的鬥爭,使資本主義世界矛盾重重,階級鬥爭、民族矛盾尖銳複雜,因而爆發了一系列戰爭。這些戰爭大體上分為:

(1)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殖民地的戰爭。如美西戰爭、英布戰爭、日俄戰爭等。

(2)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之間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如第一次世界大戰。

(3)法西斯國家與反法西斯國家的戰爭。如第二次世界大戰。20世紀30~4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國家先後發動了侵略戰爭,中、蘇、美、英、法和歐、亞、非洲的許多國家進行了反法西斯戰爭。這次戰爭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是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世界大戰。

(4)無產階級革命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1917年,俄國無產階級進行十月革命奪取了政權,隨後又以革命戰爭,保衛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國家、地區的人民,堅持反侵略的革命戰爭,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建立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和民族獨立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些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民族解放戰爭,如朝鮮人民反對美國侵略的戰爭(見朝鮮戰爭),越南人民抗法、抗美戰爭,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反法戰爭,阿拉伯人民反對以色列侵略的戰爭(見中東戰爭),阿富汙人民、柬埔寨人民的反侵略戰爭等。

帝國主義階段的戰爭是在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條件下進行的,參加戰爭的不僅有現代化的陸軍、海軍,而且有空軍。戰爭中不但使用了大量的火炮、坦克、飛機和導彈等現代化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還使用了原子彈,戰爭的破壞性、殘酷性空前增大。隨著現代化武器的出現,資產階級軍事理論家曾提出了“總體戰”理論,主張軍事鬥爭與政治、思想上的奴役、欺騙和經濟上的掠奪等手段相結合,要求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在和平時期就要服從戰爭的需要。還出現過空中戰爭論(空軍制勝)、機械化戰爭論(坦克制勝)、核武器制勝論等理論。無產階級革命導師В.И.列寧深刻地分析了帝國主義的特點及其不平衡的規律,指出帝國主義就是現代戰爭的根源;科學地闡明戰爭與革命、戰爭與和平的基本原理,論述無產階級對待正義戰爭、非正義戰爭的態度;提出並實現了利用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列寧不僅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戰爭理論,而且在實踐上為一切被壓迫階級、被壓迫民族的革命戰爭樹立了榜樣。И.В.斯大林繼承和發展了列寧關於無產階級革命戰爭的理論,在領導蘇聯人民反法西斯的衛國戰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選擇從農村發動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到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領導全國人民,先後進行了二十多年的革命戰爭。中國共產黨致力於建設和發展人民軍隊,廣泛發動群眾,堅持人民戰爭,採用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通過長期戰爭,逐步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消耗、殲滅敵人的力量,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中國人民又進行了抗美援朝和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保衛了社會主義建設,對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豐富的戰爭理論遺產,批判地汲取外國戰爭理論的精華,集中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的智慧,創立了符合中國革命戰爭規律的、以人民戰爭理論為核心的毛澤東軍事思想,以劣勢裝備打敗了優勢裝備的敵人。

戰爭與其諸基本因素的關係

戰爭不僅與敵對雙方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等因素密切相關,而且是在一定的時間和地理環境等自然條件下進行的。這些因素和條件加上人們的主觀能動性,構成了戰爭矛盾的整體,推動戰爭的發展,導致一定的結局。

戰爭與政治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當著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化,用和平方式不能達到各自的政治目的時,就要訴諸武力,爆發戰爭,企圖以戰爭達到政治目的。霸權主義者進行的侵略戰爭,是爭奪世界霸權、區域霸權的政治的繼續;而革命戰爭則掃清革命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是革命的政治的繼續。

政治決定戰爭的性質,是對戰爭勝負經常起作用的主要因素。為反對侵略、反對反動統治而進行的戰爭,是正義戰爭,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得道多助,能夠動員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參加戰爭,取得國際上的支援,具有最後勝利的基礎;為侵略擴張或鞏固反動統治而進行的戰爭,是非正義戰爭,是違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社會發展方向的,必然激起廣大人民的反抗,它失道寡助,缺乏勝利的基礎,即使一時取勝,最終也會失敗。“軍之敗也,生於不義”,中國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就懂得這個道理。毛澤東在1946年曾說:“蔣介石軍事力量的優勢,只是暫時的現象,只是臨時起作用的因素;美國帝國主義的援助,也只是臨時起作用的因素;蔣介石戰爭的反人民的性質,人心的向背,則是經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這方面,人民解放軍則佔著優勢。人民解放軍的戰爭所具有的愛國的正義的革命的性質,必然要獲得全國人民的擁護。這就是戰勝蔣介石的政治基礎。”(《毛澤東選集》第1246頁,人民出版社,北京,1964)解放戰爭的勝利證明了這個論斷的正確性。戰爭中的精神力量也取決於政治。如在抗日戰爭中,侵華日軍的“武士道”精神,來源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政治灌輸;中國抗日軍隊的不怕苦不怕死、頑強戰鬥的精神,中國人民的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精神,來源於共同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熱忱和對最後勝利的信心。

然而戰爭並不等於一般的政治,它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繼續。戰爭本身有自己的規律。它有一套特殊的組織──軍隊及其指揮系統;特殊的方法──戰略戰術;特殊的過程──攻防進退的交替運用。人們如果在軍事上不能認識戰爭的規律和正確實施戰爭,即使是正義的戰爭也難以取得勝利。軍事家不僅要認清戰爭性質對戰爭的影響,而且要善於使用武器裝備,學好用好戰略戰術,掌握克敵制勝的方法。

戰爭與經濟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而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任何戰爭總是和敵對雙方的經濟利益聯絡在一起的。經濟,歸根結底是戰爭的動因,即使是宗教色彩濃厚的戰爭也是如此。在階級社會,戰爭的終極原因,是為了爭奪或維護某個階級、民族、政治集團的經濟利益。

經濟是戰爭的物質基礎,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之一。軍隊的編制和武器裝備,軍隊的費用和物資消耗,戰爭的規模和持續時間,戰爭的程序和結局等,都依賴於經濟條件,依賴於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戰爭越現代化,對經濟的依賴性就越大。獨立的國家,力求發展國家的經濟,使軍事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戰爭一旦打起來,敵對雙方為了加速戰爭的程序,都力求破壞、摧毀或利用對方的經濟。如何加強軍事經濟建設,合理發揮經濟效益,保衛自己的經濟目標,有效地保護經濟潛力,是現代戰爭的一個重要問題。

戰爭給經濟帶來破壞,其破壞程度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戰爭規模的擴大而日趨嚴重。反革命戰爭對經濟的破壞更甚。革命戰爭則為經濟發展掃清道路,創造條件。革命的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它能打破舊的上層建築,改變舊的生產關係,解放社會生產力,為社會經濟的復興和發展創造條件。

戰爭與軍事

軍事是直接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之一。軍事的內容比較廣泛,如軍隊的組織編制和裝備,軍事科學和軍事技術,軍事教育和訓練,軍事經濟和國防建設,戰爭的動員、組織和準備等。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一是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二是要有駕馭戰爭的能力。這就必須建設一支英勇善戰的軍隊,擁有優良的武器裝備及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同時要有先進的軍事思想,正確的作戰指導,等等。

戰爭與軍事,互相依存,互為作用。一方面,戰爭實踐對軍事不斷提出新的問題,軍事必須在理論和實踐上滿足戰爭的需要,接受戰爭的檢驗。另一方面,軍事的進步又對戰爭的方式、方法、程序和結局,產生重大的影響。總之,現代化的戰爭,必然要求軍事的各個方面現代化,反過來,軍事的現代代,也會促進戰爭的現代化。

戰爭與科學技術

戰爭是力量的競賽,也是科學技術的競賽。從工業革命尤其是20世紀以來,戰爭向科學技術提出需求,科學技術往往在戰爭中首先得到運用。例如雷達、核技術、電子計算機等,最初都是適應戰爭的需要而出現,並且首先運用於軍事的。戰爭的歷史證明,科學技術的重大發明一旦運用於軍事,必然引起戰爭方式的變革。例如火藥的發明和運用於軍事,使戰爭從使用冷兵器轉變為使用火槍火炮,軍隊的戰鬥隊形由集團的密集隊形轉變為散兵的疏開隊形;內燃機、飛機的發明和運用於軍事,使軍種、兵種的結構編組發生很大變化,使地面戰爭發展成為立體戰爭;核技術的發明和運用於軍事,使戰爭涉及的範圍和破壞殺傷力空前增大,出現了許多不同於常規戰爭的新特點。當前,科學技術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許多國家都在把新技術廣泛地應用到軍事上,軍隊不掌握現代的科學技術知識,就很難進行現代戰爭。

戰爭與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是戰爭的一種客觀因素。任何戰爭都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進行的,它不僅受到地形、交通、人口、資源等條件的制約,而且受到風、雨、雷、電、光和水文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從古到今,不少作戰行動受到不利的地理條件的影響而沒有成功,也有許多作戰行動善於利用有利的地理環境而取得勝利。例如拿破崙一世、A.希特勒都曾企圖進攻英國本土,由於未能克服海峽阻隔和其他原因,而沒有達到目的。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是由於及時進軍,利用潮汐使兵船直抵敵佔內港,軍隊順利登陸,殲滅了荷蘭殖民者的軍隊。

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對戰爭的影響是可以認識和改變的。從利用地形到改造地形,從巧借天然風雨到人工製造風雨,都說明了人們在戰爭實踐中,有能力逐漸認識、利用、改造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使戰爭向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方向發展,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現代科學技術、工業生產和武器裝備的發展,能夠增強或削弱自然條件對戰爭的影響。但是戰爭受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制約,仍是一條客觀規律。戰爭指導者必須善於掌握這條規律,運用於軍事行動。

戰爭既是軍力、經濟力的競賽,又是意志、謀略等精神因素的競賽。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地理和自然條件等,都是制約或影響戰爭的基本因素,為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可能性。要把可能變為現實,必須把客觀因素和主觀努力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戰爭領導者、指揮者和全體軍民的自覺能動性,才能促進戰爭的程序,爭取戰爭的勝利。同時,任何戰爭都為兩個重要因素制約著:一是人,二是物,特別是武器裝備。武器裝備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一般地說,武器裝備優越的一方,取得勝利的物質力量就強大一些。然而武器裝備不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因為一切武器裝備都是由人設計和製造出來的,而且“槍自己是不會動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來使用它們”(《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5卷,第81頁)。許多現代武器裝備雖然已自動化,但是歸根結底仍是由人掌握。武器裝備越現代化,越需要具有科學技術知識的人操縱,越需要具有科學的組織指揮能力的人去駕馭。因此,軍隊的訓練教育,軍官的培養與選拔,也越來越重要。人與物必須結合,無論過去、現代和未來的戰爭,都必須遵循這條客觀規律。

戰爭的發展趨勢

當今人類正處在新的技術革命的時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不僅使常規武器系統得到不斷的改進,而且正在出現並發展新的核武器系統,太空武器系統,氣象、生物、化學武器系統,以及自動化指揮系統等。這些都將會給戰爭帶來許多新的特點。未來戰爭,可能是使用核武器、同時使用常規武器的戰爭,也可能就是常規戰爭;可能在陸地、海洋、空中進行,也可能在外層空間進行。那時由於大量新式武器裝備投入戰爭,因而時間、空間對戰爭的限制將相對縮小,使戰爭的突然性增大,戰線廣闊,程序加快,進一步立體化;由於廣泛開展電子戰(見電子對抗),因而無形的角逐將更加激烈;由於武器的破壞力、殺傷力空前增大,戰爭將會異常殘酷,戰爭的物資消耗空前增多,後勤保障將更加艱鉅;由於戰爭程序變化急劇,新的軍種、兵種還會產生,組織指揮將會更加複雜困難。這些特點不僅沒有降低人在戰爭中的決定作用,而且對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代科學技術雖然在迅速發展,但人類仍然處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列寧在20世紀初提出的“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列寧軍事文集》第 659頁)的論斷並未過時。只要帝國主義存在就有戰爭,這是從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及其政治本質必然得出的結論。當前世界軍事、政治形勢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他們正在全力進行軍備競賽,國際局勢動盪不安。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區域性戰爭沒有間斷,新的世界戰爭的危險是存在的。但是,新的世界大戰不是註定不可避免,至少是可以推遲的。首先,全世界正在形成反對新的世界戰爭、保衛世界和平的巨大洪流,各國人民和許多愛好和平的國家及民族,特別是廣大的第三世界的許多國家,都在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反對戰爭。這種和平力量的增長,正是制止戰爭的巨大力量。其次是戰爭的歷史教訓,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對人類造成的巨大創傷,人們記憶猶新。兩次大戰都以戰爭發動者的失敗而告終,這種情況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也是制約戰爭的因素之一。再次,先進武器既是大規模的殺傷、破壞手段,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遏止戰爭的一種客觀因素。當前超級大國都擁有大量的核武器,無論誰首先使用,不僅會給對方造成巨大的破壞,而且也會遭到對方的還擊,這就迫使它們的決策者不得不謹慎。

中國是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和制度的國家。"勝利了的無產階級不能強迫任何異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們造福的辦法,否則就會斷送自己的勝利。當然,這決不排除各種各樣的自衛戰爭"(《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5卷,第603頁)。根據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原則,中國堅決反對民族利己主義和革命輸出及其所引起的戰爭。中國屬於第三世界,需要和平環境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即使將來更加強大了,中國不做而且永遠不做超級大國。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一貫堅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立場,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從50年代起,中國始終不渝地倡導和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0多年的實踐證明,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際關係,適合於各種社會制度的國家,有利於避免武裝衝突和戰爭。可以預期,全世界和平力量進一步發展,在一定時期內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是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戰爭──這個人類互相殘殺的怪物,必將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消亡。社會是按照它本身的發展規律前進的,社會主義社會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要解放全人類。如同過去社會歷史從一個階段進到另一個階段一樣,如同20世紀上半葉許多國家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一樣,只要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能夠日益認識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和自己的歷史使命,並按照發展規律,堅持鬥爭,推動歷史的前進,將來還會有許多國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當世界各國都在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下建設自己的生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精神文明的極大提高,逐步達到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消滅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戰爭就將最後被消滅。

參考書目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戰士出版社,瀋陽,1981。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列寧軍事文集》,戰士出版社,瀋陽,1981。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斯大林軍事文集》,戰士出版社,北京,1981。

《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61。

《四庫全書·二十四史》,清乾隆武英殿本,中華書局校點,1959~1982。

〔美〕L.H.摩爾根著,楊東純、馬雍、馬巨譯:《古代社會》,商務印書館,北京,1983。(Lewis H.Morgan,Ancient Society, Edited by Leslie A. Whit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64.)

週一良、吳於廑主編:《世界通史》,第一版,人民出版社,1962。

參考文章

戰爭險的計算公式保險為什麼"擲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線中國史戰爭險的負責期限保險什麼是朝鮮戰爭世界史協會戰爭險條款(貨物)的承保風險保險戰爭險的投保方式保險協會戰爭險條款(貨物)的除外責任保險飛機戰爭、劫持保險的保險費率與保險費保險戰爭險的主要內容保險協會戰爭險條款(貨物)的保險期限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