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賓斯基,Н.В.

[拼音]:Foguang Si

[英文]:Foguang Temple

中國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築。位於山西省五臺縣城東北30公里佛光山中。寺東南北三面環山。寺宇因地勢建造,高低層疊,坐東向西。寺內唐代木構大殿、彩塑、壁畫、墨書題記、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經幢等,都是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隋唐之際,已是五臺山名剎,寺名屢見於傳記。見於敦煌壁畫上的唐中葉繪製的五臺山圖,佛光寺就居顯要地位。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法,寺內除幾座墓塔外,其餘全部被毀。宣宗復法,大中十一年(857)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願誠主持重建。現存東大殿及殿內彩塑、壁畫等,即是這次重建後的遺物。金代於寺內前院兩側建文殊、普賢二殿。元代補修殿頂,添配脊獸;明清重建天王殿、伽蘭殿、香風花雨樓、關帝殿、萬善堂等;清末普賢殿焚燬;民國初年增築窯洞和南北廂房,始成今日規模。

東大殿

寺內主殿,坐東面西,揹負山腰。殿前依地勢用片石壘砌高13米餘基座,其上再築90釐米高的臺基。殿面闊七間(34.08米),進深四間八架椽(18.12米),單簷廡殿頂。前簷中五間闢板門,兩盡間和兩山後間設直櫺窗,餘皆牆壁。殿身支撐由簷柱和內柱各一週合成,即宋 《營造法式》中“金箱鬥底槽” 格局。簷柱微向內傾,角柱增高,側腳生起顯著。內柱寬五間,深兩間,依兩山及後槽砌扇面牆,製成佛龕。柱身圓形,柱頭卷殺,前簷柱礎寶裝蓮瓣,內柱前槽柱礎素平無飾,後簷及後槽內柱柱礎就山岩砍鑿而成,穩固堅實。柱頭設闌額聯絡,闌額不出頭,無普柏枋。柱上施肥碩雄健的斗栱,七鋪作雙抄雙下昂,各間於柱頭枋上設補間鋪作一朵,斗栱總高約為柱高的二分之一,承託深遠翼出的屋簷。內柱柱頭上亦設斗栱數層,承託和傳遞樑枋上的荷載。殿內上部設平 (即天花板) 將樑架分為上下兩段,下為明栿,製作精細;上為草栿,加工略粗。樑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前後乳栿用四柱,平以上又施四椽草栿,上設駝墩、瓜柱、平梁、叉手承脊榑,兩山置丁栿和順爬樑。整體樑架榫卯嚴實,構造穩固。殿頂舉折平緩,總舉高為前後撩簷榑之間的1/4.77。簷頭無飛椽,殿頂全為板瓦仰覆鋪蓋,各脊瓦條壘砌,兩隻高大的琉璃鴟吻矗立在正脊兩端,使殿宇更加雄偉正飭,氣勢壯觀。殿內四椽栿下墨書“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等多人題記和板門、立頰背面唐鹹通七年、八年等遊人留題,除書法藝術外,進一步證實了殿宇建造的確切年代,極具價值,向受到古建築專家及研究者重視。

東大殿內依後槽金柱與山柱置寬大的佛壇,壇上主像 5尊,分別是釋迦佛、彌勒佛、彌陀佛和各騎獅象的文殊、普賢二菩薩,佛座束腰須彌式。主像旁側和前隅塑有弟子、脅侍菩薩、童子、天王和供養菩薩30餘尊。壇上南隅有寧公迂坐像;南稍間窗檻下有重建時主持僧願誠像(兩山及後槽羅漢像為明代增補)。各像面形豐滿,肌肉圓潤,佛像端莊慈祥,菩薩俊俏嫻靜,雖經後人重灌,色澤鮮煥,但形體、相貌、衣飾、手勢仍不失唐塑風韻。

東大殿內栱眼壁上和明間佛座背面儲存有60餘平方米唐代壁畫,內容多為佛、菩薩、弟子、供養人等,畫法勁秀,筆力流暢,與敦煌唐畫甚為相似。其中佛座背面束腰部分一幅小畫,題材為降魔圖,由於特殊的位置,線條清晰,色澤如新,至為可貴。

文殊殿

在山門內前院北側,金天會十五年(1137)建,是寺內僅次於東大殿的一座大配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八椽,單簷懸山頂。前簷明次三間和後簷當心間裝板門,兩稍間為直櫺窗。簷柱之上用闌額、普柏枋聯絡,五鋪作斗栱單抄單下昂,補間鋪作施龐大的斜栱,上置令栱、耍頭承託簷榑,遼金特徵顯著。殿內金柱大部減去,七間大殿僅用 4根金柱支撐樑枋,空間異常寬闊。樑架結構因內柱減少而發生奇異的變化,前後槽分別用長跨三間的大闌額承負四椽栿及前後乳栿上的荷載,上用駝峰、襻間斗栱支撐平梁,蜀柱、叉手承負脊榑。前槽闌額設於明次三間,後槽闌額置於明間以外兩側,後闌額與由額之間施斜材負重,近似“桁架”結構,這在中國古建築中尚屬罕見,可謂大膽創制。

文殊殿內塑像是與建築同時的作品。神龕一間,依後槽金柱設定。主像文殊菩薩騎獅, 兩旁有脅侍菩薩、牽獸拂菻、仰望童子等。面相俊秀,衣飾富麗,神態慈祥而凝重,是金代彩塑中的優秀作品。殿內兩山及後簷牆下部,明代繪有五百羅漢壁畫,時代雖晚,畫藝尚佳,筆法亦屬上乘。

唐幢

佛光寺唐代石幢 2座,一在東大殿前,大中十一年(857)鐫,輪廓秀美,雕工精緻。幢總高 3.2米,下設束腰六邊形基座,刻有獅獸壺門及仰覆蓮瓣,幢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之名,與東大殿內墨書題記可相印證,是該殿建造年代之依據。另一幢在山門內庭院當心,唐乾符四年(877)造,總高 4.9米。束腰基座刻寶裝蓮瓣和壺門樂伎。幢身亦刻陀羅尼經,上雕寶蓋、矮柱、屋簷和寶珠。兩幢相較,前者造型工藝尤佳。

墓塔

寺內外墓塔 7座,東大殿左側六角形磚塔 1座,名祖師塔,是建立時主持禪師墓塔。塔兩層,總高12米餘,塔形為國內所罕見。底層空心,內建六角小室,門洞外作蓮瓣及火焰形券面,塔簷疊澀砌築。上層塔身作假券洞式門及破子櫺窗。塔剎設仰覆蓮座、覆缽和寶珠。形制和構造與敦煌壁畫上魏齊間古塔多同,當是寺宇建立時的遺物。寺外東山坡上墓塔 3座,皆單層。一為大德方便和尚塔,平面六角形,唐貞元十一年(795)建;一為志遠禪師塔,八角束腰式基座,覆缽形塔身,唐會昌四年(844)建,已殘;一為無垢淨光塔,平面八角形,天寶十一年(752)建,現僅存基座,塔下發現漢白玉石雕像數軀,乃建塔時製作。寺西北里許,亦存墓塔 3座,一為解脫禪師塔,方形,唐長慶四年(824)建;另二為六角形,雕飾式樣相同,一有銘文,金泰和五年(1205)造。上述諸塔,形制奇特,建造技藝亦佳,且年代確切,實為有價值的一批古塔遺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各級政府對佛光寺的保護極為重視,1952年成立了文物保管所,專事保護保養,接待遊人參觀。1954年落架修繕了文殊殿,1957年重築寺周圍牆,綠化環境,整頓寺容,砌築石堤石壩,防止水土流失,1988年又安裝了消防設施。

參考文章

佛光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