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順次郎

[拼音]:Puluokefeiyefu

[英文]: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 (1891~1953)

蘇聯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1891年4月23日生於烏克蘭的鬆措夫卡村(今頓涅茨克州紅村),父親是管理地主莊園的農藝家,母親擅長鋼琴,是他的音樂啟蒙老師。普羅科菲耶夫5歲開始學鋼琴及作曲,隨後陸續寫出了歌劇、鋼琴曲等一系列童年作品。經С.И.塔涅耶夫推薦,1902和1903年夏季從Р.М.格利埃爾學習作曲。1904年考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師事А.К.利亞多夫(作曲)、Н.А.裡姆斯基-科薩科夫(配器)、В.Я.維托爾(曲式)、А.Н.葉西波娃(鋼琴)、Н.Н.切列普寧(指揮)。1909年畢業於作曲班,1914年又畢業於指揮班和鋼琴班,因演奏自己創作的《第一鋼琴協奏曲》而獲安東·魯賓斯坦獎。

音樂學院的年代為普羅科菲耶夫打下了作曲和鋼琴技巧的堅實基礎。然而他不滿足於傳統作曲技法的學習,對新浪漫主義和俄羅斯學院派的美學價值深感懷疑;他開始醉心於當代最新的音樂風格和音樂思想的探索。在這方面的志同道合者是比他年長10歲的摯友Н.Я.米亞斯科夫斯基。但普羅科菲耶夫並未趨附時尚而成為А.Н.斯克里亞賓象徵主義的追隨者或C.德彪西印象主義的門徒,對他影響較大的是I.F.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創作,以及戲劇、繪畫、詩歌的一些新潮流。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大致可劃分為3個時期。

第1時期(1918年以前)

這一時期的特徵是不斷地探索和風格的急劇變化。從童年稚氣的鋼琴童話和加沃特舞曲一變而為強烈的結構主義(如鋼琴曲《託卡塔》1912);從W.A.莫扎特風格的古典主義(《小交響曲》1909,1915年修訂)一變而為獷悍的野蠻主義(《斯基夫組曲》,1915;康塔塔《他們七人》,1918);從早期浪漫曲(作品第 9號)的傳統風格一變而為將散文音樂化的音除錯驗(音樂童話《醜小鴨》,1914;抒情心理歌劇《賭徒》,1916,1927年修訂)。他反對當時風行的柔弱傷感的藝術風格和習慣性的“美”感標準,主張剛健有力的、甚至強烈到刺激感官的藝術效果。他這一時期的作品常常迸發著節奏的力量,充滿活力、熱情,富於奇思異趣;調性範圍也因多調式和色彩性和聲的運用而得到大膽擴充套件;俄羅斯民間因素被賦予了嶄新的面貌;鋼琴寫法也作了新穎的處理。他的革新探索得到聖彼得堡音樂社團“現代音樂協會”和一些人士的支援,但也經常在讚賞者和反對者之間引起激烈的意見衝突。這一時期他還寫有下列著名作品:《第一鋼琴協奏曲》(1911)、《第二鋼琴協奏曲》(1913),《第一小提琴協奏曲》(1916~1917),鋼琴小品套曲《曇花一現》(1915~1917),《第一交響曲》(《古典交響曲》,1917)。

第2時期(1918~1933)

1918年春,普羅科菲耶夫離開了祖國,在歐美僑居了15年。1919年他為美國芝加哥劇院作了童話喜歌劇《對三個橙子的愛》。這部以其歡快、樂觀的格調而與20年代的西方歌劇大異其趣的作品並未得到觀眾的賞識。1920年在巴黎和倫敦接踵上演了他的舞劇《關於作弄七個小丑的小丑的故事》(通稱《小丑》,1915,1920年修訂),管絃樂《斯基夫組曲》和康塔塔《他們七人》,從而開始贏得西歐輿論的承認。1921年完成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也大受歡迎,它融合著悠長的俄羅斯歌調及飽滿的動力性和明朗情緒,是他的最佳作品之一。

普羅科菲耶夫在這一時期與法國“六人團”接近,並進一步探索更為複雜的半音化風格。他寫作了《第二交響曲》(1924)──大都市主義所具有的典型的結構手法(幾個“各自為政”的固定歌調聲部生硬的疊置)與俄羅斯歌調及其巧妙的變奏發展相結合;《第三交響曲》(1928)──以其歌劇《火天使》(1919~1927)的音樂為基礎,是 1部音樂語言極其複雜的表現主義交響戲劇;《第四交響曲》(1930)──以他的舞劇《浪子》(1928)的音樂為基礎,是作者對優美的抒情和明澈的管絃樂織體的新探索。此外,他還寫有以結構主義音樂表現“紅色俄國”的舞劇《鋼鐵的跳躍》(1926)、《在第聶伯河上》(1931),《第四鋼琴協奏曲》(1931)、《第五鋼琴協奏曲》(1932)等。普羅科菲耶夫逐漸認識到,脫離祖國對他的創作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於是在1933年返回蘇聯。

第3時期(1933~1953)

返回蘇聯後的20年是他創作生涯的黃金時期。在他的作品中出現了新的題材內容(祖國及其歷史和當代生活);現實主義的和俄羅斯性格的藝術特徵更為鮮明;音樂語言更為明晰而富於個性;史詩性、抒情性的創作面貌更為突出;傳統的調性手段和旋律結構同20世紀藝術風格的融合也更為有機而自然。

這一時期他在歌劇和舞劇方面的成就特別顯著。他完成了4部歌劇:《謝苗·科特科》(1939,根據В.П.卡塔耶夫的小說《我是勞動人民的兒子》)描寫國內戰爭時期烏克蘭農村的鬥爭;《真正的人》(1947~1948,根據Б.H.波列沃依的同名長篇小說)塑造衛國戰爭時期的英雄人物;《修道院中的訂婚禮》(1941,根據英國作家R.В.謝里丹的小說《少女的監護人》)是1部抒情性的喜歌劇;《戰爭與和平》(1942,1953年修訂,根據Л.H.托爾斯泰的同名長篇小說)是 1部把抒情心理性和民族史詩性熔於一爐的愛國主義鉅作,被公認為是普羅科菲耶夫歌劇創作的頂峰。這些歌劇的指令碼都是由曲作者親自執筆或參與編寫,除了《修道院中的訂婚禮》之外,全都是由文學原著摘編的散文唱詞。歌劇基於貫穿發展的原則,很少採用分曲形式;聲樂部分以旋律化的或說白化的朗誦調為主(繼承了А.С.達爾戈梅日斯基和М.П.穆索爾斯基的歌劇傳統);管絃樂部分則始終以複雜的交響性展開推動戲劇的情節發展。

這一時期他創作的 3部舞劇音樂《羅密歐與朱麗葉》(1935~1936)、《灰姑娘》(1941)、《寶石花的傳說》(1949~1953),不論在思想的深度和藝術的完美性上都大大超過他前期的同類作品,是對這一體裁的創造性貢獻。

他的《第五交響曲》(1944)、《第六交響曲》(1947)、《第七交響曲》(1952)分別側重史詩性、戲劇性和抒情性的音樂形象,它們的問世都引起熱烈反響,被視為蘇聯音樂的經典。特別是《第七交響曲》以其高度的藝術魅力為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生涯作出了光輝總結。

與歌劇、交響樂及電影音樂的創作緊密相聯,形成了普羅科菲耶夫的康塔塔-清唱劇的風格。他曾寫作了康塔塔《慶祝十月革命二十週年》(1936~1937),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原著摘錄為唱詞,試圖概括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9),以他的同名電影音樂為基礎,表現俄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史蹟;《祝福》(1939),以蘇聯民間詩歌為詞,描繪當代農村生活的圖景;《伊凡雷帝》(1942~1945),根據他的同名電影音樂由指揮家A.Л.斯塔謝維奇於1961年編輯而成,反映了16世紀俄國的社會變革;清唱劇《保衛和平》(1950)表達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普遍心願。這些作品題材多樣,表現形式各具特色,大大擴充套件了這一體裁的藝術能量。

在其他器樂體裁方面,他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1935)、《大提琴交響協奏曲》(1950~1952),以及一系列奏鳴曲,均成為演奏家的保留曲目。此外,他的交響童話《彼佳和狼》(1936)、組曲《冬日的篝火》(1949)等,以生動的藝術形象刻劃了蘇聯少年兒童純真的心靈,是奉獻給孩子們的藝術珍品。

普羅科菲耶夫認為藝術家必須美化、歌頌和捍衛人的生活,引導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他的作品中所固有的明朗樂觀、富於活力的素質正是上述信念的體現。但他也從不迴避通過創作對黑暗醜惡的生活陰暗面進行嘲諷和鞭笞。普羅科菲耶夫是一位藝術革新家,他並不特別傾向某一現代流派,不給自己限定某種必須恪守的作曲理論;他是根據自己的見解廣泛繼承西歐古典派、印象派、特別是“新俄羅斯樂派”的傳統,兼收20世紀作曲技法的一些新成果,並獨具匠心地汲取和處理民間音樂的音調、節奏和其他表現手法,從而形成了他自成一家的風格。1953年3月5 日普羅科菲耶夫逝世於莫斯科。他的音樂作品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在世界音樂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