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壇

[拼音]:Hansa Tongmeng

[英文]:Hanseatic League

14世紀至17世紀在德國的北部一些城市(鎮)結成的商業及政治同盟。漢薩一詞源於古上日耳曼語 Hansa,意為“公所”或者“會館”。

產生和發展

公元1100年前後,日耳曼人開始“到東方去”的侵略活動,他們首先征服了荷爾斯泰因的斯拉夫部落,開啟進入波羅的海南岸的大門,在特拉沃河口建立小漁村呂貝克。該地位置適中,不久便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城市,約在1157年,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賜予該城自治權。

12世紀下半葉,以呂貝克商人為主佔領瑞典的哥得蘭島,建立維斯比城。他們從那裡擴大商業活動,在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挪威的卑爾根、佛蘭德的布呂赫和英格蘭的倫敦建立貿易據點。由於商業上的共同利益,以呂貝克為首的德國北部一些城市組成同盟。這些城市的商人配合條頓騎士團向東擴張,在波羅的海南岸東半部又建立了一系列日耳曼人的殖民城市如里加(1201)、雷瓦爾(1219)、納爾瓦(1223)和格但斯克(1224,後曾名但澤)等。122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授予呂貝克以帝國城市的地位(見彩圖)。這時,北歐,尤其是波羅的海的商業已在同盟控制之下,同盟的商人把俄羅斯的毛皮、木材、瀝青和蜂蜜,波蘭的穀物,瑞典的銅和鐵運到西歐去,把佛蘭德和英格蘭的毛織物運到挪威、波羅的海沿岸和俄羅斯。他們還向東北歐出口呂訥堡的鹽,給德國內地運去斯堪尼亞沿海產的青魚。

14世紀中葉,漢薩同盟開始形成(1358年文獻上首見“日耳曼人的漢薩”一詞)。它包括控制波羅的海貿易的呂貝克、格但斯克、羅斯托克、里加和雷瓦爾,控制北海貿易的科隆、多特蒙德、漢堡和埃姆登,控制德國內地貿易的不倫瑞克、呂訥堡、馬格德堡和戈斯拉爾等70多個城市,以呂貝克為首。由於海上貿易比陸上貿易更為重要,漢薩同盟有強大的海軍以保護海運和貿易壟斷。14世紀後半期是同盟的極盛時代,根據約1415年的記載,同盟城市有166個。14~15世紀同盟的商業發展,促進了西歐經濟的繁榮,推動了西歐封建社會的解體和資本主義因素的產生。

同盟的解體

漢薩同盟也有不少弱點,組織鬆散,緊急需要時雖然能集中其海陸軍,但平時多各自為政,雖有70個左右城市參加同盟,但每3年舉行一次的同盟會議,卻往往僅有30個左右城市出席。當德國諸侯勢力強大後,在諸侯國境內的城市常受到諸侯政策的影響,因而同盟無法保持統一的對外政策。同時,外部因素也在削弱同盟,東歐國家的統一和西歐民族國家的出現,使同盟無力與之對抗。147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佔領諾夫哥羅德後,於1494年取消了漢薩商人的特權,英國則於1597年關閉了漢薩人在倫敦的居留地。1500年後,荷蘭在波羅的海的勢力已超過漢薩同盟。而且在新航路發現後,波羅的海貿易的重要性已大大下降了。1669年,同盟最後一次集會,只有幾個城市參加,以後便解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