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語音協會
[拼音]:zibenzhuyi rekou guilü
[英文]:law of capitalist population
伴隨著資本積累而生產的相對過剩人口的客觀必然趨勢。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
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攫取剩餘價值,資本家為了榨取儘可能多的剩餘價值,總是把剝削得來的一部分剩餘價值不斷地轉化為資本,追加更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資本積累只發生量變而不發生質變,即資本有機構成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可變資本將隨同總資本的增加而按比例地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也隨著按比例地增加,於是引起市場上勞動力供應的不足。類似這樣的情況,曾經發生在資本主義的早期階段。那時,生產力和技術發展比較緩慢,技術構成的變化不太明顯,所以資本積累對勞動力的需求超過勞動力或工人人數的增加,也即對工人的需求超過工人的供給。這種資本積累的情況,對於工人就業和謀取適當的工資是有利的,但也改變不了僱傭工人對資本的隸屬關係,最多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一時有所緩和,工人所提供的無酬勞動量一時有所減少而已。18世紀產業革命以來,資本的積累不斷促使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它導致可變資本相對地減少,從而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也相對地減少,產生出規模日益擴大的相對過剩人口。正如K.馬克思所指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以日益擴大的規模生產出使他們自身成為相對過剩人口的手段。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2頁)。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組織日益擴大,科學技術有時突飛猛進,生產機械化、自動化的程度日益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速度比資本積累的速度更為迅速,這樣,總資本中可變資本部分的相對減少比總資本本身的絕對增長速度更為迅速,工廠中排擠出來大量在業工人,“解放”出來大量可供自由使用的勞動力;此外,資本主義在農業中的不斷髮展,又使大量農民遭到破產,進入無產階級隊伍;加上大批城鄉小生產者和小資本家在激烈的競爭中被大資本家所吞併而淪為無產者;以及年輕一代的新勞動力,湧進了勞動市場。所有這些,造成市場上勞動力的供給絕對地增多,而資本增殖所需求的勞動力卻相對地日益減少,這就加速產生資本主義所特有的相對過剩人口。
就業人數的增加或減少,通常是同可變資本的增加或減少相一致的。但有時可變資本增加,就業人數卻可以不變,甚至減少。因為,一方面資本家可以採取延長勞動時間和提高勞動強度的辦法來增加對勞動剝削的程度;資本家有時也可以用同量的可變資本僱傭較熟練的勞動力,代替大量的較簡單的勞動力,而減少勞動就業人數。另一方面,工廠使用機器後,減少了繁重複雜的手工勞動,勞動力逐漸形成隸屬於機器的平均勞動力。為了節省可變資本,獲取更多利潤,資本家越來越多地僱傭不熟練工人,排擠熟練工人,僱傭童工、女工代替成年男工。因不熟練工人和童工、女工的工資,比熟練的成年男工的工資為低,所以僱傭童工、女工既可減少可變資本的費用,又可僱傭更多的廉價勞動力。
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生產有時突然擴大,有時突然緊縮。這種痙攣式的週期性生產是伴隨著週期性的經濟危機而發生的,資本對勞動力需求的變化,也具有這種週期性。在週期的危機階段,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急劇減少,大量排斥工人,擴大產業後備軍,造成嚴重的失業問題。在由蕭條到復甦,特別是進入高漲階段,對勞動力的需求又突然增加,就得從產業後備軍中去找尋所需求的勞動力。所以,相對過剩人口數量的劇烈變動,總是同資本主義週期的變化結合在一起的。而且相對過剩人口又為資本增殖不斷變化的需要,提供了可以隨時接受剝削的人身材料。從這個意義上講,相對過剩人口是適應資本時而擴張時而縮小需要的產業後備軍,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賴以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馬克思指出:“對資本主義生產來說,人口自然增長所提供的可供支配的勞動力數量是絕對不夠的。為了能夠自由地活動,它需要有一支不以這種自然限制為轉移的產業後備軍”(同前,第23卷,第696頁)。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把相對過剩人口說成是“自然規律”(如馬爾薩斯主義)和人們的“靈活偏好”、“消費傾向”等“心理規律”(如凱恩斯主義)造成的。這顯然是矇騙勞動人民而為資產階級效勞的一種謊言。
工資的變動是受勞動供求關係調節的。相對過剩人口形成以後,勞動力的供給經常超過需求,使工資水平日益下降。所以“工資的一般變動僅僅由同工業週期各個時期的更替相適應的產業後備軍的膨脹和收縮來調節。因此,決定工資的一般變動的,不是工人人口絕對數量的變動,而是工人階級分為現役軍和後備軍的比例的變動,是過剩人口相對量的增減,是過剩人口時而被吸收、時而又被遊離的程度”(同前,第23卷,第699頁)。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把社會資本特別是可變資本看作是一個固定的數量,認為工資的增減取決於人口絕對數量的增減。F.拉薩爾認為工資的變動是由工人人口繁殖數量的絕對過剩的自然規律決定的,把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工資下降的原因,歸諸於工人人口增加超過勞動基金的界限而產生的。這種“工資鐵律”的理論依據就是T.R.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其次,工資的變動也不會象N.W.西尼爾(1790~1864)的“遊離賠償”論所說的那樣,機器的使用把人遊離出去後,會同時把資本遊離出去,再去僱傭工人,由此得到結論:這是對工人進行“賠償”,失業工人總會得到就業。事實上,資本家不會用遊離出去的資本再去僱傭工人,因為一方面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不斷加強資本對勞動的排斥力;另一方面失業工人的壓力迫使在業工人提高勞動強度,從而使勞動的供給可以同勞動人口的供給互不相干,這樣,就更增加了失業工人的就業困難。這一切都加深了資本對勞動的統治,成為資本致富的手段,同時又加速了產業後備軍的膨脹。
相對過剩人口的增加,嚴重影響著工人階級的社會地位和物質生活狀況,也激化了僱傭勞動與資本的矛盾,加速了經濟危機的爆發,促進資本主義制度的衰亡。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消滅,資本主義人口規律也就必然會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