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寅初(1882~1982)

[拼音]:zhongguo kexue jishu daxue

[英文]: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國一所理工科綜合性大學。1958年9月2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由中國科學院領導,實行“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校方針。1969年12月,學校遷到安徽省合肥市。1977年學校在北京成立研究生院,設有數學等 6個教學部。1978年又創辦了少年班,在全國招收15歲以下的優秀少年提前進大學學習。(見彩圖)

學校十分重視基礎課教學,請科學院各研究所的科學家到校兼職、講課。同時,學生也去各研究所參加科學研究工作。學校已初步形成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體制,建立了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教學體系,成為中國科學院培養人才、出科學研究成果的一個重要基地。科技大學已形成了優良的校風,第一任校長郭沫若生前曾把這種校風總結為“勤儉辦學,艱苦樸素,紅專並進,團結互助”16個字。

1983年,學校設13個系(40個專業):數學系、物理系、近代化學系、近代物理系、近代力學系、無線電電子學系、地球和空間科學系、生物系、精密機械和精密儀器系、系統科學和管理科學系、計算機科學技術系、應用化學系、工程熱物理系。本科學制為 5年,研究生學制為2年或4年。1983-1984學年,學校在校本科生2853人,專科生112人,研究生568人;有教師1486人,其中有教授26人, 副教授92人,講師和工程師996人。此外有科研人員540人,聘請外國專家8人。

截至1983年,學校共為國家培養大學本科生11355人 。 學校自建校以來在科學研究工作上取得很大成績。1965年基本粒子理論組和兄弟單位一起提出了“層子模型”理論。近幾年獲省、部委以上獎勵的重大科研成果約200 多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有20多項。其中,天體物理理論研究,超導臨界溫度理論等專案已取得重大成果,函式論方面的“比勃巴赫猜想”問題研究也取得較大進展。

學校設有數學研究所、國家電子同步輻射實驗室、理論天體物理研究中心、結構分析中心、計算中心以及量子化學、核科學和核技術應用、科學史等若干研究室和中心實驗室。

學校圖書館藏書65萬冊。(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