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柏,A.

[拼音]:Xumishan Shiku

[英文]:Xumishan Grottoes

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寧夏固原縣城西北55公里的六盤山支脈。在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 700米的幾處沙岩山坡上開窟,現存132窟,始鑿於北魏,盛於北周、隋、唐,儲存較好的窟有20餘個。

北魏窟龕

第24窟為平面方形中心柱窟,前有明窗。窟內寬、深、高皆4米餘,中心柱基座以上造像共3層,下面2層每面1龕,一佛二脅侍,最上一層每面1佛傳浮雕,四壁無龕,約開鑿於正光(520~525)年間。第32窟略同於第24窟,門外有2力士浮雕,窟內寬、深、高各近10米,中心柱分7層開龕造像。第14窟略同前面,規模較小。第33窟為較大方形窟,窟前原建有類似雨搭的木構(前部已塌毀)。窟室前部寬8.1米,進深約8米,中部高3米。左、右、後三壁之前鑿有碩大方柱一週,方柱之間頂部呈覆鬥形,方柱各與三壁間隔1米餘,此空間平頂,較低矮,形成迴廊狀。每柱向窟中心一側開一尖楣淺龕,柱上類樑栿處開間隔不等的龕,三壁鑿有較大淺龕,造像多毀。該窟形制在中國石窟中尚屬孤例。此期造像稍清秀,衣紋密集,製作較粗糙。

北周窟龕

北周的洞窟數量多,規模大,造像精,在中國石窟中佔有突出地位。現存有造像的第45、46、48、51、67等窟,均為平面方形中心柱窟,中心柱每面只開1龕,成鋪者均為一佛二脅侍,四壁開龕,有的一壁三龕。佛像低平肉髻,面相方圓,二肩寬厚,腹部突出。菩薩像服飾華麗,上披天衣,下著長裙,瓔珞環身,微側的雙肩和略呈S形的體態給人以生動、親切之感,已擺脫了前代清秀的程式化表現而趨寫實。第45~49等5個窟分2層開在一直立壁面上(其前為圓光寺遺址),同期開鑿,未能全部完成。第45、46窟是雕飾最華麗的洞窟,第45窟內寬與進深皆為6米,高4.1米,中心柱每面一龕,為一佛二菩薩,基座雕伎樂天一週,轉角處浮雕成象頭。左、右、後三壁各3龕,中龕為立佛,前部龕為彌勒像,下方雕供養人一列。頂部浮雕飛天。第46窟略同於第45窟而稍小,中心柱基座除正面被改塑外,其他三面皆為神王像。以上造像多經後世敷泥重妝。第51窟寬26米,進深18米,是已知最大北周洞窟,主要造像高7米餘,曾遭地震強烈破壞。窟室正面及左、右壁正中各闢一門,右門外尚存力士像3身。中心柱左、右、後三面各1大龕,雕一佛二菩薩,正面雕須彌座及佛龕而無造像。後壁平直的寶壇上並列3尊坐佛,右壁後方大龕內一坐佛二脅侍菩薩。其餘壁面多有隋代補開的中型造像龕。以上北周窟內部均仿木構浮雕為帳架結構、帷幔式龕形。第45、46窟在帷幔龕側尚有口銜珠璧、瓔珞的龍頭,裝飾繁複。

唐代窟龕

唐代開窟最多,計有第1、5、 54、62、69、72、79、80、81、82、85、89、105等窟。第105窟在一座俗稱桃花洞的山崖上,鑿於盛唐前期,規模巨集大而形制十分少見。窟分前後室,方形的後室有四面單層開龕的中心柱,左、右壁各開2大龕,造像雕刻技法嫻熟,後壁倒塌,壁面中央原可能設門。前室開敞,原建有3開間2層的木構建築。窟前左右復有上下2小龕,最高處開有大型人字形溝槽,可知原是以第105窟為主的5個洞窟統一建在一個大型木構之下,外觀為3重樓閣形,最上一層為山面向前的屋面。第5窟原稱景雲寺,是一個20米高善跏坐彌勒大像龕,氣度恢巨集,像前曾建樓閣,俗稱大佛樓。盛唐中期中型洞窟較多,多為方形單室,沿三壁設高寶壇,三壁雕三佛並脅侍、天王、力士像。

特點

須彌山石窟有以下主要特點:

(1)洞窟分佈地域較廣,有些窟室、造像尺度大,雕刻技法成熟,不失為古代大型石窟寺之一。被後世改鑿、補刻的現象少,雖經風化,多保留了原刻風貌。

(2)中心柱型洞窟多,在有造像的洞窟中,計北魏有3窟,北周、隋全部為中心柱窟,而唐代第105窟也是窟型龐大、規劃嚴整的中心柱窟,這與當地石質結構鬆散有關。

(3)北周洞窟集中且有突出的特點。

(4)一些未完成的洞窟,如北朝第37窟,唐第81、85窟,為了解洞窟開鑿程式提供了實物依據。

參考文章

須彌山石窟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