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定

[拼音]:Lu Ling

現代小說家、劇作家。原名徐嗣興,筆名還有冰菱、餘林、烽嵩、流烽、嘉木、未明等。路翎出生於南京一個商人家庭,自幼喪父,繼父為小公務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家庭由南京經武漢輾轉到重慶,動亂的生活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1938年在四川合川上中學,因在地方報紙辦副刊以及與學校當局發生衝突而被開除。1940年在四川天府煤礦任辦事員,對礦工生活與心理進行了考察,為從事創作作了生活、思想上的準備。同年以路翎筆名在胡風主持的《七月》發表短篇小說《“要塞”退出以後》,開始為文壇所注目。此後路翎在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圖書館、經濟部燃料管理委員會等處任辦事員,過著動盪不安的生活,一面不斷在胡風主持與影響下的《七月》、《希望》、《呼吸》等雜誌上發表創作。先後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青春的祝福》(1945)、《求愛》(1947)、《在鐵中》(1949)、《平原》(1952),中篇小說《飢餓的郭素娥》(1943)、《蝸牛在荊棘上》(1946),長篇小說《財主底兒女們》(上卷初版於1945年,下卷初版於1943年)、《燃燒的荒地》(1948),戲劇《雲雀》(194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路翎先後在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文藝處創作組及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創作組、中國戲劇家協會劇本創作室從事創作,主要創作有短篇小說集《朱桂花的故事》(1955),戲劇《迎著明天》(1951)、《英雄母親》(1951)、《祖國在前進》(1952)。1952至1953年,到朝鮮前線進行戰地訪問,著有散文集《板門店前線散記》及短篇小說《窪地上的戰役》、《初雪》等,引起了強烈反響。1955年因所謂胡風集團案錯捕入獄,被迫輟筆。1981年發表長篇小說《群峰頂端的雕像》(《戰爭,為了和平》第一部)。

路翎是抗日戰爭中、後期及解放戰爭時期成名並活躍於國民黨統治區的小說家,他的創作著重表現在動盪的戰爭年代,落後閉塞的西南大後方下層人民生活的病態及自發反抗與失敗,找不到正確道路、困獸般搏鬥的知識分子的精神創傷,顯示了嚴峻的現實主義的特色。代表作中篇小說《飢餓的郭素娥》,成功地塑造了被壓在社會最底層、卻渴求著新生活的強悍的勞動婦女的形象。長篇小說《財主底兒女們》在同時期知識分子題材作品中,更著重於描寫作為封建大家族的後代的知識分子擺脫封建傳統影響、與人民結合的特殊艱鉅性,以展示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道路中的悲劇性及英雄主義本質。作家在作品中自覺追求社會結構剖析與心理結構分析的統一,藝術家、心理學家與歷史學家的統一,使《財主底兒女們》具有了“心理歷史小說”的特徵,成為一部展示知識分子心靈歷程的史詩性作品,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路翎的作品仍然保留了他的注重人物內心開掘的藝術特色,但比以往有了更為明朗的色彩:真實地展現新舊社會交替的歷史轉折時期人們擺脫傳統精神重負中的矛盾與鬥爭(《朱桂花的故事》),揭示以志願軍戰士為代表的新世界中新人的美好的內心世界,國際主義、愛國主義、人道主義的精神力量,以及人與人關係中的人情美(《窪地上的戰役》、《初雪》)。作家的上述思想與藝術的追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同類題材創作中具有鮮明的獨創性,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但也遭到了一些誤解與不公正的“批判”。

路翎的創作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著力於探討“在歷史事變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洶湧的波瀾和它的來根去向”(胡風《青春底詩》),注重人物靈魂複雜性的開掘,表現人物心理的病態,以及在急劇變換的社會生活中人物心理變化的幅度、速度與強度。他的作品,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是《七月》、《希望》的理論主張的具體實踐,兩者可以相互印證,他也因此成為“七月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路翎為突破傳統現實主義的樸素性與單純性,豐富現代小說藝術表現力所作的執著探索,互有得失,但都給中國現代小說現實主義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經驗教訓,作出了有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