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秋濤

[拼音]:Aolijin

[英文]:Origen (約185~約254)

早期基督教護教家。希臘教父代表人物之一。生於埃及亞歷山大城一基督徒家庭。其父在 202年羅馬皇帝舍普提姆·塞維雷迫害基督教時被害。奧利金在亞歷山大一貴婦的資助下,得以在克雷芒所辦的高等教理學校完成學業,後被亞歷山大主教德米特里任命為教理學校校長。他因視性慾為汙穢和罪之根源,實行自閹,而被控觸犯教規。

奧利金28歲時出遊羅馬、希臘、巴勒斯坦等地。在羅馬受希波律特影響,開始從事聖經註釋工作。215年卡拉卡拉迫害基督教時,奧利金應阿里亞等主教之邀,到巴勒斯坦佈道。德米特里認為奧利金系平信徒,無權在主教前佈道,將其召回。231年奧利金被撤去校長職務後前往巴勒斯坦,阿里亞主教委其為教士。德米特里召集主教會議,決定革除奧利金的教籍教職,但遭巴勒斯坦主教拒絕。後奧利金在該撒利亞辦學,並從事傳教和著述。250年德西迫害基督教時,他曾被捕受刑,獲釋後不久,死於該撒利亞。

奧利金對希臘哲學及新柏拉圖主義、新斯多噶主義都深有研究並從神學角度對哲學術語進行解釋,將哲學、神學融為一體。他將宇宙分為三個層次:一為本原和創造者上帝;二為被造的靈性世界;三為被造的物質世界。他認為靈性世界是真實的,物質世界僅存在於時間之中。他將人分為三個等級:上等的能認識上帝,直接達到神祕境界;中等的靠信仰能獲得關於上帝的知識;低等的則無認識或知識可言,唯有賴信仰得到上帝的拯救。在對待父、子、聖靈三者的關係上,他認為父與子同質,皆是上帝;子為父所生,而非父所造,故子低於父;聖靈雖與父子同質,但低於父子,居第三,此即所謂次位論。他認為被造世界有始有終,但被造之前及終極之後的情況,須待研究後方能知曉。奧利金的苦行實踐,對埃及隱修士影響很大,併為早期修道院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但在553年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上受到譴責。

奧利金將舊約的希伯來文、希臘文及其他 4種文字分6行對照排列,編成《六欄聖經》。在解經原理上,奧利金被認為亞歷山大里亞學派寓意釋經法的代表。其著述甚多,據傳有800餘種,大都佚失。最主要著作為《論原理》,共4卷。卷一論教義、基督、聖靈、教階制與被造之物的關係;卷二闡述人的社會地位、墮落及救贖;卷三論善與惡的鬥爭及意志自由;卷四為對聖經文字、道德、寓意的解釋;被認為是基督教最早的系統神學。《論祈禱》為奧利金晚年所著。他認為祈禱不是祈求,而是加入上帝的生命。《駁塞爾索》為其主要護教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