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薩維德國家公園
[拼音]:Xiong Bolong
中國清初無神論者。字次侯,號塞齋,晚號鍾陵。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卒於清康熙八年。湖北漢陽人。清順治六年(1649)進士,官任編修、國子監祭酒、內翰林祕書侍讀、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熊伯龍博學多才,知西方天文演算法。著有《谷詒堂全集》。他的哲學和無神論思想集中收在他編著的《無何集》一書中。
熊伯龍反對迷信,曾作《適逢說》、《鬼辯》、《神論》,批駁神仙鬼怪說。後得王充的《論衡》,用力研讀,並精選輯錄其中有關批判虛妄之說的言論,以按語等形式,闡發自已的哲學和無神論理論。
熊伯龍認為自然界及其秩序是自然而然的,天是自然的,沒有意志,不能干預人事,“災異非天戒”,“祥瑞非天祐”。人的富貴貧賤、壽夭禍福不過是“偶然之遭遇”。他認為所謂聖王受命於天是自欺欺人的謊言。他肯定精神依附於形體,說“人老而血氣自衰”,死則“精神昇天,猶火滅隨風散;骸骨歸土,猶薪炭之灰在地”,否定人死為鬼的謬論。
熊伯龍批判了佛教的彼岸世界說,認為佛教宣揚“來世”,“疏漏畔戾而無據”。所謂“天堂地獄”是不存在的。他否定道教的神仙方術,說“血肉之軀,安能長生不死?”
熊伯龍揭示了有神論的認識根源,指出鬼神觀念是“思念存想所致”或“疑心所生”。他依據天神天帝的影象狀如古代帝王的事實,說明人們根據自己的形象塑造鬼神。他還概括了一條與有神論鬥爭的經驗:“凡言神言鬼,姑勿辨其妄;就其說而詰之,其理必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