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們的國家公園觀後感

紀錄片我們的國家公園觀後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紀錄片我們的國家公園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建立國家公園,體現了中國的巨大進步,青海的巨大進步,也表現出國人對人與自然關係在認識上的重大飛躍。以電視紀錄片的方式,記錄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的實踐,捕捉和表現與國家公園建設有關的故事,使更多的人瞭解和認識國家公園,這無論是對宣傳青海,提高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是助力祁連山國家公園和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都是很有意義的。

  應該說,電視紀錄片《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拍得不錯。該片能在全國七家省級電視臺同步播放,並都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所達到的水準和品位。

  說起國家公園,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自然與生態,是潺潺流水、皚皚雪山、青青草原、莽莽森林,是寒光凜凜的冰川,是一派清澈的湖泊,是草原上、森林裡藏匿的動物、昆蟲、菌類和許許多多微小的生命。所有這些,在紀錄片《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中都有細膩、精到的呈現,但僅僅呈現這些是不夠的。在我看來,該片最大的優長是在展示青海自然之美的同時,還穿插了不少人物的活動。這些人物可以說是林林總總,形形色色。其中,有山地攝影家,有植物分類學家,有畫家,有環保志願者,有生態管護員,有昆蟲學家,有專業登山隊領隊,有漂流船長,等等。這些人物的穿插,為《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大大增色。有了他們的出境和表現,這部紀錄片就有了血肉,有了生活的`細節,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文學即人學”,電視紀錄片其實也不例外。它同樣需要以人為核心,它的主題應該是人,是人的生存狀態、生存方式和文化積澱,人的性格和命運,人與自然的關係。《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正是以表現人和自然的關係為其創作主旨的紀錄片。對這一類紀錄片來說,其中的人物和人物的故事,就是它的血脈。可以肯定,如果沒有這些人物,沒有他們的言說,他們的作為,這個片子一定會大大遜色,即使畫面非常漂亮,它充其量也只能是一個好看的風光片,而不會有現在這樣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效果。

  準確而精要地去講述一個人的故事,必須建立在對這個人深入瞭解的基礎之上。只有充分掌握了拍攝物件的背景資訊和相關情況,建立起了對他們的信任(而這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他們身上的特點和亮點,也才能注意到更多看起來也許無足輕重實則很有意味的細節,才能代入他們的思維方式,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青海,看待國家公園。我從許多人物的拍攝、許多生活細節的呈現上,看到了《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的創作者們在這一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我很欣賞《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的敘事方式和敘事語調,平實,質樸,沒有概念化地圖解政策、事件,沒有居高臨下地說教,沒有標語、口號,也沒有一味地羅列成就,但看過片子的人,一定會對青海人多年來在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貢獻和犧牲,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解說是輕柔的、舒緩的、娓娓道來的,也是含蓄的、藝術的乃至意味深長的。例如,對國家公園,解說是這樣表述的:“國家公園,並不是矗立在人與自然之間的一條界線,而是我們所有人一起在塑造深藏心中的那座永恆家園。”對建立國家公園的初衷,解說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把美留住,把自然留住,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建立國家公園的目的吧。”諸如此類的解說,在看電視的時候可以讓人安靜下來,在看完電視以後還會讓人做深長的回味與思索。

  特別值得稱道的是:《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比較多地採取了人物畫外音的敘事方式。如果說,解說是第三人稱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那麼,人物畫外音就是第一人稱的個人視角。兩種視角各有其長,第三人稱的解說不受時空限制,比較自由靈活,而第一人稱的視角則便於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活動,也便於抒發感情,二者交相為用,相輔相成,就顯示出一種敘事的高妙和靈動。我注意到,第一人稱的敘事,在《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中不僅用得多,其功能作用也不盡相同,有時是當事人從個人專業或職業角度對國家公園的解讀,有時是對某一具體場景、具體事物的闡釋,有時則是他觸景生情地抒發某種感想。譬如,用畫外音來表達大學生布達回到草原的喜悅之情,配以他在草原上縱馬飛奔的畫面,就覺得這種表現方式非常恰當。多少長篇大論的解說,也敵不過他的幾句內心獨白:“回到草原,這種感覺真是沒法形容,我感到一種簡單的快樂,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需要表現、可以表現的內容很多,如果結構上不講究,篇幅上勢必還會拉長,甚至會顯得拖沓、冗贅。所幸的是,紀錄片的創作者們經過一番苦思冥想,最終採取了以黃河、長江、瀾滄江各拍一集的結構方式,青海國家公園的故事都被囊括進來,有限的篇幅之中,不僅內容飽滿,而且眉目清晰,不枝不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