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炸觀測儀
[拼音]:Kanake yizhi
[英文]:Karnak
埃及中王國、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城的一部分,阿蒙神崇拜中心和古埃及最大神廟所在地。位於開羅以南約700公里的尼羅河東岸。“卡納克”為現代地名,意為“城寨”。卡納克遺址佔據底比斯東城之北半部,通過“斯芬克斯大道”(見獅身人面像)與南面的盧克索遺址相接。兩地均建有太陽神阿蒙的神廟,但是卡納克的尤為巨集大,約始建於中王國時期,一直延續到希臘人統治時期的托勒密十一世,前後長達2000年之久,盛期在新王國時期。這裡的建築遺蹟長期留存地面,自19世紀起開始清理,為古埃及最重要的遺址之一。
神廟平面略呈梯形,建有圍牆,面積約25公頃以上,以面西的主神殿為中心,在東西向的中軸線上設定小神殿。神廟建築群是不同歷史時期和各種形式建築物的綜合體,除了殿堂外,還有許多塔門、庭院和著名的柱廳。圍牆內有各時代陸續增建的10座塔門。在第二、三塔門之間是柱廳,為新王國第19王朝拉美西斯一世所建,後經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裝飾完善。大廳面積為 103米×51.8米,共有134根圓形大石柱,中央通路兩旁的12根帶有鐘形柱頭,高達23米,直徑5米,為現存的古代最大石柱。神廟圍牆的西角,建有阿蒙之子柯恩斯的神廟。阿蒙神廟周圍還分佈有第18、第19、第20王朝時期的諸王廟。阿蒙神廟南約300米處,建有獻給阿蒙神之妻穆特的神廟。兩座神廟有“斯芬克斯大道”相連。穆特神廟平面為不規則梯形,東西長約250米,南北長約300~400米。牆內有穆特神殿和馬蹄形聖湖。阿蒙神廟北有戰神蒙特的神廟。此外,還有許多小神廟散佈在遺址的各個角落。
阿蒙神廟和新王國諸王廟的塔門、圓柱和牆壁上,通常飾以彩畫和浮雕。題材包括奇花異草,大小動物以及國王的戰爭、祭祀和日常生產、生活場面等。畫面之間往往有銘文,最重要的有第18王朝吐特摩斯三世的年代記、諸王世系表以及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王的和平條約。在卡納克還發現了 8萬多件石與青銅的雕像殘片和大量的方尖碑。卡納克的建築與雕刻被看成是“石頭的歷史文獻”,對研究新王國時代的埃及歷史具有重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