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人
[拼音]:zhuangzu
[英文]:Zhuang nationality
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自稱各地不同,有布爽(轉譯為壯)、布儂、布土(或根土)、布樣、布斑、布越、布那、儂安、布偏、土佬、高欄、布曼、布岱、布敏、布隴、布東等20種左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僮族。1965年根據周恩來的倡議,經國務院批准,將“僮”改為“壯”。
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分佈在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人口為13378162人(1982),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使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南宋時已出現用方塊漢字構成的土俗字。土俗字使用面不廣,會使用的人也不多,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1955年,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為壯族創制了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得到推行。1982年,對壯文作了修訂,改換了幾個非拉丁字母,恢復了一度中斷的壯文報、壯語廣播和壯文學校,出版了壯文課本,廣泛推廣壯文。
壯族是由中國古代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它與周秦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烏滸,宋以後的僮人、俍人、土人等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族源及歷史發展
當秦朝勢力進入嶺南以前,在祖國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主要居住著屬於百越系統的西甌和駱越兩個族群。
根據出土文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壯族先民已普遍使用銅器,這些金屬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隨著私有財產的出現和發展,壯族社會由無階級的原始公社進入奴隸社會。也有主張壯族是由原始社會越過奴隸制階段而直接進入封建社會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尉屠睢率領50萬大軍,兵分5路,進軍嶺南。到公元前214年,秦軍佔勝西甌人而統一了嶺南,設立了桂林、南海、象3郡,置於中央集權制的統治之下。又派監祿在廣西修築靈渠,把湘江與灕江連線起來,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接著,從中原遷來大批漢人“與越雜處”。從此以後,壯族地區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更加密切,加速了越人社會的發展。
公元前207年,秦王朝被農民起義軍推翻後,駐守南海郡的秦將趙佗,擊並桂林、象郡,建立南越王國,自稱南越武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後,在嶺南設蒼梧、鬱林、 合浦、南海、珠崖、儋耳等9郡進行統治。公元前106年,漢王朝又分全國為13州刺史部,嶺南地區屬於交趾刺史部,後又遷南海(今廣州)。兩漢時期,由於各族人民經濟文化交流的密切,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由於採用了“以其故俗治,毋賦稅”的政策,使壯族先民的社會經濟制度仍然儲存了下來。
從東漢到唐初,在今壯族地區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各自稱雄一方,佔有不少奴隸和無數珍寶。
唐代,曾把嶺南道分置嶺南東、西兩道,設五府經略使於廣州,下分5管。其中桂、邕、容3管都是壯族先民的聚居區,唐王朝在其東部地區實行了劃州縣、置官吏、徵貢賦的制度,進行直接統治;在西部山區的50多個羈縻州縣,以當地首領擔任地方都督、刺吏,進行間接統治。隨著封建王朝對嶺南地區的統治日益加強,包括壯族先民在內的各族人民受到的經濟剝削更加苛重,民族矛盾也日益激化。756年,西原(今桂西一帶)黃峒的黃乾曜聯合周圍各部落,聚眾20萬反抗唐王朝的統治,攻陷18州,建署置吏。反抗失敗後,794年,黃峒人民在黃少卿的領導下繼起。其子黃昌沔率部眾先後攻陷13州。接著黃少度等又率眾起義。西原壯族人民的反抗鬥爭持續了100多年。815年,柳宗元被貶謫來到柳州任刺史。他的詩作《柳州峒氓》記述了當時壯族人民生活的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當時壯族地區已經有了圩市和交換商品的貿易場所。當時,因地租、高利貸等剝削而淪為奴婢的人不少,柳宗元頒發政令,規定奴婢可以用自己的勞動所得贖身,僅一年時間就釋放了數以千計的奴婢。他還興辦學校,對漢、壯族文化的交流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北宋王朝對壯族地區的統治進一步加強,健全和嚴密羈縻州縣制度,在壯族地區劃分州、縣、峒等組織,授以土酋知州、 知縣、知峒等官職, 讓其統治當地人民。並委派寨官、提舉等漢官管理土官。宋代壯族土官統治的地區,主要有5個社會等級:
(1)主戶,即各級土官,是封建領主階級。他們把政治統治和經濟統治結合在一起,對農奴實行野蠻殘酷的壓榨。他們的領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選擇最好的田地作為“養印田”或“蔭免田”;另一部分土地則“計口給民”,分配給其管轄下的農奴耕種,將他們束縛在這塊土地上,並徵調他們到“養印田”或“蔭免田”上勞動,服各種勞役、兵役、差役等。
(2)田子甲,又稱馬前牌,也就是向土官領取“份地”耕種而專為土官服兵役的農奴。
(3)峒丁,即峒民。也就是向土官領取“份地”耕種的廣大農奴群眾。
(4)家奴。這是土官從外地掠奪、購買或陪嫁得來的專供其役使和服役的家內奴隸。
(5)自由民。以上社會結構情況,反映了宋代壯族領主封建社會初期的森嚴的封建等級。北宋時期屬廣南西路邕管羈縻州的廣源州,地處邊陲。北宋王朝窮於對付北方遼、西夏的戰爭,無暇南顧。交趾李朝趁北宋王朝的南部邊疆鬆弛之機,強佔廣源州,掠奪人口,榨取財物。儂智高起兵反抗,在儻猶州(今廣西靖西縣東部)建立了“大曆國”,交趾王李德政又派兵鎮壓。儂智高多次要求歸附北宋,北宋王朝為了避免南方疆場生事,置之不理。儂智高在安德州(今廣西靖西縣境)建立了“南天國”。皇祐四年(1052),率眾攻佔邕州城(今廣西南寧市),自稱“仁惠皇帝”,改國號為“大南國”,年號啟歷。接著,揮師沿鬱江東下。在10多天之內,連克沿江9個州,進抵廣州城下。儂智高的軍隊也由5000人迅速壯大為50000人。圍廣州城57日,不下。北宋王朝調遣大軍圍剿,儂智高率師轉回廣西,為宋大將狄青敗於崑崙關歸仁鋪。1075年12月,交趾李朝派遣李常傑、宗亶率軍突然襲擊,入侵欽州(今廣西欽州)、廉州(今廣西合浦)、和邕州(今廣西南寧),屠殺10萬餘眾,擄去大量人口。次年,北宋王朝以郭逵、趙卨率軍反擊,在壯族人民協助下,打擊了交趾李朝的侵略氣焰。
南宋時期,壯族的社會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冶制鐵器已較普遍,使用輪轉水車灌溉農田。在平原使用牛耕,在山區已傳入漢族的踏犁。紡織業也有了發展,如緂布、綀子已是遐邇聞名的產品,外地外族商人爭相購銷。這些產品後來進一步發展,成為馳名的壯錦,(見彩圖)這時也出現了有地位的壯族文人,如開寶年間的進士覃光佃博學能文;韋旻學識淵博。1104年,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貶謫廣西宜山,開館教學,深得壯族人民的敬仰。
元代在左江等地屯田,一方面保衛邊疆,另一方面從事農耕,修水利,築堤壩,設閘門,灌溉農田。到了明代,土官(土司)制度有了進一步發展,在左、右兩江有大小土官衙門49處。土官們利用權勢,巧取豪奪農民的土地,然後租給農民耕種。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調查,土官們出租土地的名目繁多,計有:伕役田、挑水田、斟酒田、土兵田、殺雞田等二、三十種。租佃的農民須按田名負擔土官的需求,如有怠慢或違抗,就會遭到鞭笞,甚至殺戮。在明王朝、土官們的殘酷壓迫剝削下,壯族人民起而反抗。1492~1571年間,韋朝威(銀豹生父)、韋朝猛(銀豹從父)和韋銀豹父子先後在古田縣(今廣西永福縣)領導起義,明王朝調遣14萬多兵力,鎮壓了這次起義。韋銀豹起義的後期,楊公滿率眾在府江(今廣西桂江下游)起義抗明。同時,柳江、黔江、西江一帶又爆發了“剗馬軍”的鬥爭。明嘉靖年間(1522~1566),倭寇侵擾中國東南沿海,明廷調遣英勇善戰的壯族俍兵數千人,在田州土官岑猛之妻瓦氏夫人的率領下,奔赴江蘇、浙江前線,與官軍密切配合作戰,打擊了倭寇的進犯,為人們所頌揚。清代,在州、府、縣設立了學校,但因剝削沉重,生產力低下,勞動人民能就讀的寥寥無幾。土官們大量佔有土地,對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使社會經濟枯竭,中央王朝也難以調遣他們。明代初年開始,進行了“改土歸流”,但土官們盡力反抗。於是便出現了土官流官並存,土官掌實權,流官虛設的局面,或廢流官,恢復土官。這種反覆,使“改土歸流”進展緩慢,拖延至1929年才算完成。“改土歸流”的逐步推行,改變了封建領主制的土地關係和人身依附關係,解放了生產力,使原土司統治地區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新的發展。
反帝反封建鬥爭
1840年鴉片戰爭後,壯族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首先派遣傳教士進入壯族地區。1853年,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A.夏普德萊納)等潛入廣西西林縣進行侵略活動,於1856年被壯族人民捕殺,這就是轟動一時的“西林教案”。接著,法國殖民者先侵入越南,進而侵入中國西南部,壯族地區成為法國的勢力範圍。1887年後,龍州、桔州、南寧先後被開闢為對外通商口岸,資本主義國家一方面將商品輸入壯族地區,一方面掠奪原料和勞力,加上封建官吏、土豪的盤剝,使廣大壯族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100多年來,壯族人民舉行了連綿不斷的起義。1846年樑亞發等人領導了潯江、柳江的農民起義;1847年,湘桂邊境爆發了雷在浩等人領導的壯、漢、苗、瑤、侗等族人民大起義;1848年,在思恩、平樂等地爆發了天地會起義;同年,在橫縣又爆發了農民起義。1844年,洪秀全、馮雲山從廣東到廣西貴縣、桂平縣進行革命活動,得到壯族人民的支援和幫助。1851年,金田起義爆發,數千名壯族人民參加了起義隊伍,並隨軍北伐,成為太平天國和太平軍的基本骨幹,其中蕭朝貴、韋昌輝、譚紹光等成為太平軍的著名將領。1852年,李文彩率眾於橫縣起義,轉戰於南寧、百色一帶。石達開回師廣西后,李文彩又率眾與石達開配合戰鬥。1854年,陳開在廣東佛山鎮起義,翌年轉入廣西潯州(今廣西桂平縣)建立了“大成國”。何晚和黃鼎鳳、李文彩率領的壯族農民起義軍加入“大成國”,在北至宜山、桂林,西至賓州(今廣西賓陽縣),南至南寧,東至梧州的廣大地帶活動,並與上林縣李錦貴領導的壯族農民起義隊伍配合作戰。1852年,吳凌雲在新寧州(今廣西扶綏縣)率眾起義,隨後又吸收了數支農民起義隊伍,一時聲勢大振,左、右兩江的廣大地區為他們所掌握。1861年於太平府(今廣西崇左縣)建立了“延陵國”,吳凌雲為“延凌王”。這時期,壯族農民起義迭起,廣大壯族地區為起義軍控制,清朝統治者疲於奔命,捉襟見肘。但由於起義軍缺乏統一的指揮和其他一些原因,被清軍各個擊破,先後失敗。
法國殖民者侵佔越南,派出傳教士、探險隊窺視中國邊疆。壯族人民多居住在中越邊境。吳凌雲在抗清戰鬥中犧牲,其子吳亞終繼承父志,堅持戰鬥,僅4年又告失敗。其間,劉永福率眾加入吳亞終農民起義隊伍,後在歸順(今廣西靖西縣)組成“黑旗軍”,部眾多為中越邊境各縣的壯族子弟,得力部將吳鳳典、黃守忠也是壯族。由於清軍的追圍,黑旗軍被迫轉入越南,移師滇越邊境重鎮保勝(今越南老街)一帶駐紮。黑旗軍英勇善戰已廣為越南人民所知。這時,法國殖民軍進佔越南河內,越南阮氏朝廷邀黑旗軍助戰。劉永福便率黑旗健兒奔赴前線。1883年5月19日,在河內城以西2裡處的紙橋與法軍展開激烈戰鬥,擊斃法軍司令韋鷖、上校李威利及以下官兵2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黑旗軍將領楊著恩在戰鬥中壯烈獻身。這一仗震動中、越、法朝野,鼓舞了中越人民的抗法士氣。在此後的歷次戰鬥中又取得一些勝利。越南朝廷為表彰劉永福的戰功,授“三宣提督義良男爵”稱號。黑旗軍為擴充兵源,派員回到中國壯族地區招募士卒。與此同時,愛國將領馮子材率領的壯、漢族抗法部隊,於1885年3月23日在鎮南關(今友誼關)與法軍決戰,取得了鎮南關大捷。後來清政府向法國政府妥協,清朝廷軟硬兼施,迫使黑旗軍回國,但有一些堅持留在越南,與越南人民堅持抗法鬥爭。
辛亥革命期間,壯族人民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壯族王和順加入同盟會,在孫中山的領導下,於1907年7月領導欽州壯族農民展開抗捐運動。接著又攻佔防城縣,發表《告粵省同胞文》等文告。壯族黃明堂在孫中山的領導下,於1907年12月組織了鎮南關起義。1911年3月,有不少壯族子弟參加廣州起義,在起義中犧牲的七十二烈士中,就有一些是壯族革命志士。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壯族人民的革命鬥爭更是風起雲湧。1921年壯族韋拔群與其他11位青年,在廣西東蘭縣成立了“改造東蘭同志會”(後改稱“東蘭縣公民會”),提出“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土豪劣紳”等口號。次年率領農民清算大地主惡霸,建立農民武裝。1924年5月,韋拔群等人進入中國共產黨主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馬列主義和農民運動理論。結業後,韋拔群等回到東蘭,成立農民協會,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培訓農民運動幹部,組織農民武裝,開展多種形式的鬥爭。1926年,中共在平南、武宣一帶的壯族地區建立了農民協會,提出“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一切權力歸農會”的口號,實行“二五”減租。
1929年6月,鄧小平、張雲逸等到廣西開展革命活動,同年12月11日舉行了有名的百色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張雲逸任軍長,鄧小平任政委,成立了右江蘇維埃政府。1930年2月1日,中國共產黨又發動了龍州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俞作豫任軍長,鄧小平兼任政委,成立了左江蘇維埃政府。左、右江流域的20多個縣也相繼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貧苦農民。不少壯族子弟參加了紅七軍和紅八軍。1930年10月,紅七軍和紅八軍奉命北上,轉赴江西中央蘇區。二十一師師長韋拔群留在右江革命根據地堅持武裝鬥爭,1932年被叛徒殺害。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又先後在桂北、柳北建立了抗日根據地和游擊隊,打擊日本侵略者。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鬥爭蓬勃發展。在右江東蘭、鳳山老革命根據地,掀起反“三徵”的群眾鬥爭。在桂中、桂南、桂中南、柳北、桂北、左江、雲南文山地區先後舉行武裝起義,建立游擊隊、武工隊。中共還領導了學生運動。武裝鬥爭和地下鬥爭有力地配合了全國解放戰爭,協助解放軍於1949年底解放了整個壯族地區。
文化藝術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 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 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的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見彩圖)。內容有請歌、求歌、 激歌、對歌、 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見彩圖)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準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穀豐登的意思。
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為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採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些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於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 木葉和漢族的笛子、 三絃、二胡。流行於靖西、德保一帶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邕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採用了邕劇的文鑼、武鑼、大鈸、小鈸、二胡、三絃、笛子、鼓、梆子。
古代壯族先民在今廣西寧明、 龍州、憑祥、 崇左、扶綏五縣市境內的斷崖陡壁上,繪製了眾多的崖壁畫,僅在明江、左江沿岸連綿 200多公里的地段上就有60多處。畫面有人形、獸形和圓形圖案等,人物畫像最多。人形多為正面繪製的蹲式,有的斜掛腰刀,有的在平伸的手下方、曲腿的上方有圓環。另一種是側面繪製的雙腿彎曲式,雙手向面部前方斜伸,並有圓環。寧明縣明江畔花山崖壁畫(見彩圖)繪製集中、典型,其中一陡壁上繪製有1300多個人物形象,大的有約1.5米高,小的僅50至60釐米。此外,還有似狗的形象。筆畫古樸粗獷,給觀眾一種熱烈歡樂的感覺。壁畫多在河流急彎險灘岸邊陡壁中間,離江面30至40米以上,要攀登上去繪畫是十分困難的。壁畫的繪製年代、畫面表現的意思、用什麼方法登高繪製以及使用的繪畫工具、原料等問題,還在深入研究中。
壯族鑄造和使用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迄今,在壯族地區的絕大多數縣份已發掘出不同時期的銅鼓。銅鼓的型別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圓平,鼓身中空無底,裝飾著各種圖案花紋。在歷史上,銅鼓既是樂器,也是權力和富有的象徵。從冶煉技術和造型藝術來看,在廣西田東縣鍋蓋嶺出土的屬於戰國時期的銅鼓,在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屬西漢時期的銅鼓,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見彩圖)
壯錦是壯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它用棉紗和五色絲絨織成,花紋圖案別緻,結實耐用。壯錦的生產,遠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時代已有記載。到了清代,壯錦生產已遍及壯族地區,成為壯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場的暢銷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壯錦得到新的發展,花紋圖案不斷創新,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如壁掛、檯布、坐墊、沙發布、窗簾等。現在廣西靖西、賓陽等地生產的壯錦,暢銷國內外。
風俗習慣
壯族的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但婚前戀愛是自由的。富有人家納妾,勞苦人民是一夫一妻(見一夫一妻制家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現在有些地方還保持這種習俗。青年男女結婚後,新娘便返回孃家居住,遇重大節日和農忙時節才到丈夫家短暫居住,直到懷孕之後才長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時間為三、五年不等。在歷史上,“不落夫家”期間有性自由,後來認為這是一種不正當的行為,遭到嚴禁,違者會被處死。現在戀愛自由,婚姻自主。
壯族住房多數與當地漢族相同。部分地區的居民住“幹欄”(又稱“麻欄”),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和堆放雜物。近二、三十年來,這種建築形式已有改變,實行人畜分居。
壯族服裝各地不一,廣西西北部,老年壯族婦女多穿無領、左衽、繡花滾邊的衣服和滾邊、寬腳的褲子,腰間束繡花圍腰,喜戴銀首飾;廣西西南部龍州、憑祥一帶的婦女,著無領、左衽的黑色上衣,包方塊形狀的黑帕,穿黑色寬腳褲子。男子多穿唐裝。衣料過去多是自織的土布,現多用機織布。過去有文身習俗,現已改變。
飲食方面,喜吃醃製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年節時,用大米制成各種粉、糕。婦女有嚼檳榔(也稱吃蔞)的習俗。結婚送聘禮時,榔檳是必需贈送的禮物。
壯族除祭祀祖先外,還有自然崇拜(見原始宗教),如祭祀山神、水神、土地神、灶神、太陽神等。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近代以來,一批傳教士到壯族城鎮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發展教徒,但影響不大。
建國後的新變化
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省西部壯族聚居區建立了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改稱自治州),轄41個縣。1958年3月15日,在廣西省的轄境範圍內建立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撤銷了桂西壯族自治州建制。同年4月1日,建立了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了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壯族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得以實現。各級黨政部門,都有一定數量的壯族幹部。廣西壯族自治區現有壯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幹部119682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出席全國六屆人大的86名代表中,壯族代表有41名,佔47.7%;出席自治區六屆人大的壯族代表347名,佔代表總數974名的35.6%。建國後實現了農業合作化,特別是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建立了生產責任制,農、林、牧、副、漁五業蓬勃發展。全自治區已建成蓄、引、提水工程30多萬處,有效灌溉面積2320萬畝,比建國前增長4.5倍,為農業持續穩產高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1983年,全區糧食總產量272.6億斤,比1978年的 216.46億斤增長26%;1983年,廣西的主要經濟作物甘蔗產量為136153擔,比1978年增長81%。建國前,壯族地區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建國後,自治區建立了鋼鐵、煤炭、電力、機械、化工、建築材料、 紡織、製糖、 造紙、食品等主要工業,地區、縣也有了農機、化工等小工業。1983年,輕工業總產值為29億元,比1978年增長39.8%;冶金工業總產值24664萬元,增長9.43%;紡織工業近5年來總產值增長1.5倍,平均每年遞增20.8%;機械工業現已有125個企業,包裝機械已居全國領先地位,微型汽車已列入國家重點發展的產品,機電產品出口品種已由9種增加到30多種;電力工業到1983年,全自治區裝機容量已達201萬千瓦。對外貿易及民族貿易也在迅速發展。目前廣西已同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1983年出口總額比1978年增長37.7%;近五年來,全自治區商品零售總額增長23.74%。建國以來,壯族地區的交通運輸事業也有顯著的發展。鬱江、柳江、桂江、紅水河及左右江等主要河流均可通輪船或木船;1983年,全區公路總長32529公里,比1950年增長近9倍,絕大多數鄉已通了汽車;鐵路總長4199公里,通車裡程居全國第3位。交通的發展,促進了城鄉物資交流,保障了山區少數民族的需求。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1983年,廣西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水平達244元,比1978年的143元增長70%。在農村,餘糧戶日益增多,收入大大提高,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收音機、電視機等工業品已成為農民爭先購買的熱門貨。
建國前,壯族地區缺醫少藥、傳染病流行的狀況現已得到根本改變,1983年,全自治區已有醫療衛生機構5874個,衛生技術人員84778人,分別相當於1950年的30倍。縣有醫院, 鄉有衛生院。建國以來, 逐步改變了壯族地區文化落後的面貌,現在廣西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4.6%,普通中學有學生106.37萬,高等院校有學生2.18萬;先後恢復和創辦了民族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壯文學校、民族師範等院校,目前全自治區高等院校學生中,少數民族學生佔四分之一。
參考書目
周去非:《嶺外代答》,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壯族簡史》,廣西人民出版社,南寧,1980。
黃臧蘇:《廣西僮族歷史和現狀》,民族出版社,北京,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