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
[拼音]:Zhayi'er meishu
[英文]:Zaire art
扎伊爾位於非洲中部,曾經是古代剛果王國的一部分。1908年成為比利時殖民地,1960年宣告獨立。其美術的歷史以1960年為界,分為古代和現代兩個階段。
古代
扎伊爾古代美術種類頗多,如繪著人像的瓶罐、塗釉的陶器、雕刻的葫蘆、斜紋席和編籃。另外,在斧、武器、床、牆板上都有裝飾品,甚至很小的用具上也有圖案,這種圖案大部分是古代花紋。巴彭德人的面具以形式新穎、構圖協調而見長。巴彭德人的象牙小雕像、哨子及髮卡也別具特色。巴庫巴人有雕刻國王雕像的傳統,這種傳統一直保持了很長時間。現存的19個國王坐像,都是兩腿交叉盤坐、佩帶刀劍和其他表明個人特殊成就的標誌。他們的婦女雕像也很出色,多為一手抱著嬰兒,一手舉起飯碗,或站在臼前搗米。杯、盒、菸袋管、鼓、武器等用品上也經常有小雕像或頭像作為裝飾。另外,有一種作大蒜臼或菸草臼用的雕像,姿勢蹲踞,雙手摸頰,兩肘放在膝蓋上,頭頂上有個凹空處。巴庫巴人使用3種不同型別的面具:包姆波面具、瑪山博和雪尼-瑪洛拉麵具則是一種群眾性的娛樂面具。巴盧巴人的男人雕像以部落英雄為主要表現物件,而女人雕像最常見的則是地神像。每個酋長都有威嚴的雕像。許多頸枕、蓋碗、三叉架、宗教上的崇拜物及日常用具上都有小雕像,這些雕刻人像大多數與地神有關。巴盧巴人還有一種叫作“乞婦”的女人像,產婦在產期把它放在門前以求援助。〖HT〗
現代
獨立後,政府強調清除思想、文化領域內的殖民主義影響,提出恢復和發揚民族真實性的口號(即繼承民族藝術傳統,借鑑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促進了美術事業的發展。
具有悠久民族傳統的雕塑在造型藝術中佔有重要位置。1960年以後,人民推倒了街頭殖民主義者的塑像,藝術家在建築群和街心公園中創作了一批優秀的紀念性雕塑,其中以銅雕和陶雕尤為突出。
利奧洛為扎伊爾著名銅雕藝術家,先鋒派運動領導人之一。他從金沙薩美術學院畢業後,1963年赴奧地利深造。回國後,以西方現代雕塑語言,結合自幼所學傳統雕刻手法探索扎伊爾銅雕藝術的道路。代表作有青銅雕紀念碑《戰士》、《革命者的盾牌》,這兩尊雕像矗立在金沙薩市,成為扎伊爾共和國的象徵。1985年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個展,作品為世界許多博物館收藏。其他藝術家的紀念性雕塑有:維馬的銅雕《起義烈士紀念碑》,唐巴的陶雕《戰爭的罪行》、《少女》,以及朗達在美術學院建築物上創作的陶浮雕等。這些作品造型粗獷誇張、概括變形,線條簡潔,多為幾何形體,帶有某些抽象成分,充分體現了黑人結實、矯健靈活的形體特徵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
油畫傳入扎伊爾只有幾十年歷史。藝術家探索以油畫技法表現非洲人民現實生活。恩古蘇為現代繪畫先驅之一,自學成材。1943年開始油畫創作。從寫實主義轉向表現主義,對青年藝術家影響較大。康巴的作品吸收非洲巖洞繪畫的形式和運動感手法,別具一格,多表現狩獵、舞蹈和婦女頭飾等場面。人物造型拉長,線條優美流暢,表現出黑人生活特有的韻律。其他著名畫家有皮利-皮利、穆普瓦、佐瓦、恩杜古、馬耶姆巴、S.馬湯巴和創作抽象繪畫的勒馬。
民間繪畫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多表現宗教、神話和社會生活題材。代表畫家有桑巴、莫克、博多、阿利馬西和齊布姆巴。
工藝雕刻是工藝美術中的精品,聞名於世。主要原料為木、象牙和孔雀石。在古代,雕刻品與部族、祖先和宗教信仰有關,今天成為工藝品。木製桌椅、手杖都雕有精細的圖案。人像和麵具雕刻多用烏木,質地堅硬、紋理細膩,打磨之後烏黑光亮,具有華貴感,多出售給旅遊者。銅浮雕是在加熱的紅銅板背面敲打形成凸影象(人或動物)。此外,尚有筐、簍、席編織品,織繡品和陶製品等。
金沙薩美術學院系全國最高美術學府,創立於1943年。教學立足於民族傳統,以現實主義為主,主張觀察和表現自然,同時教授西方現代藝術。設油畫、雕塑、陶瓷、室內裝飾、金屬工藝和廣告等系。扎伊爾造型藝術家協會,1974年成立。宗旨為協調、代表和保護藝術家的利益,改善藝術家的精神和物質條件,以便更好地進行創作。全國有造型藝術家近1000人。先鋒派小組1974年創立,是部分藝術家的組織,宗旨是領導先鋒派運動,將黑人傳統美學思想與現代藝術融為一體。1974年舉辦首屆美術展覽。
參考書目
Badi-BangaNe-Mwine, ContributionàLétude Historique deL'ɑrtPlɑstique Zɑ彠rois Moderne, Edition Malayika,Kinshasa,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