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志願人員
[拼音]:Ouzhou gongchanzhuyi
[英文]:Eurocommunism
20世紀70年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形成的一種思想流派,主要是指西歐一些共產黨在探索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時所提出的理論觀點和政治路線。歐洲共產主義一詞系西方記者1975年報道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共產黨分別舉行雙邊會談時開始使用的。這些共產黨的領導人在指出這一名稱不能科學表達其涵義的前提下予以認可。1976年6月3日意共總書記E.貝林格在法共舉行的歡迎集會上第一次使用“歐洲共產主義”的提法,此後一些共產黨曾將它寫入檔案。
思想淵源
歐洲共產主義孕育已久。早在30年代,A.葛蘭西在獄中開始探索西歐國家不同於俄國的革命戰略。他被認為是歐洲共產主義的思想先驅。法國和西班牙共產黨30年代倡議建立的人民陣線,提供了聯合社會黨及其他民主黨派的實踐經驗。1944年P.陶里亞蒂指出,在義大利必須通過一些與蘇聯不同的途徑來實現社會主義。M.多列士也在1946年指出,世界民主的進展使得人們有可能考慮不同於俄國共產黨人的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1948年以後南斯拉夫共產黨不屈服於外來壓力,堅持有權走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了西歐一些共產黨的進一步探索。
形成過程
1956年蘇聯共產黨批判И.В.斯大林的錯誤,促使西歐各國共產黨人重新認識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強調獨立自主地確定政治路線。同年,陶里亞蒂提出“結構改革”論,認為經過民主與和平方式對現有政治經濟結構進行一系列改革,義大利能夠循序漸進地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西歐國家的社會結構和階級關係發生相應變化,資產階級民主制的範圍有所擴充套件,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獨裁政權在70年代相繼垮臺。客觀形勢的巨大變化要求西歐國家的共產黨對共同面臨的基本問題確立新的認識和抉擇。另一方面,1968年西歐有18個共產黨譴責蘇聯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接著意共與蘇共就社會主義是否有不同模式的提法發生分歧。在持續的爭論中,義大利、法國、西班牙3國共產黨的觀點日趨接近。1975年7月意共與西共舉行雙邊會談並發表宣言,同年11月意共與法共會談並發表共同宣告,被認為是歐洲共產主義正式形成的標誌。1977年3月,意共、法共、西共領導人在馬德里會晤,通過《在民主、自由中實現社會主義》的綱領,被稱作“歐洲共產主義的宣言”。
基本主張
歐洲共產主義各黨在主要觀點和政治傾向方面大體一致,具體政策和提法亦有差異,以至分歧。1.關於指導思想。法共提科學社會主義,西共提馬克思主義,意共提馬克思思想、列寧思想、葛蘭西思想等等。主張改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提法,以表明理論的生氣勃勃和正在發展的特點。肯定K.馬克思、В.И.列寧的歷史作用,同時認為當代世界提出馬克思、列寧無法預見的許多問題,必須使傳統解釋“現代化”。西歐政治經濟的發展已超越列寧的許多論斷。對列寧主義不能再用我們時代的馬克思主義這一限制性公式。斯大林闡述列寧主義,許多地方歪曲列寧思想。在列寧逝世後採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提法是將蘇聯樣板絕對化,以蘇共的領導權強加於國際共運。2.關於革命道路。認為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不應只有一種固定模式;歷史條件不同,革命道路亦應不同。西歐國家根據本國現實情況、歷史文化傳統和民族特點,將走和平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即不是採取暴力革命,而是充分利用現有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近幾十年來,資產階級國家職能大為擴大,它所實行的政策稽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6460.html' target='_blank' >仁親什準賭誆扛髖墒屏π韉慕峁質親什準鍛と私準鍛仔慕峁?梢醞ü一鼓誆康拿裰骰謀浣準讀α慷員齲傭謀涔業男災剩恍枰蛩榫傻墓一鰲=⒐惴旱納緇崍撕駝瘟恕S晒膊懲緇岬車扔洩孛裰髁α苛現湊鞘迪趾推矯裰韉納緇嶂饕宓纜返謀乇柑跫?.關於社會主義。認為無產階級專政的提法不能反映經濟發達和民主傳統根深蒂固的西歐國家獨特民主道路的現實。未來社會主義政權不只是屬於無產階級一個階級,它屬於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者,既有體力勞動者,又有腦力勞動者;認為“專政”一詞易與“暴力”、“專斷”混同,會被看作對民主的否定。意共用工人階級領導權來代替。法共提出國家應成為代表勞動人民、由工人階級發揮政治領導作用的政權。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反對統一模式,主張多樣化。在經濟體制上,主張長期實行公有制佔優勢的多種經濟並存的混合型經濟;允許私人佔有一部分剩餘價值,通過稅收等措施加以限制和調節;實行經濟管理和計劃管理民主化。在政治體制上,強調議會民主、政治多元、權力分散、地方自治,實行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政治領導多黨制,勞動人民廣泛參與國家管理。4.關於工人政黨。肯定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的組織,實行民主集中制,同時強調黨的民主性和群眾性,承認社會民主黨(含社會黨、工黨)是工人階級政黨。認為沒有共產黨領導,革命不能勝利,黨的領導作用通過多黨制聯盟來實現,不把黨的思想作為官方思想強加於國家和社會。在國際共運中反對有“領導中心”、“領導黨”,堅持各黨獨立自主,權利平等,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尊重各黨自主選擇的道路。提出以新國際主義取代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提法,認為把國際主義僅限於無產階級範圍內不利於聯合一切民主力量,反對用“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壓制各國黨並指揮其他黨為其戰略需要和外交政策服務。
力量和影響
在西歐,公開主張或贊成歐洲共產主義原則的,除意共、法共、西共之外,還有英國共產黨、比利時共產黨、荷蘭共產黨等。基本支援或接近歐洲共產主義主張的有芬蘭共產黨、瑞士勞動黨等。共約14個黨派,有黨員 280萬人,佔西歐各國共產黨黨員總數90%。亞洲、大洋洲及拉丁美洲也有一些黨派在不同程度上支援或接近歐洲共產主義觀點。進入80年代,由於歐洲共產主義影響越出歐洲之外,歐洲共產主義一詞含意並不確切,以及一些政黨面臨新的困難或分歧,一般不再使用這一概念。但它們仍繼續堅持其基本主張和原則。歐洲共產主義的主張能否實現有待於實踐的檢驗。總的來說,從當代歐洲資本主義的實際出發,汲取國際共運和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教訓,尋求適合本國情況的社會主義道路,既不同於蘇聯模式,也不同於歐洲社會民主黨的體系,這種探索本身即是一種歷史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