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手

[拼音]:zairen

[英文]:recognition

對曾經感知過的事物再度感知的時候,覺得熟悉,認得它是從前感知過的,叫做再認。和重現一樣,再認也是記憶的一種表現。再認一直被實驗心理學家用來測驗人類記憶的效果。實驗通常是這樣做的:先讓被試者學習一張詞表,學完後讓他看另一張詞表,其中有的詞是學過的,有的則是新詞,讓他指出哪些詞是學過的,哪些是新的,由此就可測出他再認的成績。學習的專案可以是單詞或語句,也可以是無意義音節或圖畫等等。

再認和重現雖是不同的記憶過程。但二者卻有密切的聯絡,例如有的心理學家認為再認不只是一個“決定”的過程,同時也包含“搜尋”的過程(這在再認發生困難時表現得最明顯),也就是搜尋在記憶中保持的那個專案,以便進行比較、辨別或核對。這種搜尋和重現中的搜尋是類似的。有的心理學家認為重現包含著再認過程,因為重現時必須再認所重現出來的專案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就要繼續回憶。直到回憶出正確的專案時為止。

一般說來,再認比重現的成績要好得多。例如E.M.阿奇利斯曾用無意義音節等做實驗,發現再認的分數都超過了重現的分數。

再認有不同的速度和準確性,也常常出現再認錯誤或者完全不能再認的情況。這些都是再認的成績問題。影響再認成績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識記與保持是否良好;其次是當前事物與感知過的有關事物相同與相似的程度。如果完全相同(即是原來的事物),則再認當然比較容易;但如果不是原事物而只是相似,則情況就會恰恰相反,即越相似則再認越困難,甚至發生錯誤,這是因為細微的差異難於被識別。

參考書目

曹日昌主編:《普通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蘇〕А.В.佩特羅夫斯基主編, 朱智賢等譯:《普通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

〔美〕R.S.武德沃思等著, 曹日昌等譯:《實驗心理學》,科學出版社,北京,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