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虞衡志
[拼音]:tujiazu
[英文]:Tujia nationality
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自稱“畢茲卡”,漢語稱為“土家”。主要分佈在:湖南省西部的永順、龍山、保靖、桑植、古丈等縣;湖北省西部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利川、恩施、巴東、建始、五峰、長陽等縣;四川省的酉陽、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縣。人口為2832473人(1982)。使用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中的一種獨立語言。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現絕大多數人使用漢語;沿酉水(源自湖北鶴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約20萬人仍使用土家語,有的也兼通漢語。
族稱和族源
土家族先民史籍稱謂較多。秦漢時,以其崇拜白虎被稱為“廩君種”,或以使用武器特徵稱為“板楯蠻”,或以其人呼“賦”為“”而稱為“人”;屬“巴郡南郡蠻”和“武陵蠻”的一種。此後,多以地域命族,被稱為“酉溪蠻”、“漊中蠻”、“巴建蠻”、“信州蠻”、“酉陽蠻”等。宋代,出現了區別於武陵地區其他族別而專指土家的“土民”、“土蠻”、“土兵”等名稱。以後,隨著漢族居民大量遷入,“土家”作為族稱開始出現。
土家族的來源,目前說法不一。一說來源於秦滅巴後,定居於湘鄂川黔邊的巴人;二說根據湘西龍山、瀘溪、大庸等縣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和土家語地名,認為土家族主要來源於湘西土著,與進入的巴人、漢人融合而成;三說根據《復溪州銅柱記》有關記載和土家語與彝語相近以及土家與雲南部分彝族風俗相同等現象,認為來源於唐中葉的烏蠻。
歷史發展和反抗鬥爭
秦滅巴後,生活在巴郡、南郡和黔中郡(漢改武陵郡)境內的巴人,以火耕水耨、漁獵山伐為業,繁衍生息。其首領依靠同種或同姓的種姓血緣關係進行統治,維持內部關係。秦漢時,因大量徵發巴人出征,對其首領免徵貢賦,令其屬民繳納布。西漢末年,“武陵夷”田疆起兵反抗王莽的篡權。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零陽蠻”精夫(即首領)相單程起兵反抗東漢的控制,勢力達常德以西。建初三年(78),“漊中蠻”覃兒健反對東漢屯兵,轉戰於漊水、澧水流域。永元至元初年間,“巫蠻”許聖和“澧中蠻”田山、高少都因徭役繁重,賦稅失平,舉起義旗,攻城殺吏,反抗東漢的統治。三國時,蜀漢與孫吳長期爭奪夔、峽和武陵地區,土家族成為他們相互爭奪的重要物件,其首領依違於兩方之間,時此時彼,以利自己的統治。蜀吳的長期爭奪,使武陵地區各族人民難以安生。吳國黃龍二年(230),“武陵五溪蠻”數萬反抗孫吳。 南北朝時,土家族各部勢力迅速發展,其中尤以冉氏、向氏、田氏發展最快,其餘各部大者萬家,小者千戶。他們屯據三峽,割據稱雄,自稱王侯。在各部之間,由互不統屬,各自為政,逐步趨向聯合,相互聲援,共同鬥爭。南朝宋永明年間(483~493),“建平夷王”向弘後裔向宗頭聚眾,與“黔陽蠻”首領田豆渠等聯合反抗齊的控制。北周武成至天和(559~566)年間,“信州蠻”首領冉令賢屯據水邏城,“蠻”帥向五子王屯守石墨城,向寶勝據守雙城,以峽江為中心實行割據,勢力範圍達2000餘里,相互聯絡,彼此聲援,共同抵抗北周軍。總之,從秦至隋,各王朝雖在湘鄂川黔邊設定郡縣,委派官吏,但控制鬆弛,時斷時續;加之戰爭較為頻繁,長期動盪不定;土家族內部各部勢力消長變化較大,活動範圍時大時小,因此尚處於不穩定狀態。唐代在湘鄂川黔邊設羈縻州縣,對錶示歸順的土家族首領委以官職,治理其地,並準其世代承襲。先後委任冉安昌為思州招撫使,田世康為黔州刺史,田英為溪州刺史。 開元十二年(724),“溪州蠻”首領覃行璋率眾反抗唐朝的控制。唐末五代,土家族首領乘機崛起,自署刺史,割據稱雄。中和元年(881),“石門蠻”首領起兵攻取澧州。“溪州蠻”首領彭士愁(一作仕然)相繼而起,勢力日漸強大,逐漸統一五溪地區,統轄20州,自充靜邊都世主。後晉天福四年(939),彭士愁率溪、 錦、獎等州萬餘人,攻打楚屬辰、澧2州,與楚爭雄。兵敗後,於天福五年(940)和楚王馬希範締結盟約,鑄銅柱立於溪州會溪。溪州之役,彭氏雖軍事上失利,但政治上卻獲得合法地位和領地,為彭氏在湘西統治800餘年的世業奠定了基礎,並使該地區的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宋承唐制,對於歸順的土家族首領則委以羈縻州縣官職,準其世代承襲,並設定散毛宣撫司及巴東、石柱安撫司。羈縻州縣的設定,土官的世代承襲,使土家族日趨穩定,各部之間的聯絡以及和漢族經濟文化的交流日益加強。唐、宋間,土家族的生產雖有發展,但仍處於不習牛耕的刀耕火種階段,而兼事漁獵。手工生產的“溪布”、水銀、硃砂久負盛名,成為貢品。居於統治地位的封建領主,除奴役土民外,還不時驅使“土兵”至鄰近漢區擄掠人口、財物。 宋天聖年間(1023~1031),先後在辰、澧、歸、峽等州土漢雜居地區,設定土丁弓弩手,計口授田,且耕且守,以防土官擾掠,使部分土民擺脫封建領主的人身依附關係。元至清康熙年間,建立土司制度。鄂西設施南、散毛、忠建、容美四宣撫司,下轄九安撫司,十一長官司,五蠻夷長官司,唐崖、鎮南二長官司直隸施州衛;湘西設永順、保靖二宣慰司,下轄三州,八長官司;桑植設安撫司,下轄二長官司;川東南設酉陽、石柱二宣撫司,下轄四長官司,由歸順的土家族首領擔任各級土司,並置大庸、麻寮、大田、黔江等千戶所,千戶土漢參半。土司實行軍政合一,寓兵於農的旗制。土兵平時務農,戰時為兵。此外,還有為土司服役的戎、 獵、 鑲、苗、米房、吹鼓手等旗。土司的統治客觀上曾使土家族的活動地域更加穩定,民族特點得以保持,明末清初,居於衛所地區的土民中,土地私有已經發展,地主經濟開始出現。土司地區中的一些土司在鄰近漢區購買土地,實行租佃,收取實物地租,開始向地主經濟轉化。由於書院的興建,土家族中湧現出一批文化較高的士人,如田元、田既霖、田甘霖、田舜年、張之綱等,都是學識淵博、工於竹枝詞的著名詩人。元末,陳友諒、明玉珍農民起義軍轉戰湘鄂川邊,得到土家族的大力支援。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明廷調永順、保靖等處土司土家族兵士赴東南沿海蔘加抗擊倭寇的鬥爭。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永順宣慰使彭翼南、保靖宣慰使彭藎臣所率領8000土兵,與官軍及其他被徵調的少數民族抗倭隊伍密切配合,獲得王江涇大捷,被譽為“東南戰功第一”。嘉靖三十五年(1556),容美宣撫使田九霄及其父田世爵和彭志顯率容美、麻寮、大刺、 桑植等處6000土兵,又取得舟山、 乍浦等役勝利。抗倭名將譚綸、戚繼光創造的鴛鴦陣法,就是在總結湖廣土兵陣法的基礎上形成的。明末,張獻忠率農民軍數度入川,施南、酉陽、散毛、唐崖、忠路、水濜等司土官、土民積極支援配合農民軍的軍事行動。清初,湘鄂西土家族人民參加李來亨、劉體純等領導的長達15年的抗清鬥爭。雍正年間“改土歸流”,設定永順府、施南府、酉陽州、鶴峰州、石柱廳、 古丈廳和秀山、 長樂、長陽等縣,廢除土司的政治、經濟權力,解散土兵,直接委派官吏,派兵駐防。封建領主經濟隨之解體,地主經濟迅速發展;土民擺脫領主的人身依附,成為擁有私有土地的農民。土司時“蠻不出境,漢不入洞”的禁令被打破,大批漢族農民和商人遷入,帶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使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這一時期,書院、義學的興辦,學漢文、 習漢語者驟增。 彭秋潭、田泰斗、彭勇行、彭施鐸等,都是創作大量反映土家族人民生活、習俗的竹枝詞的著名詩人。“改土歸流”中,土家族的一些風俗習慣被列入陋規,強行革除,使其某些民族特點逐漸喪失。嘉慶初,唐貴、向文進、田穀敦於來鳳,覃佳耀、林之華於長陽率領土家、漢族人民掀起白蓮教起義,轉戰於龍山、酉陽、咸豐、宣恩、利川、建始、巴東、長樂等縣,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勢力。
鴉片戰爭後,資本主義商品和鴉片於咸豐末年已銷至土家族地區,土布、土靛、蠟染等傳統手工產品逐漸失去銷路,受到沉重打擊。帝國主義者廉價大量收購桐油、茶葉、木材、藥材等土特產品,刺激了桐、茶種植業及榨油、木竹加工業的發展,城鎮商業和集市貿易日漸興盛。各業行會組織開始出現。辛亥革命後,南北軍閥和湘、川、黔等地方軍閥的激烈爭奪,土家族地區兵災頻繁,土匪橫行,鴉片種植氾濫,致使廣大農村陷於破產,商業停滯。土家族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鬥爭日益高漲。鴉片戰爭中,鎮守沙角炮臺的土家族愛國將領陳連升及其子陳舉鵬英勇殺敵,戰死疆場;烏湧之役,保靖營兵100餘人抵抗英軍,壯烈犧牲。1854年,永順縣土家族彭蓋南和桑植縣李志鍾、覃序賓起義,先後攻入桑植、永順縣城。1864年,土家族田士珺(一名思群)領導長樂、長陽兩縣土家人民反清,攻陷長樂縣城。1865年至1904年間,土家族先後於酉陽、黔江、利川、恩施等地,發動反教會鬥爭,焚燬教堂,毆斃教士,懲治不法教民。其中1898年以土家族向熙廷(一名策安)為首率領2000餘土家族、漢族人民掀起反教會武裝起義,公開樹起“滅洋” 旗幟,轉戰於長陽、長樂、 巴東等地。1900年,鎮守大沽炮臺的土家族愛國將領羅榮光,面對列強的炮艦,身先士卒,以身殉職。1911年1月,同盟會員、土家族溫朝鐘和黃玉山等領導川鄂邊反清武裝起義,高舉“除暴安良,保國保種,掃清滅洋”旗幟,攻陷黔江縣城。共進會骨幹成員、土家族鄧玉麟、牟鴻勳在籌備和舉行辛亥武昌起義時,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土家族人民的反抗鬥爭進入了新階段。1926年,在長沙、武漢等地求學的土家族青年黃興武、 黃子全、 陳子傑等加入中國共產黨,奉命返回家鄉,發動農民鬥爭。廣大土家族貧苦農民踴躍加入農民協會,建立農民自衛軍。 瀘溪、 桑植、來鳳、鶴峰、 咸豐、 巴東、五峰、長陽等縣農民運動蓬勃興起。1928~1935年間,土家族人民在賀龍、任弼時的領導下,為建立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犧牲和卓越貢獻。大批土家族青年參軍,成為工農紅軍的重要力量。許多人在戰鬥中獻出了生命。廣大土家族貧苦農民組織赤衛隊、游擊隊,配合紅軍主力作戰。土家族農民為紅軍運送糧食和彈藥,搶救傷員。他們參加各級政權建設,組織農民協會,站在土地革命的最前列,許多人成為各級政權的領導骨幹。面對國民黨大規模的軍事圍剿,地主鄉團的白色恐怖,土家族人民英勇鬥爭,頑強不屈,寧肯犧牲自己,以保護組織和同志,出現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1935年底,許多土家族青年跟隨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紅軍北上後,土家族人民在白色恐怖中,不顧個人安危,掩護傷員,儲存革命力量,繼續堅持鬥爭。抗日戰爭期間,土家族人民在鄂西特委和湘西工委領導下,開展了抗日救亡活動。1943年,永順、龍山、大庸、桑植等縣的土家、苗、漢族人民掀起了一次大規模的反貪官汙吏的鬥爭,起義軍攻佔了永順縣城後,隊伍迅速壯大起來,僅永順、大庸、桑植三縣就達20000人以上。1945年, 永順、龍山、桑植等縣的“神兵大刀隊”萬餘人掀起抗糧、抗兵、抗捐鬥爭,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壓榨。1947年,土家族人民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江漢軍區3分割槽在湘鄂邊區開展游擊戰爭。
文學藝術及風俗習慣
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形成了土家族絢麗多彩的文化和獨有的風俗習慣。《張古老制天地》、 《梅山打虎》、 《洪水登天》等民間故事,流傳至今。詩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以長篇敘事詩《錦雞》最為著名。山歌是土家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文學,有情歌、戰歌、訴苦歌、勞動歌等。傳統的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跳喪舞古樸剛健,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西朗卡鋪”(土家鋪蓋)是土家姑娘精織的特有手工藝品,織工精巧,色彩絢麗,有100多種圖案,它和擺手舞一起被稱作土家族人民的藝術之花。
土家族人民勤懇耕山,善於漁獵,並在冬春季節“趕仗”(圍獵)。食多包穀、稻米。土家族的服飾,女裝為短衣大袖,左衽開襟,滾鑲2~3層花邊,原有8幅羅裙,後改為鑲邊筒褲;男裝為對襟短衫。傍山或瀕溪築屋,成虎坐形;也有不少高腳吊樓。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過姑家女兒必嫁舅家(稱為還“骨種”)的交錯從表優先婚姻(見交錯從表婚)。還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納弟媳的收繼婚。男女原多對歌相愛結婚。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婚姻逐步受到財產的限制和父母的約束,直至建國前,盛行封建買賣婚姻。過去多行火葬,送葬時請土老師(巫師)唸經,道士開路。後來受漢族的影響, 實行土葬。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過趕年”(即提前一、二天過年),是其重要節日。
建國後的新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民族識別,過去長期不被承認的土家族被確定為單一民族。1957年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兩年,恢復了鄂西、川東南地區一些群眾的民族成分,1983年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酉陽、秀山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4年成立長陽、五峰、 石柱3個土家族自治縣和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土家族人民享有了當家做主的權利。
30多年來,土家族地區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業大幅度增產,水電、造紙、紡織、採礦、冶金、機械、電力、塑料、化工、建築等工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起來。城鄉貿易興旺,公路四通八達,湘黔鐵路貫穿大庸、吉首。文教衛生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5%以上;1958年創辦了吉首大學。1978年,全州醫療機構比1958年增加46.4%,病床增加56.6%,衛生人員增加84.4%,94.6%的鄉辦起了合作醫療。位於湖南省大庸縣青巖山的張家界,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色,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也是新開闢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