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1918~  )

[拼音]:Hanque

漢代成對地建在城門或建築群大門外表示威儀等第的建築物。因左右分列,中間形成缺口,故稱闕(古代“闕”、“缺”通用)。它的雛型是古代牆門豁口兩側的崗樓,在人們能夠建造大型門屋後,便演變成門外側的威儀性建築,防禦功能逐漸減弱。文獻記載西周時已有闕,現存最早的遺物是漢代的,是瞭解漢代建築的珍貴資料。現存漢闕中,河南登封縣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山東濟寧市嘉祥武氏闕,四川渠縣馮煥闕、沈府君闕,四川綿陽縣平陽府君闕,四川雅安縣高頤闕,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代是建闕的盛期,都城、宮殿、陵墓、祠廟、衙署、貴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按一定等級建闕。西漢長安城未央宮的東闕、北闕,建章宮的鳳闕、 圓闕,是歷史上著名的大闕。 傳說鳳闕高20餘丈。這些巨闕除鳳闕尚有夯土殘址外,都已堙滅,現存的只是一些東漢或西晉的小型石造祠闕和墓闕,最高者不過6米。

現存石闕中,基本完整的有25座,計四川16座,河南、山東各4座,北京1座,均用塊石雕琢後砌成。其中4座為祠廟闕,餘均為官、民墓闕。從形制上分有單闕和旁附子闕的子母闕兩種,每種又有單簷和重簷的差別。重簷尊於單簷,子母闕尊於單闕。這些闕的結構又可分為仿木構型和土石型兩種。仿木構型闕以高頤闕為代表,分臺基、闕身、闕樓、屋頂 4部分。臺基、闕身上雕出柱、枋和櫨鬥,闕樓上雕樓面平坐木枋、花窗和挑簷斗栱,屋頂雕椽及瓦飾,都很真實。這種闕雖是石造,卻可視為可供登上防守用的大型木構闕的模型。土石型以太室闕為代表,只分臺基、闕身、屋頂3部分,無闕樓或只示意性的使闕身上部稍微向外膨出。這是一種實心的不能登上的純威儀性闕。

參考文章

渠縣漢闕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