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區位學
[拼音]:chuxu
[英文]:savings deposits
居民個人將暫時不用的貨幣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一種存款。
儲蓄的原意是積蓄備用,它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到出現剩餘產品後就有了。現代銀行產生後,銀行廣泛聚集小額貨幣並付給利息,儲蓄作為一種存款才迅速發展起來。有些國家的銀行雖然大量辦理個人存款,但並不單獨劃分出儲蓄這一項。有的國家,儲蓄內容比較廣泛,將保險年金存款也包括在內。
儲蓄主要分兩大類:
(1)活期儲蓄。即沒有期限限制,可以隨時存入和支用的一種比較靈活的儲蓄。由於無存入和支用的時間限制,雖然在經濟正常情況下這類儲蓄存款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餘額可以利用,但作為信貸資金來源安排運用時,畢竟不如定期儲蓄可靠,因此,其利息率較低。
(2)定期儲蓄。即事先約定存入時間,存入後,期滿方可提取本息的一種儲蓄。它的積蓄性較高,是一項比較穩定的信貸資金來源。定期儲蓄的開戶起點、存期長短、存取時間和次數、利率高低等均因儲蓄種類不同而有所區別。中國的定期儲蓄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四種。前兩種居多。此外,還有“有獎儲蓄”和“定額儲蓄”(以一定金額的不記名存單作為存款憑證的一種手續簡便的儲蓄)以及結合消費信貸用於購買耐用商品的儲蓄。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儲蓄,既方便儲戶的不同需要,也有利於銀行有計劃地安排使用資金。
儲蓄的作用有三方面:
(1)作為一項信貸資金來源。通過聚少成多、變消費為積累,用來增加生產建設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國民經濟比例和結構的調整,使社會再生產過程加速和規模擴大。
(2)作為貨幣的信用回籠手段,可以推遲部分購買力的實現。有利於調節貨幣流通。
(3)能夠引導消費,有利於居民有計劃地安排生活。
關於儲蓄的作用,中國經濟理論界有這樣一種看法,即認為儲蓄作為一種存款,它的增加只不過是流通中貨幣的減少,沒有改變信貸資金來源,而貸款等於存款加流通中貨幣(發行貨幣),所以,儲蓄實質上沒有積聚建設資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