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工作
[拼音]:chao
金、元、明紙幣交鈔、寶鈔的簡稱。宋代始發行紙幣,稱交子、錢引及會子;鈔則為憑證文券的名稱,如輸納稅租鈔(見兩稅),鹽鈔(商人納錢買鈔,憑鈔至鹽池領鹽販賣,見鹽法)等。
金
金初使用遼、宋舊錢,貞元二年(1154),使用者部尚書蔡鬆年議恢復宋鈔引之法,開始發行紙幣,稱交鈔,置交鈔庫印造,與錢並行流通。鈔面幣值分十等,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五等稱為大鈔,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文五等稱為小鈔。初定七年為限,納舊換新,大定二十九年(1189)因“國虛民貧,經用不足”,交鈔改為不限年月行用,並大量發行。若年久文字磨滅,許於所在官庫兌換新鈔。其鈔邊欄作花紋,中間印鈔值貫數、某字料、某字號、對偽造和告發者的懲獎規定及兌換辦法等。承安二年(1197),因交鈔發行過多,民間拒絕使用票額在一貫以上大鈔,不得不以小鈔來收回部分大鈔。同年十二月,鑄造銀幣“承安寶貨”,與交鈔相兼用。三年正月,命西京、北京、臨潢、遼東等路,凡一貫以上交易,必用交鈔與寶貨,不得用銅錢。九月,規定親王、公主、品官許存留現有銅錢的三分之一,民戶存半,其餘限五十天換成實物。同時還發行三合同交鈔,官府只管發行,不回收。直至泰和二年(1202)才許百姓交稅時使用三合同交鈔,但以稅額的十分之一為限,納鋪馬錢時許以稅額之半數交此鈔。由於交鈔變換不常,百姓怨嗟,七年,章宗告御史臺:“自今都市敢有相聚論鈔法難行者,許人捕告,賞錢三百貫。”同時規定,官府此後不得支出大鈔,民間大鈔可向官府換小鈔及銅錢。又立鈔法條約,定民間交易、典質額在一貫以上,全用交鈔,不許用錢;商旅賚現錢不得過十貫;減少官民存錢限額,多者須送庫易鈔。由於濫發交鈔,幣制貶值,幾至不能市易。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改交鈔名為“貞祐寶券”,以法令強行,商旅罷市,交鈔益輕。後又印造“貞祐通寶”、“定寶泉”,民間不用,交易但以銀論價,鈔幣幾成廢紙。
元
蒙古進入中原後,所徵漢民差發亦為銀、絲兩項。1236年,窩闊臺下令發行交鈔,鑑於金末鈔法之弊,發行額不超過萬錠。當時制度不統一,各路地方政府為了方便貿易和籌集經費,也各自印發紙幣,限於本境內行用,如何實在博州(今山東聊城)所印以絲為本的會子,真定路(今河北正定)所行以銀為本的銀鈔等。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京兆分地立交鈔提舉司,印鈔以佐經用,也屬於此類地方性貨幣。這時真定軍閥史楫在真定奏準立銀鈔相權法,諸路行用鈔統一與銀比值。世祖即位之初,印造過通行交鈔,以絲為本。
中統元年(1260)十月,發行中統元寶交鈔,簡稱中統寶鈔或中統鈔,不限年月通用,與銀並行流轉。民間交納賦稅都用寶鈔,諸路原行舊鈔限期命原發官司盡數收換,不再行使。中統鈔幣麵價值分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貫文省、二貫文省十等。當時習慣稱鈔一貫為一兩,五十貫為一錠,百文為一錢,十文為一分。其法以銀為本。法定比價中統鈔二貫(兩)同白銀一兩。
各路設立交鈔庫(也稱行用庫)為兌換機關,同時發下料鈔(新鈔)和相應數目的鈔本銀,諸人持鈔赴庫易銀或以銀易鈔、以昏鈔(爛鈔)易料鈔,即依數支發,每兩納工墨費三分,所換銀貨即儲庫作本。至元元年(1264),禁民間私相買賣金銀,必須赴官庫兌換,於是設立諸路平準庫,掌兌換金、銀、鈔;行用庫只管昏鈔、料鈔兌換。其後又頒佈了禁用銅錢的命令。大德八年(1304)復許民從便買賣金銀,革去平準庫,只稱行用庫。各鈔庫換到昏鈔,當即蓋上毀鈔印封存,每季一次解送省部或行中書省的燒鈔庫,由省官、監察官監督燒燬,其後允許就便在各道由宣慰司、廉訪司監督燒燬。鈔法主管機關,中統元年置諸路交鈔提舉司,初由戶部官兼提舉交鈔事。至元三年,立制國用使司總領全國錢穀,鈔法亦屬制府所管,便另置諸路交鈔都提舉司;後製國用使司罷,復歸戶部兼領。二十四年,因發行至元通行寶鈔,改為諸路寶鈔都提舉司,仍隸戶部。又據臨時需要,先後設過江南四省、陝西四川中興等路、畏兀兒境及和林等處交鈔提舉司,掌當地印鈔發行事。印鈔由印造寶鈔庫(或稱印造局)掌管,鈔印初用木版,至元十三年改鑄銅版,其後每年均改鑄新版印鈔。另置寶鈔總庫,掌料鈔儲藏和關支。凡印造偽鈔,初定堪行用者為首處死,為從杖斷,不堪行用者為首流遠;至元十五年下詔:不分首從,堪用不堪用,一律處死。
鈔法初行,印數有限制,每年不過十萬錠左右,各鈔庫銀本充實,幣值穩定,信用很高,民間使用方便。隨著流通的需要和國家經費開支的增加,至元十一年後逐年增印,十三年猛增至一百四十多萬錠,二十三年達二百一十八萬餘錠。一切用度,於新印鈔內支出,不計所入;同時又將各路鈔庫換到金銀及元發鈔本銀逐漸搬運至京,民間鈔無從兌換,實際成為無本虛鈔。於是至一貫只值初行時一百文,物價騰貴十倍。至元二十四年,改印造、發行至元通行寶鈔,分二貫至五文十一等,與中統鈔並行,每一貫當中統鈔五貫,二貫準銀一兩,二十貫準金一兩。在發行至元鈔前後,整治鈔法,並停止起運庫銀,鈔值穩定了十餘年。大德七年(1303)前後又出現貶值,“鈔價賤,物價踴,昔值一錢,今值一兩”。武宗即位(1307)後,濫行賞賜,開支浩大,任意動用鈔本,使鈔值更加下跌。至大二年(1309),改印造至大銀鈔,從二兩至二釐十三等,與至元鈔並行流通,每一兩準至元鈔五貫(摺合中統鈔二十五貫),白銀一兩,黃金一錢。同時復禁民間買賣金銀。次年,鑄至大通寶(文用漢字)、大元通寶(文用八思巴字)銅錢兩種,與鈔及前代舊錢一同流通。因新舊鈔倍數太大,加以錢鈔並用,輕重失宜,物價騰貴更甚。四年,仁宗即位。罷至大銀鈔與銅錢,恢復印造、行用中統、至元二鈔,並解除了金銀買賣的禁令。仁宗繼續大量印鈔,連續四年都在二百萬錠以上。皇慶元年(1312),兩種鈔共印二百三十二萬多錠,為順帝以前年印鈔數的最高額。延祐七年(1320)官定鈔銀比值只及中統初的二十分之一。順帝即位後,鈔法愈壞。至正十年(1350),變更鈔法,立諸路寶泉都提舉司,鑄造“至正通寶”錢,許與歷代銅錢並用;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鈔,鈔的背面印“至正印造元寶交鈔”字樣,每貫當銅錢一千文,至元鈔二貫。行用不久,物價騰貴十倍。又因鎮壓農民起義,軍費激增,於是濫印鈔幣,至正十五年末,竟命戶部印造次年新鈔六百萬錠以支軍餉。鈔多至“舟車裝運,舳艫相接”,人視之如廢紙。在大都,新鈔十錠還買不到一斗粟。至正十六年以後,公私所積之鈔都不能行用,各處交易惟用銀、錢,或以貨物相貿易。
明
洪武七年(1374),設寶鈔提舉司,次年,印造、發行“大明通行寶鈔”。鈔額面分五種:即一貫、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一百文。後又加發十文至五十文小鈔五種。寶鈔四周有龍紋花樣,上面題有“大明通行寶鈔”六字。票面末尾印有洪武年月日,洪武朝以後,雖然繼續發行,但仍用洪武年號。明寶鈔中的一貫鈔,票面長一尺,寬六寸。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紙幣。
明初,政府推行鈔法,鈔錢兼用,鈔為主,錢為輔,一百文以下限用銅錢支付,商稅兼收錢鈔,錢三鈔七。為了保證鈔幣的流通,政府又以強制手段禁止民間用金銀交易,持金銀者可向官庫兌換鈔幣。金銀錢鈔法定比價是:每鈔一貫當銅錢千文,或白銀一兩;鈔四貫當黃金一兩。
鈔行初期,由於行用方便,商人樂用,而發行量又不大,尚能保持和物價的一定比例,對商業的繁榮起了積極作用。但因不置鈔本,又貪利濫發,造成不兌現紙幣充斥市場,法定幣值難以維持,鈔幣大幅度貶值。民間普遍重錢輕鈔,洪武二十七年,兩浙、江西、閩廣地方,有以錢一百六十文折一貫者。洪武、永樂之際,政府嚴申交易用金銀的禁令,並對犯禁者加重刑罰。永樂二年(1404),推行戶口食鹽法,強迫人民計口納鈔,大口每月納鈔一貫,領鹽一斤,小口減半。每年回收鉅額鈔幣(據立法時預計,可收回五千萬錠),但濫發數遠比回收數大,鈔價跌至洪武初年定價的十分之一。以鈔法不通,對商人的徵課加重。宣德四年(1429),對全國京省三十三個府州縣市鎮店肆門攤稅課增加五倍,並在運河和長江沿岸關津設定鈔關,對過往商船課鈔。重課亦未能阻止鈔價之跌落,《明史·食貨志·錢鈔》記載,成化時,鈔一貫值錢不到一文。鈔幣跌到明初法定錢價的千分之一。再就每兩白銀兌換寶鈔的比率看,成化十三年(1477)鈔價不及洪武八年的二千分之一。弘治以後,公私收付幾乎全部改用銀(小交易用錢),鈔法無形中廢止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