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爾尼雪夫斯基,Н.Г.

[拼音]:Qin-Han ducheng

秦朝的首都為咸陽;漢朝的首都先為長安,後遷洛陽,漢末再遷長安、洛陽等城。

秦都的興廢

秦都咸陽,位於今陝西咸陽市以東十公里處的長陵車站、窯店鎮和尚家村車站一帶,範圍約東西十二里,南北十五里。城址原在渭河以北,後因渭河北移,現今南部已經處於渭河以南。據近年考古發掘,宮殿遺址多在城北山塬上,以窯店鎮一帶最為密集,地勢居高臨下,便於控制全城,西南部城外為手工業作坊區和居民區。咸陽從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定都到秦二世三年(前207)秦朝滅亡,建都時間達一百四十三年之久。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六國算起,它作為全國的首都卻只有十四年。咸陽大規模的發展是在秦始皇在位期間。秦始皇每滅亡一國,就仿照其宮殿形式,另建宮室在咸陽北部高坡上;又嫌咸陽原來的宮室小,在渭河以南也修築了大量的宮殿園苑。當時關中西起雍縣(今陝西鳳翔南),北至涇水,離宮三百,咸陽附近兩百里內宮觀相望。其中渭南上林苑中的阿房宮,可以容納萬人,規模最為巨集大。秦始皇又遷全國豪富十二萬戶於咸陽,使咸陽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秦末,項羽西入咸陽,焚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城市化為灰燼,從此,咸陽喪失了它的歷史地位。

長安的變遷

咸陽焚燬以後,漢初,劉邦自漢中再定關中,都於秦孝公以前的秦都櫟陽(今陝西臨潼北、閻良車站東南古城屯一帶)。漢高帝五年(前 202),劉邦即帝位於定陶的汜水(今山東定陶南)之陽,初都洛陽。後統治集團內部在定都問題上發生爭論。劉邦群臣多山東(今河南崤山以東廣大地區)人,主張定都洛陽,而婁敬、張良則建議西都關中。關中土地肥沃,農業發達,號稱“天府”、“陸海”,秦漢時,在全國經濟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史稱“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同時,關中的地理條件也很優越,東殽、函(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北,武帝時遷今新安),西隴(隴山今六盤山脈南段別稱)、汧,南南山(今秦嶺山脈),北則樑、九嵏、嶻嶭諸山,渭河貫其中,有所謂“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的險要形勢。加上關中原為秦朝故都所在,又是劉邦平定全國的根據地,所以劉邦最後從婁敬、張良計,即日西都關中。初仍居櫟陽,七年(前 200)遷都長安,從此長安成為西漢一代兩百餘年的首都。九年,劉邦又接受婁敬的建議,進一步採取所謂強本弱末之策,徙移六國強族齊田氏,楚昭、屈、景氏及燕趙韓魏後代和豪傑、名家十餘萬人充實關中,以削弱地方勢力,鞏固首都安全。

漢長安城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十公里渭河南岸,位於關中平原的中央,西周豐、鎬故都的東北,實際上也是秦咸陽南郊的一部分。漢長安城的營建大體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高祖時興建長樂宮和未央宮;第二個時期,是惠帝元年至五年(前194~前190)修築長安城牆;第三個時期,是武帝時營造城內的北宮、桂宮和明光宮,在城外築建章宮,並開鑿昆明池,擴大秦舊上林苑。長樂宮是漢高祖施政的地方,未央宮為高祖以後歷代皇帝釋出政令的場所,先後都是統治全國的中樞。經實測漢長安城週二萬五千一百米,合漢六十里強。由於先建宮殿後築城牆,加上地形的限制,略呈不規則形,後人稱之為“斗城”。城每面三門,共十二門。城內有八街九陌,街道寬闊,佈局整齊。大街與城門相連,各個城門有三個門道,每個門道各寬八米,減去兩側立柱兩米,實寬為六米。在城門內發現當時的車軌痕跡,寬為一點五米,可知每個門道能容納四輛車,三個門道可容十二輛車並行。中央大街南北長達五點五公里:商業區分東西兩部,三市在城東,六市在城西,共有九市,居民區內有閭里一百六十,室居櫛比,門巷修直。西漢的長安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商、周以來規模最大的城市,自漢高祖至新莽前後都此兩百二十餘年。新莽末,更始軍和赤眉軍(見赤眉、綠林起義)相繼攻入長安,城市宮室遭到很大破壞。

公元23年新莽亡後,更始帝劉玄和赤眉所立劉盆子先後皆都於長安。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漢光武帝劉秀即位於鄗(今河北高邑東南),旋即定都洛陽。東漢雖以洛陽為首都,但長安仍為僅次於洛陽的政治中心。建武十九年,修長安宮室,歷朝皇帝常往長安祭祀西漢宗廟,稱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

東都洛陽

洛陽原來是東周都城成周所在,秦與西漢都建有宮室,作為控制東方的據點,因本為僅次於長安的政治中心,所以漢高祖時曾考慮建都於此。在地理條件上,洛陽一帶腹地雖較關中為小,但地處中原中央,位置勝於長安,而且東有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西),西有殽(今河南崤山)、黽(今河南澠池西),背河面洛,也為形勝之地。東漢政治中心的東移,反映了當時山東地區政治、經濟地位的日益重要。東漢洛陽城位於今河南洛陽市以東十五公里,東、西、北三面城垣斷續相望,現仍基本完整,殘高五至七米不等;南城垣則因洛河北移而沖毀,現已蕩然無存。城呈不規則長方形,據西晉時記載,洛陽城東西六裡餘,南北九里餘,故後人稱為“九六城”。經實測東城垣長三千八百九十五米,西城垣長四千二百九十米,北城垣長三千七百米,南城垣據東西兩城垣間距計為兩千四百六十米,合十四公里,折西晉三十三裡,減去西北隅小城城垣長度,與文獻記載大致相符。洛陽城東西各三門,南面四門,北面二門,也為四面十二門。城內有二十四街,今發現東西橫道、南北縱道各四條。城址規模較西漢長安為小,宮城位於城內北部,有南北兩宮,把全城分隔為二,東漢中葉以後,北宮以北又繼續修築園苑,故其規模較南宮為大。皇城之內,則“宮室光明,闕庭神麗”。東漢的洛陽城,市面繁華,商業發達,城南的太學,是當時的最高學府。東漢末,初平元年(190)董卓挾獻帝西遷,盡徙洛陽周圍居民數百萬口到長安,焚燬洛陽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化為一片廢墟。東漢一代,自光武迄獻帝遷都前後都此一百六十五年。

漢末遷都

獻帝遷都長安後不久,董卓被殺,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樊稠攻入長安,後又相互連兵攻殺,二三年間,“關中無復人跡”,長安遭到比西漢末年更大的破壞。建安元年(196),獻帝東還洛陽,曹操又奉迎獻帝遷都於許(今河南許昌東)。九年,曹操破袁尚,取冀州,遂居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鄴鎮附近)。後營建宮室,置丞相府,於是鄴成為事實上的政治中心。鄴城東西七裡,南北五里,東西各一門,南面三門,北面二門,北部為宮城,西北隅有著名的銅雀、金鳳、冰井三臺。因歷史上漳水氾濫,地面上現在已無遺蹟可尋。曹操居鄴,獻帝仍都於許,直至曹丕代漢始又定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