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引信干擾機
[拼音]:shehui duohua
[英文]:social weakening
個體在與他人一起工作時表現得比單獨工作更不認真的一種現象。19世紀80年代,法國學者M.林格爾曼首先注意到這種現象。他在研究中讓被試者進行拔河比賽,結果發現,如果是個人單獨參賽,平均每人出力85公斤;如果是7~14人一組進行比賽,則在大組中平均每人出力61公斤,在小組中平均每人出力65公斤。後來的一些研究也證明了同樣現象的存在。社會心理學家B.拉坦內和他的同事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社會作用力理論用來解釋何以他人在場,有時有社會促進作用,而有時又引起社會惰化。拉坦內等人認為,在社會促進的情境中,個體是受旁觀者或一起工作的人影響的唯一物件,此時他人的社會作用力都指向該個體,隨著在場人數的增加,對個體的社會作用力也增加。而在社會惰化的情境中,群體成員共同執行一項由外人指派的任務,外來社會作用力由該群體全體成員共同承擔,隨著人數增加,每人承擔的社會作用力逐漸減少。拉坦內等人進一步認為,在數人執行同一任務時,個體也許相信群體內的其他成員不如自己出力多,從而促使自己不想再出更多的力氣;個體還可以覺得在集體活動中,自己即使出力很多,也不一定能被他人覺察到。正是個體的上述認知過程,導致社會惰化現象的出現。此外,人際關係的性質與獎勵方式的不同也是影響社會惰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