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族
[拼音]:mu’ouxi
[英文]:puppet
由幕後演員操縱用木偶表演的戲劇形式。它是一門“手的技藝”。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魁子、窟子。
起源與發展
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開始出現木偶戲。印度、中國、希臘等文化古國,以及西歐的某些地區都有文字記載。在北美,表演性的木偶,據說是從印第安人的宗教魔術中脫胎出來的。在北非,木偶戲與“面具戲”有密切聯絡。從世界範圍看,這種用木頭人“虛擬”表演的戲早於人演的舞臺劇,具有表演性先於、優於文學性的特點。商品經濟的出現、市民階層的興起,為單人肩擔帳篷、流動演出木偶戲提供了廣闊天地,在世界各地相繼產生了一批批民間木偶戲藝人,使木偶戲成為“民間戲劇”、“平民戲劇”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木偶戲歷史久遠,三國時馬鈞製作的木偶人能做擊鼓、吹簫、跳丸、擲劍等雜技表演,隋代開始用木偶人表演故事,演出《呂望釣磻溪》、《劉備乘馬過檀溪》、《周處斬蛟》、《秋胡妻赴水》、《巨靈開川》等,共有“七十二勢”。中國木偶戲的高超藝術對於鄰近國家甚至歐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人認為,俄語和日語中的“窟”與華語的“傀儡”音相近,說明這三個地方木偶藝術的發展脈絡是近似的。大約在七八百年前,世界上許多地區出現較具規模的專業木偶劇團(班社)。德國在16世紀出現用木偶演出的民間故事《浮士德》。日本傀儡戲古稱人形淨瑠璃,19世紀成立著名的文樂劇團後,“文樂”即成為傳統傀儡戲的通稱。19世紀末20世紀初還出現有更正規更專業化的木偶藝術劇院,如蘇聯的列寧格勒木偶劇院、保加利亞的索非亞木偶劇院、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波捷伯·赫爾文涅克劇院等等。
約從20世紀初開始,木偶戲出現了一種新趨勢,強調最充分發揮木偶特點,增強“偶味”,多演一些“人”的演員無法表演的戲。於是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演出形式,如手套式、託棍式、提線式三者綜合演出;真人與木偶同臺演出;演員由幕後操縱變為出現在臺前,當觀眾面操縱;臺下觀眾與臺上木偶混合演出;放映電影與木偶劇混合演出等。30年代之後世界上還出現了電影木偶,電視木偶等等,從而木偶戲劇本有可能更多采用童話和神話題材,越來越多地把億萬兒童觀眾作為服務物件。這是全世界木偶戲的共同趨勢。國際木偶劇壇上著名的藝術家如蘇聯的奧布拉茲卓夫、捷克斯洛伐克的斯庫伯、英國的約翰·布倫多爾、羅馬尼亞的瑪耶露娃、法國的菲利浦·讓蒂、日本的川尻泰司等人在木偶戲的創新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在許多國家中,木偶戲這種獨特的藝術手段,不僅為戲劇界、教育界所運用,而且遍及各行各業。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就被譽為“木偶之國”,木偶表演隨處可見。商店的櫃檯上,農場收割機的機箱上,碼頭貨物的堆放場中,醫院領藥處的櫥視窗,圖書館出納臺上,到處都可以當成活動場所。這種普及形式的木偶戲,題材廣泛,可與各種層次的觀眾心靈相通。
1929年成立了木偶戲團體的國際組織,即國際木偶協會,80年代有50多個國家成為其成員國。由它所舉辦的國際木偶藝術節,是木偶藝術界的“奧林匹克”盛會,提供觀摩學習的機會,有利於木偶藝術事業的鞏固、提高和發展。
分類
木偶戲可依木偶本身的結構和操縱方式分類,也可依戲劇形式分類。按前種方法分類,一般可分為提線式、託棍式及手套式三種。
提線木偶:即懸絲木偶。民間簡稱為線戲或線偶。線偶身高約二尺,由頭、軀幹、四肢三個部件構成。在重要關節部位各綴以絲線。線位一般設定在頭、腹、背、手臂、手掌、腳趾等部位上。佈線少者8條,多者二三十條。幕後演員以拉動絲線來操縱其動作。
託棍木偶:又稱杖頭木偶。民間簡稱為託戲或肘偶。託偶身高二尺左右,裝有三根操縱桿,主杆(有長把、短把之分)持頭,側杆(兩根,有內肘、外肘之分)持雙手。舞臺下的演員左手持主杆,右手持側杆,託舉偶人操縱其動作。
手套木偶:又名掌中木偶。民間稱這種木偶戲為布袋戲,或稱指花戲(即指頭上的花樣)、肩擔戲,中國北京俗稱“耍苟利子”。手套偶身高8寸或 1尺2寸。木腦殼中空,頸下縫合個布內套,連綴四肢,外著服裝。操縱者的手掌即活動在此布內套之中。以演員的手掌作為偶人的軀幹。以食指串上偶人頭,大拇指撐著左臂,其他三指併攏撐著右臂。雙腳往往任其自然擺動,有時用演員的另一隻手撥弄偶人的雙腳,模擬著步姿。
按戲劇形式分類,木偶戲可分為歌劇、舞劇、話劇、啞劇等與一般戲劇形式相對應的多種型別。很多木偶戲種是由一般戲劇移植而來的,其配樂、風格、做派與被移植戲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