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院

[拼音]:Qin-Han taoqi

[英文]:Pottery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以泥質灰陶為主,有的泥料很精細,有的則摻有細砂,由於陶土中氧化鐵含量和燒成氣氛的差異,顏色也就不同,除灰陶外,還有紅陶和黑陶。以質地來分有硬陶和軟陶。硬質陶為生活用具,軟陶往往塗朱繪彩,裝飾繁縟,為殉葬用的明器。

秦代陶器以關中秦故地的陶器為代表,典型器物有繭形壺、盆、鬲、釜、盂、豆、罐、甕、倉等。許多器皿有獨自的特點,如繭形壺,又習稱鴨蛋壺,腹部向兩側橫延,酷似蠶繭,又似鴨蛋,因以得名;窖底盆,在秦都咸陽宮殿遺址中出土,口和底均似橢圓形,口緣外卷,腹部略向外突,厚實堅硬,出土時數節相套,口徑1 米,高60釐米。底徑50釐米,可能為貯糧之用;陶倉,為明器,戰國時秦墓中就有發現,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陶倉器身較矮,上有模擬平頂斜坡式的圓形屋頂,倉身正面中間開有一個扁方形門洞。秦代陶器質地細膩,顏色多為淺灰色,原料經過良好加工。一般用泥條盤築法成型,也有的用陶輪成型,弦紋裝飾在陶輪成型過程中作出。

漢代陶器的工藝水平很高,造型優美,質地精良。品種、裝飾則因地區不同而不同。陝西關中地區常見的日用陶器有豆、盆、筒杯、勺、盤、缸、甑、釜、小壺、扁壺、繭形壺、缽、罐、鍾、碗等。明器包括禮器鼎和模型明器倉、陶囤以及各種動物形象。紋飾多為變形回紋、三角紋和窩紋。陝西潼關以東地區人們的日常用陶,以灰陶為主,有罐、壺、碗、勺、筒杯、甕、盒、洗、甑、釜、杯、盤、尊等。在漢代流行起來的生活用具模型,如倉、爐、灶、井等。大都作為明器供隨葬之用。盒、盤、案、杯等,逐漸成組出現,為適應人們厚葬之需也成為祭器。豬、羊、狗、雞等家畜家禽及圈舍、住宅等明器模型也大量流行。裝飾則有弦紋、刻劃的三角紋、連環紋、櫛齒紋和動物紋,還有繩紋、拍印紋、模印、浮雕、塗色和彩繪等。南方的長沙地區,拯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2596.html' target='_blank' >鋪展ひ兆猿商逑擔蘸惺褂悶氈椋蘸薷牽Φ娜慍砂值氖尢閾危淥滌悶髏蠡褂瀉⒐蕖⑼搿㈩鍘⒈B、盆、釜、甑、長方爐、博山爐等。特點是堅硬厚重。殉葬明器有灶、倉、井、屋、豬圈模型等。廣東地區秦漢時屬南海郡,常用陶器有甕、雙耳罐、提筩、四聯罐和五聯罐、瓿、小瓿、壺、匏壺、溫壺、鍅、盒、敦、小盒、三足盒、三足罐、三足瓿、四聯盒、碗、盆、甑、釜、鼎、豆、三足格盒等。生活用具中灰白色的印紋硬陶佔多數, 有的還戳上印記,多為容器,炊器只有釜、鼎、甑 3種。造型特別的三足器、溫壺、匏壺有著明顯的地方特點。印紋硬陶很講究裝飾,單是幾何圖案就達70多種,此外還有弦紋、陶紋、鏤孔、篦紋及文字記號等。明器上多施彩繪。四川雲南等也有自己的製陶業,不少作品和中原地區相似,如圓底釜、侈口束頸、鼓腹的壺等。關中地區流行的繭形壺雖不生產,確有發現。舞蹈俑、說書俑、撫琴俑、聽琴俑、侍立俑和各類家禽形象,生動優美,自然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