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測驗
[拼音]:Fuxingshu
中國唐代哲學家李翱關於人性學說的論文。是他的哲學思想的主要代表作。收入《李文公集》中。全文分上、中、下 3篇。上篇論證“性”和“情”的關係,以及性和情在“聖人”和“百姓”間的區別,並自謂得儒家性命之道的真傳。中篇用問答的形式,提出怎樣成為聖人的修養方法。下篇強調道德修養的必要性。
《復性書》認為“人之性皆善”,“百姓之性與聖人之性弗差”。同時又認為“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欺匿矣”。他主張性善情惡,認為人們由於受到七情的矇蔽,故本性藏而不露。唯有除去情慾,善性才能恢復,並可超凡入聖。這是取名《復性書》的主要含義。李翱認為,去情復性的方法,是教人“忘嗜慾”,排除物慾的干擾,加強內心修養,以達到所謂空寂安靜的”至誠“境界。《復性書》雖意在發揚《中庸》思想,反對佛教,但實際上卻吸取了佛教禪宗“見性成佛”的觀點,因而是融合儒佛兩家思想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