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政治學

[拼音]:Xiya Xinshiqi Shidat he Tongshi Bingyong ShidaiWenhua

[英文]:Neolithic and Chalcolithic Cultures in West Asia

西亞的新石器時代,年代約從公元前8000至前6000年;銅石並用時代約從前6000至前3100年。在此期間西亞地區社會發展迅速,出現了世界最早的農業、金屬以及古代文明。在世界考古學中佔有重要地位。

考古發現

西亞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自20世紀初以來,不斷在各地有所發現。巴勒斯坦耶利哥遺址的發掘,揭示了從中石器時代的納吐夫文化至新石器時代文化各階段的發展順序,並表明新石器時代之初,曾有一無陶新石器階段。與此同時,在兩河流域北部的耶莫遺址也發現了無陶和有陶新石器文化及最早的農業村落。從此西亞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工作,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此後在西亞各地又相繼發現和發掘了多處遺址,其中重要的有:1958~1967年發掘的貝達遺址;1962年發掘的蒙哈塔遺址;1963~1968年發掘的拉馬德遺址。在敘利亞,1965年發掘了穆賴拜特遺址和布格拉斯遺址,1972~1973年發掘了阿布胡賴拉遺址。過去認為在安納托利亞沒有新石器時代遺存,1956年起發掘的哈吉拉爾遺址,首次揭示出該地有豐富的無陶及有陶新石器文化;1961年起,發掘了恰塔爾休於遺址,收穫甚豐;1962年起,發掘了坎哈桑遺址;1963年則發掘了蘇伯德遺址;1964年,又發掘了阿西克里休於遺址,進一步表明安納托利亞是西亞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地區。在伊朗高原,40~60年代曾發現和發掘了裡海以南的帶洞、胡圖洞和興都庫什山北麓的蛇洞等新石器文化遺址。在扎格羅斯山地,1965年發掘了甘吉達雷遺址,1959~1960年發掘了克爾曼沙阿遺址群,其中主要有阿西阿卜遺址、薩拉卜遺址等,1961~1963年發掘了布斯莫德遺址、阿里庫什遺址等,使這個地區無陶至有陶新石器文化的發展線索日漸分明。而1968年以來發掘的雅亞遺址,則加強了對伊朗地區新石器至銅石並用時代的瞭解。與此同時,對西亞的銅石並用時代文化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尤其在兩河流域已初步建立了銅石並用時代文化發展的編年序列。

分期與年代

西亞的新石器時代分為早、晚兩期,早期為前陶新石器文化或無陶新石器文化,約為前8000~前7000年,晚期為有陶新石器文化,約為前7000~前6000年。銅石並用時代可分為早、中、晚3期,分屬於前第6千年、前第5千年和前第4千年。這種劃分只是一般的概括,各地區間還有較大差別,例如現已知最早的陶器出現於前8000年,而最早的銅器則出現於前7500年。

文化分割槽

西亞新石器文化和銅石並用文化大致分佈在以下5個地區:

(1)黎凡特,包括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

(2)安納托利亞,包括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地區和塞普勒斯;

(3)美索不達米亞,大約相當於今伊拉克及敘利亞東部;

(4)扎格羅斯山地;

(5)伊朗高原。

黎凡特

這一地區是西亞新石器文化發展最早也最充分的地區,南部的耶利哥和北部的穆賴拜特為主要遺址。耶利哥的新石器文化從中石器時代的納吐夫文化發展而來。耶利哥的主要堆積為前陶新石器文化,又可分為A、B兩階段。耶利哥在前陶新石器 A階段已出現農業,種植小麥、大麥、扁豆及無花果,但尚無家畜;已形成定居村落,有城堡和城牆,牆外有約8米寬、2米多深的壕溝,為世界已知最早的同類建築。有人認為耶利哥已是有圍牆的城鎮。至前陶新石器 B階段,耶利哥的作物品種增多,小麥有兩個品種,還增加了豌豆、野豌豆、燕麥等,並出現了確定的家畜山羊。在耶利哥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區,前陶新石器文化的遺址尚有多處發現,其中重要的有貝達、法拉赫、拉馬德、蒙哈塔等,這些地方都有前陶新石器A、B兩段的遺存。前6000年以後,巴勒斯坦等地的文化可能因乾旱而迅速衰落,有陶新石器文化的發展水平大不如前。安納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等地遂成為當時西亞文化發展的中心。

在穆賴拜特遺址前陶新石器的地層中,發現5件迄今所知最早的陶器,其年代約在前第8千年,但這些陶器過於粗糙,燒得不透,氣孔猶存,不能盛水,還不能代替木石製作的容器。與此同時,在穆賴拜特也沒有發現農耕及飼養家畜的跡象,整個前陶新石器階段始終以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為主。在穆賴拜特附近,沿幼發拉底河岸,尚有阿布胡賴拉和布格拉斯兩個重要遺址,阿布胡賴拉遺址是迄今所知敘利亞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佔地15公頃,文化層厚約5米。此外,土耳其埃爾加尼附近的恰約尼遺址亦很重要,該遺址面積達250米×150米,在前陶新石器文化的早期尚無人工培植作物,晚期則有小麥、大麥、豌豆、扁豆等的栽培,綿羊、山羊、豬亦成為家畜。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還發現用銅礦石直接打製的鑽孔珠、方形的擴孔錐、直的和彎的別針等,別針針尖經過打磨。這是世界迄今所知的最早銅器,年代在前7500年左右,它的產生可能和恰約尼距著名銅礦產地埃爾加尼較近有關。

安納托利亞

這一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從中石器階段的貝爾狄比文化(見西亞中石器時代文化)發展而來。遺址主要有哈吉拉爾、恰塔爾休於、基羅基蒂亞及梅爾辛等。安納托利亞無陶新石器文化的年代約在前7000年左右,但在塞普勒斯則較晚,約在前6000年左右。此時已產生最初的農耕和畜牧,家畜有豬、綿羊、山羊。石器的特點是大量使用奇裡乞亞產的黑曜石,在阿西克里休於遺址所見石器中,黑曜石佔大多數,蘇伯德遺址的黑曜石則達全部石料的90%。在建築方面,哈吉拉爾遺址、坎哈桑遺址的房屋形制,不僅直接為日後的有陶新石器文化所繼承,且影響及於小亞西部直至希臘半島的新石器文化(見奧察基遺址)。但此地建築方面最突出的創造則應屬基羅基蒂亞遺址的圓形房屋。安納托利亞的有陶新石器文化和銅石並用文化遺址以恰塔爾休於及梅爾辛為代表。恰塔爾休於的有陶新石器文化年代約在前7100~前6300年,有人估計當時這裡已是城市;在前6000~前5800年,則已進入銅石並用時代。該遺址在整個南部安納托利亞皆有重大影響,它控制著鄰近地方的糧食供應及黑曜石的交換,並且是各地所需黑曜石的生產與加工中心。其城鎮建設已較具規模,外有土牆環繞,房屋用土坯築牆,並有專門用作神壇的房屋。至前5400年左右,該地的文化突告終止。此後典型的銅石並用時代遺址以梅爾辛遺址為代表,該遺址銅石並用時代的早期年代約為前5200~前4800年,由此至前4000年左右屬中晚期。但在銅石並用時代中晚期,安納托利亞的重要地位已為美索不達米亞所取代。

美索不達米亞

美索不達米亞北部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烏姆達巴吉耶文化,年代屬前第6千年初,已處於有陶新石器階段。這一文化已種植農作物,但狩獵仍佔重要地位。該文化之後,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新石器文化主要為哈蘇納文化 (前第6千年後半葉)和薩邁拉文化(前第6千年至前第5千年)。前者主要分佈於底格里斯河兩岸的摩蘇爾地區,後者則分佈於底格里斯河支流小扎卜河沿岸。據目前研究,哈蘇納文化與烏姆達巴吉耶文化無繼承關係。薩邁拉文化的來源則缺乏系統材料。哈蘇納文化以刻紋彩陶為特徵,其主要遺址哈蘇納已是定居的農業村落。薩邁拉文化則以精美的彩陶著名,早期階段(前5500~前5300)已組成灌溉農業村落;中期階段(前5300~前4800)彩陶達於全盛,已出現神廟建築,陶製印章的出現可能反映了私有制的萌芽;至後期階段(前4800~前4000)趨於衰落,許多遺址被廢棄。

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銅石並用時代文化以哈拉夫文化為代表,主要分佈於伊拉克、敘利亞北部和土耳其的東南部山區,年代從前第6千年末至前第5千年。這一文化也有精美的彩陶,器壁甚薄,經過高溫焙燒,具有近似瓷器的光澤,技藝之精為兩河流域手製陶器之冠。銅器有銅針等物。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還從事狩獵。但在前4400~前4300年間,哈拉夫文化亦告衰落,南部美索不達米亞遂成為西亞最先進的地區,該地區經過歐貝德文化(約前4300~前3500)和烏魯克文化(約前3500~前3100)兩大階段,完成了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的發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心(見蘇美爾-阿卡得時代考古)。

扎格羅斯山地和伊朗高原

這兩大地區地域廣大,各地的考古學文化也十分複雜。這裡各地也都先後經歷了無陶新石器文化經有陶新石器文化向銅石並用時代文化的發展。扎格羅斯山區北部的耶莫遺址、南部的阿里庫什遺址以及伊朗高原的雅亞遺址的地層堆積和文化內涵,都明確地證明了這一點。

耶莫遺址位於伊拉克東北部,其無陶新石器階段的年代約為前6750~前6100年,有陶階段為前6100~前5800年,較黎凡特地區略晚。這裡在無陶階段已組成農業村落,種植小麥和大麥,馴養家畜,並用瀝青把石片粘牢在木杆上做成鐮刀。至有陶階段出現彩陶。類似耶莫這樣發展的扎格羅斯山地遺址,還有甘吉達雷和古蘭。阿里庫什遺址的無陶階段,年代約為前7000~前6000年,已有農業、畜牧和土坯房屋。約在前6000~前5700年屬於有陶階段,開始有彩陶。出現了石基磚房,山羊、綿羊的飼養有很大發展,農業卻相對倒退。雅亞遺址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從前第5千年中期至前3800年,已屬有陶階段,馴養牛、綿羊、山羊,培植多種農作物,出現了用土坯建築的方形小倉庫。前3660年已開始出現青銅器,同時彩陶亦開始出現。至前第4千年末,產生了原始的埃蘭文字,表明伊朗高原進入文明階段。

參考書目

I.E.S.Edwards and others, eds.,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3rd edition, vol.I, part I, The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70.

J.Mellaart, The Neolithic of the Near East,Thames and Hudson,London,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