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花
藥材名稱:毛千金藤
名稱出處:《新華本草綱要》
概況
基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桐葉千金藤的根及地上部分。
原植物:桐葉千金藤Stephania hernandifolia(Willd.)Walp.〔Cissampelos hernandifalia Willd;Stephania japonica(Thunb.)Miers var.discolor(Miq.)Forman〕
形態:藤本,老莖梢木質,枝很少,臥地時在節上生不定根,被柔毛。葉紙質,三角狀近圓形或近三角形,長4~15cm,寬4~14cm,頂端鈍而具小凸尖,莖部圓或近截平,葉面稍有光澤,背面粉白,被叢卷手狀柔毛;掌狀脈9~12條,兩面凸起,背面更明顯;葉柄長3~7cm,明顯盾狀著生。復傘形聚傘花序通常單生葉腋,總梗長1.5~5.5cm,有2或3四傘形分枝,小聚傘花序多個在末回分枝頂端密整合頭狀;雄花萼片6或8,排成2輪,倒披針形或匙形,黃綠色;花瓣3~4,闊葉卵形;聚葯雄蕊長可1mm;雌花萼片3~4,花瓣3~4,形,黃綠色;雌花萼片3~4,形狀和大小與雄花相似或稍小。核果倒卵狀近球形,紅色,肉果皮長約5~6mm,背部有2行高聳的小黃肋狀雕紋,每行約10條,小橫肋中部近斷裂,兩端高凸,胎座跡穿孔。花期夏季,果期秋冬。(圖見《雲南植物誌》.第3卷.244頁.圖版68∶1-3)
生境與分佈:生疏林或灌叢中和石山等處。分佈於貴州南部、廣西西部和四川(峨眉山)、雲南及西藏墨脫。亞洲南部和東南部,南至澳大利亞東部也有。
生藥
採集:六月採根,切塊,晒乾。
鑑別:根呈塊狀,直徑達30cm,外表褐色黑色,多皺紋及凹溝。質硬。斷面白色,多粉質。味苦。
貯藏:置乾燥處,防黴蛀。
化學性質
含生物類成分:根及根莖含8種[1,2],計有:dl-粉防己鹼(dl-Tetrandrine)、d-粉防己鹼(d-Tetrandrine)、防己諾林鹼(Fangchinoline)、異粒枝鹼(Isochondrodendrine)、4-去甲基哈蘇巴依鹼(4-Demethylhasubanonine,Aknadinine)、4-去甲基-去氮甲基哈蘇巴儂鹼(4-Demethyl-norhasubanonine.Aknadicine)、防己異阿魏鹼(Stephisoferuline)及(+)-表千金騰鹼((+)-Epistephanine)。
莖中含(+)-3,,4’-Dihydrostephasubine及(+)-Stephasubine[2]。
全草中含毛千騰醇(Hernandolinol)及地不容鹼(Delavaine)[3]。
地上部分含毛千金騰定鹼(Hetnandine)、4-去甲基哈蘇巴儂鹼、毛千金藤夫林鹼(Hernandifoline)、表千金藤鹼及木蘭鹼(Magnoflorine)[1,4]。
此外,尚含有毛千金藤刀林鹼(Hernandoline)及3-O-去甲基毛千金藤夫林鹼(3-O-Demethylhernandifoline)[1]。
參考文獻
[1]中草藥學中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76:302 。
[2] Phytochemistry 1988;27(2):653 。
[3]中藥研究文獻摘要(1975~1979)科學出版社,1986:217 。
[4]CA 1979;91:939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