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證
[拼音]:Jiu Zhang Suanshu
現存的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著作。它出於眾人之手,迭經修補,最後的編修人已不可考。《後漢書·馬援傳》記載,馬續“善《九章算術》”,他研究該書大約在東漢和帝時期。可見《九章算術》最遲於和帝時已經編定。全書分為九章:
(1)“方田”,主要內容為面積的量法和分數演算法;
(2)“粟米”,主要內容為糧食交易計演算法;
(3)“衰分”,主要內容為分配比例的演算法;
(4)“少廣”,主要內容為開平方和開立方法;
(5)“商功”,主要內容為體積的求法;
(6)“均輸”,主要內容為政府組織糧食運輸,平均負擔的計演算法;
(7)“盈不足”,主要內容為盈虧問題的解法和用同類計算方法解算其他型別算術題;
(8)“方程”,主要內容為聯立一次方程組解法和正負數;
(9)“勾股”,主要內容為勾股定理的應用和測量問題的解法。九章共彙集了二百四十六個應用問題及其解算方法,系統總結了先秦至東漢初期的數學成就,為中國古代數學的發展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書中分數解算方法、聯立一次方程解法、負數等,在當時世界上都屬於傑出的數學研究成果。魏、晉時人劉徽曾註釋該書,除對原書進行解析外,還訂正了原書不夠精確的計算,又提出了一些更為簡便的新的解題方法。在劉注基礎上,唐李淳風又加以註釋。劉、李二注是研究《九章算術》不可缺少的材料。清戴震從《永樂大典》中輯集該書,作了校勘,改正不少訛誤。李潢撰《九章算術細草圖說》,有校訂、補圖、詳草、說明,闡發劉注,頗便閱讀。今人錢寶琮利用傳世舊本,又吸取清戴震、李潢等人校訂成果,對全書作了整理,收在1963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算經十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