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田吐夢

[拼音]:Miaodigou Er Qi wenhua

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1956年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的發掘而得名。主要分佈在豫西地區,在河南鄭洛地區、晉南和陝西關中也都有發現。主要遺址有河南偃師高崖、鄭州林山砦,山西平陸盤南村,陝西華陰橫陣、華縣泉護村(見泉護村遺址)等。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900~前2800年左右。廟底溝二期文化是從仰韶文化到龍山文化過渡階段的遺存,屬於中原地區龍山文化的早期。它對於探討中原地區新石器文化的發展系統和繼承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化特徵

廟底溝二期文化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與仰韶文化多泥質紅陶顯然不同;雖也有黑陶,但陶胎既厚,數量又不如河南龍山文化那樣多。器物上多飾籃紋,與仰韶文化多線紋也互有區別;但在陶罐上有黑彩菱形紋,在陶杯上有紅色陶衣,仍留有彩陶的尾聲。在器形上,從陶罐到尖底瓶都承襲了仰韶文化,另外出現了雙耳盆和陶斝等仰韶文化所沒有的新器形,而陶斝可能是河南龍山文化陶鬲的前身。石器方面,仰韶文化中多橫剖面為橢圓形的梯形石斧,到了廟底溝二期文化則改進為橫剖面呈厚方形的長方形石斧,並且新出現了半月形石刀和石鐮。廟底溝二期文化既帶著從仰韶文化蛻變而來的痕跡,又出現了仰韶文化所不見的新因素,表明它是一種過渡階段的遺存。

房址和灰坑

在廟底溝遺址發現一座圓形房址,為袋狀豎穴,底徑2.7米。室內居住面為先鋪草泥土然後抹白灰,光滑平整。面對屋門的牆角處挖築一個龕形壁爐。室內中部偏北有一個大柱洞,周圍填碎陶片和草拌泥,以使立柱牢固。豎穴坑口周圍還有一圈柱洞,以便築起木骨泥牆。東邊是出入的臺階形窄門道。復原後是一座尖錐形屋頂、半地穴式的圓形房子。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灰坑,有圓形和橢圓形兩類。前者口小底大,是主要形式。後者口大底小,數量不多。在有的坑壁上發現挖掘和修理時留下的雙齒木耒的痕跡。這些不大的灰坑,多是作窖穴用的,但有的灰坑廢棄以後也用來埋人。

經濟生活

以農業生產為主。農用石器多采用磨製,規整而鋒銳;除仍沿用仰韶文化中習見的打製帶缺口石刀外,其他打製工具基本絕跡。砍伐工具中的石斧較前有很大變化,多呈長方形,器體更加厚重,效率自然提高。有些石錛的一面略顯隆起,是為了便於捆纏柄部而改進製作的。還出現了磨製穿孔長方形石刀和半月形石刀,以及石鐮、石磨盤和石磨棒。石器種類的增加和製作、形制的改進,說明廟底溝二期文化的農業比仰韶文化時有了發展。與此相適應的是家畜的增長,出土了不少豬、狗、山羊、牛的骨骼,尤以豬骨最多。在廟底溝遺址26個廟底溝二期文化灰坑中所出的家畜骨骼,比168個仰韶文化灰坑出土的還要多。還發現了雞的遺骨。漁獵經濟仍繼續存在,出土了許多石、骨、蚌鏃等狩獵工具。當時狩獵的主要物件是鹿,還有少量的麝、狐、虎等。黃顙魚和厚殼蚌則是捕撈和採集的食物。

製陶業有突出的發展。廟底溝遺址發現一座圓形窯址,火膛呈長方形豎穴狀,從火膛向上有8股放射形的火道通入窯室底部。火道之上用草泥土作成25個火眼的窯箅。窯室底徑約0.9米,容積較小,窯壁上部呈弧形內收,便於封頂。當時盛行灰色陶器,可以看出廟底溝二期文化的製陶手工業,已經進入採用還原焰燒製灰陶的新階段(見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拯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2596.html' target='_blank' >鋪展ひ眨Ⅻ/p>

隨著經濟的發展,飲食生活也有了提高。炊器中增加了袋足類的陶斝,改變了仰韶文化僅有實足類陶鼎的情況。特別是高腔圓筒形灶,下部有1個火門,上部有4個出煙圓孔,炊煮方法也有了改進。還出現了一種內壁有平行溝槽的陶盆,應是一種磨碎塊莖的用器。

墓葬和習俗

廟底溝遺址發現145座墓葬,排列比較整齊,均為長方形豎穴墓,都是頭南腳北的單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和屈肢兩種,以前者為最多。很少有隨葬品,只兩座墓各放一件小陶杯。

發現有石璜、石環和陶珠、陶管等佩飾,以及骨笄、骨梳等梳理頭髮的用具,表明當時人們生活已注意裝飾。

居民種屬

見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

參考書目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廟底溝與三裡橋》,科學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