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

[拼音]:ziji yundong

[英文]:self-motion

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重要範疇。標誌事物運動的泉源和動力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內部的哲學範疇。

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者已經有關於物質的運動是自己運動的思想。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不是由任何人或神創造的,而是按規律燃燒著和熄滅著的永恆的活火。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也認為組成萬物的基原──“原子”自身具有運動的能力。但他們的觀點是建立在直觀基礎上的籠統的猜測。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者中的大多數人把物質的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一種形式,認為運動是由一個物體傳遞到另一個物體的。把這種觀點貫徹到底,必然得出整個物質世界的運動不是自己運動,而是神推動的結論,從而陷入了唯心主義。G.W.F.黑格爾周詳地論證了事物的自己運動,指出事物運動的泉源和動力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內在矛盾。這是很深刻的辯證法思想。但是黑格爾對事物自己運動的論述是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基礎上的,他所說的“事物”歸根結柢是指所謂“絕對精神”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具體表現,他所說的事物“內在矛盾”是指“絕對精神”的內在矛盾,他對事物的自己運動的論述是頭足倒立的,並未肯定不依賴於任何精神的物質自己具有運動能力。

辯證唯物主義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的合理思想,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第一次對事物的自己運動作了科學的論述,它指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矛盾,都具有相互排斥的、對立的傾向。事物的運動、發展是對立面鬥爭的結果,事物自身的矛盾性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和泉源。只有這種觀點才提供了理解事物自己運動的鑰匙。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自己運動並不排除事物外因的作用,但是,外因只能通過事物的內因才能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