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克和加

[拼音]:jiegouzhuyi

[英文]:Le Structuralisme

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人文科學的某些領域──語言學、人類學、哲學、心理學、文藝學等學科中流行的一種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新傾向。結構主義是一種方法,不是一門哲學。它認為每門學科、每件事物都存在著一個內在的體系,這個體系是由事物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成的整體。它主張從事物的整體上,從構成事物整體的諸要素的關聯上去考察事物、把握事物。

最早用結構的觀點從事研究工作的是瑞士語言學家斐迪南·德·索緒爾。他把語言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提出了語言研究中的同時性概念,也就是從構成某一語言現象的各種成份的相互關係中、而不是從它們的歷史演變中去考察語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法國哲學家、人種學家克洛德·萊維—施特勞斯在南美調查了當地土著生活情況後,發表了一系列有關人類學的文章,提出用結構的觀點分析人類社會。他認為人類社會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眾多不同表現形式本身的研究,而不是藉助任何外界的因素,可以找到一個囊括並說明各種現象的符合邏輯的體系,這個體系就是這一事物的結構。結構與現實不同,它是從現實中抽象出來的。只有對事物的結構進行分析,才能真正明白這種事物。因此學者的任務就是要從事物的千變萬化中找到那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結構。作為研究工作的手段,結構可用模式表示。在文學方面,用模式來分析作品是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家弗拉基米爾·普羅普開創的,他在《民間故事形態》(1928)一書中,對大量俄羅斯民間故事進行分析後提出,儘管它們的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但有內在的共同的規律,即每個故事都由6種人物組成(英雄、他的對手、假英雄、助手、公主或她的父親等),這樣他就提出了俄羅斯民間故事的模式。法國美學家蘇里歐則用這種方法分析戲劇,他在《戲劇情景20萬例》(1950)中,把戲劇藝術分為主題力量、阻力、追隨者等6種功能,每種功能都由一種宇宙天體的現象來表示,如獅子星座表示主題力量,火星表示阻力,衛星表示追隨者等。

結構主義文藝批評吸取了上述結構分析的觀點,在羅蘭·巴爾特的倡導下,從60年代開始在法國廣為流傳。羅蘭·巴爾特特別重視語言在文學作品中的作用,他指出語言是構成文學作品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困素,它在作品中不僅具有本身詞義的作用,而且在作品的構成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例如“即使是一個看起來毫無意義、無功能可言的細節,也許就是表達了荒謬或無用這個意思本身”。在他的影響下,有人繼續從事作品情節結構的模式探討,如米紹的《作品與技巧》(1963)、格雷馬斯的《結構語義》(1966)、布沙爾的《小說中的詩學》(1974)等。此外,結構主義文藝批評的重點是把敘述體作品作為整體來研究,著重從敘述者如何應用語言向人敘述故事的總體上,也就是從敘述者、語言、故事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上去探求敘述文的結構。這方面比較重要的著作有羅蘭·巴爾特的《敘述文結構分析入門》(1966)、茨韋唐·託多羅夫的《結構主義詩學》(1973)和熱拉·謝奈德的《形象Ⅲ》(1972)。

雖然結構主義的分析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因人而異,各不相同,但批評的內在性和抽象性構成他們共同的特點。他們都堅持文藝批評應該從具體作品出發,反對用作品以外的任何因素,例如歷史事件、社會思潮、作者生平等去分析和理解作品。他們認為作品的意義寓於作品本身,是由作品內在結構決定的,因此批評者的任務是去挖掘、分析這部作品內在的抽象的結構。儘管他們並不排斥對作品意義的分析,但“它的目的不再是對具體作品的描述,指出它的意義,而是探求產生這部作品的總法則”。

參考書目

Roland Barthes, Introduction ╜l'analyse structurale des récits, Communications n°8,1966.

Tzvetan Todorov, Qu'est-ce que le Structuralisme? Poétique, Paris,1973.

參考文章

結構主義發展理論概述經濟百科結構主義學派發展理論經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