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眉戰役

[拼音]:Kepo

[英文]:William Cowper (1731~1800)

英國詩人。出生於牧師家庭,中學畢業後學習法律,任律師。他患憂鬱症,不時發作,嚴重時常發瘋,不能從事正常職業。1765年退居鄉間,寄住在牧師安溫家。安溫去世後,於1767年與安溫遺孀瑪麗母女移居歐爾尼達20年,後又遷往韋斯頓,直至去世。

柯珀的詩歌有在歐爾尼時期的《讚美詩》67首,諷刺詩8首(1782),長詩《任務》(1784)及短詩百餘首。他還翻譯了荷馬的兩部史詩,以及希臘、羅馬、法國詩人的詩,並把英國詩人彌爾頓的拉丁文和義大利文詩歌譯成英文,把蓋依的幾首寓言詩譯成拉丁文。此外還有書信集行世。

柯珀的諷刺詩包括《席間閒話》、《錯誤的檢閱》、《真理》、《規勸》、《希望》、《慈悲》、《對話》、《退隱》,共5,000餘行,全用雙韻體。內容龐雜,有對城市上流社會的批判,對政治的評論;有關於道德、人生的看法;有的宣傳宗教教義,也表現對大自然中恬靜生活的追求。

《任務》是柯珀的主要作品。詩分 6章:《沙發》、《時計》、《花園》、《冬日黃昏》、《冬晨漫步》、《冬日午時漫步》,共 5,000行有奇,全為無韻體。詩人興之所至,隨意成詩,對宇宙人生髮表感想。詩人歌頌大自然,認為城市文明固然可取,但城市是罪惡的淵藪;歌頌田園樂趣、家庭幸福;讚美退隱和沉思的生活;讚美自由、仁慈,呼籲人類和睦相處,同情一切受奴役的人們及其爭取自由的鬥爭,如美國革命;歌頌上帝,認為上帝是善,上帝體現在大自然裡,充滿了虔誠的宗教情緒。詩中也有不少個人抒情,如以中箭離群的鹿自況。柯珀的詩屬於法國革命前夕興起的感傷的、浪漫主義的潮流,與後來的華茲華斯相呼應。

他的短詩以《收到母親的畫像》、《十四行詩──致安溫夫人》、《致瑪麗》、《雅德利橡樹》等最為著名。《約翰·吉爾平》寫商人吉爾平一家出門慶祝結婚紀念日的滑稽遭遇,筆調輕鬆。

柯珀的詩歌創作介乎古典主義詩人蒲柏和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之間。他的雙韻體諷刺詩和蒲柏相似,而無韻體冥想詩《任務》和華茲華斯接近。此外,柯珀的散文信札在英國文學史上也很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