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易嫁
[拼音]:Jiang Guangci
現代小說家、詩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倡導者之一。又名蔣光赤,並曾用蔣宣恆、蔣俠僧等名。安徽霍邱人。出生在一個小商人家庭。在蕪湖讀中學時,積極參加當地反帝愛國學生運動,提倡新文化。並開始文學創作。1919年底到上海,入外語學院學習俄語,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去蘇聯留學,翌年7月在蘇聯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回國。旅蘇期間所作詩歌集《新夢》,歌頌俄國十月革命。詩作情緒高昂,充滿理想,懷念苦難的祖國,也寄予深切的希望,反映了“五四”後一代青年追求革命的激情。回國後,曾在上海大學任教,並與鄧中夏、惲代英、瞿秋白等一起提倡革命文學。此時寫成詩集《哀中國》。由於目睹祖國現實中的黑暗,流露出一些失望與悵惘的情緒,但主要的仍是對黑暗的抨擊和鬥爭的號召,並對革命前途作了深沉的思考,成為20年代的重要革命詩人之一。
在寫作《哀中國》的同時,蔣光慈開始以主要精力從事小說創作。1925年寫成中篇《少年飄泊者》,作品通過對主要人物奇異複雜的經歷的描寫,展示了從“五四”到“五卅”時期中國社會的黑暗、矛盾和群眾的鬥爭。1926年所作短篇集《鴨綠江上》以各種不同人物的命運反映了民族的壓迫和社會的不平。1927年4月初,蔣光慈寫成中篇《短褲黨》,小說主要描寫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裝起義的經過和失敗,最後勾勒了第三次起義勝利的景象,成為正面描寫中國工人運動的最早的作品。蔣光慈這些小說迅速反映了現實中的重大斗爭,表現了對被壓迫者深切的同情和對黑暗勢力的激烈抗議。在當時引起很大反響。這些小說也存在著明顯的弱點,流露出某些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思想情調。藝術上則注重思想感情的抒發,而忽視生活現實的具體刻畫,著重人物“群像”的描寫,而忽視個性的塑造。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蔣光慈的思想產生了矛盾和苦悶。一方面表示要堅持鬥爭,另一方面又較多看到革命處於低潮的不利局面,對工農群眾力量估計不足,情緒失望而悲憤,給他的創作帶來不利影響。中篇小說《野祭》、《菊芬》、長篇小說《最後的微笑》等雖然仍著眼於當時的鬥爭現實,表現了分明的愛憎,但情緒較低沉,對前途缺乏信心。作者較多描寫革命者的分化和退卻,找不到正確的鬥爭方法,以至求助於暗殺等手段。1929年寫成的《麗莎的哀怨》,對於流浪到上海的白俄貴族婦女流露出同情,受到革命文藝界的批評。
這一時期,蔣光慈與錢杏邨、孟超等人組織了革命文學社團太陽社,並主編《太陽月刊》(1928年1月創刊),隨後又主編《海風週報》、《新流月報》等,大力提倡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他的論文《現代中國文學與社會生活》、《關於革命文學》等,在當時產生了較重要的影響。
1929年夏,蔣光慈東渡日本養病和寫作。在這段時間裡,他讀了不少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著作,並與日本無產階級作家來往,從而充實了自己,對革命前途產生新的希望。他完成了長篇小說《衝出雲圍的月亮》,在描寫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知識分子的分化時,力圖寫出他們的前途,寄希望於群眾。
自日本回國後,蔣光慈全力投入革命文藝工作。1930年初,主編《拓荒者》月刊。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被選為候補常委。這一年,他創作了長篇小說《咆哮了的土地》(又名《田野的風》)。它是作者最重要的一部小說,作品描寫大革命前後湖南農村中尖銳的階級矛盾,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當地農民開展武裝鬥爭,最後奔向金剛山的過程。這在當時是嶄新的題材。小說中兩個主要人物是回到農村領導革命的工人和知識分子。與蔣光慈以前小說中經常寫到的工人和知識分子不同,他們在農村革命深入的形勢下進行鬥爭和鍛鍊,生活實感加強,性格也較可信。過去小說中的主觀抒發已較多地為細緻的客觀描繪所代替,從而能更充分地表現出革命勝利的前景,增加了藝術感染力。
1931年蔣光慈因貧病逝世於上海。
在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中,蔣光慈是一位既倡導鮮明的文學理論,又有大量創作實踐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理論和創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成長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