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雲衛(1904~1967)

[拼音]:shibanmu

[英文]:Stone-slab-lined Tomb

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外貝加爾地區森林草原地帶所流行的一種墓葬形式。其年代上限有人認為可能早到公元前第2千年下半葉,延續到前2世紀。19世紀上半葉以來屢有發現,1928~1929年蘇聯考古學家Γ.П.索斯諾夫斯基發掘了一批石板墓,並於40年代初加以初步分類和斷代。其後又有人作了綜合研究。

石板墓的結構特點是,墓穴四壁貼以豎立的石板或大石塊,石的上端大都露出地面0.5~1米,形成矩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石垣,面積小的1.5米×1.5米或1.5米×1米,大的達9米×6米,四角每有較高的角石。死者置於墓穴底部,上覆石板,再混填土石;有的在墓底再挖一小坑或再設石棺以埋死者。外貝加爾西部有一部分石板墓的石垣四邊作凹弧形,東部有的石板墓另有一圈較低的外垣,垣東有豁口。墓一般東西向。有的在墓東10~20米以外立一石標,石標或角石上間或刻有各種圖形,以鹿圖為主,故稱“鹿石”,其高者達3.5米。

死者多數頭向東,仰身直肢。墓中有木炭和火堆的痕跡,但未見屍骨經過焚燒之例。墓常排成數列平行的鏈狀而構成墓地,反映著氏族制的血緣紐帶關係。墓中隨葬青銅器(刀、短劍、斧、錛、鏃、針、錐、泡飾、牌飾、馬具等)、金銀器、玉石珠子、貝、骨器、陶器等。個別年代較晚的墓中出甲片、馬銜、馬鑣等鐵器。墓中常出羊骨、馬骨,牛骨則相當少見,反映出居民逐水草遊牧的基本特點。有些鹿石上刻有弓、戰斧、短劍等武器,墓中死者有打碎頭骨或箭入骶骨等戰死的跡象,表明當時戰爭活動的頻繁。個別規模大而隨葬品豐富的墓,墓主應屬通過戰爭而不斷增長財富和權勢的父系氏族貴族。

墓中出土的骨骼標本有明顯的蒙古人種特徵。對其族屬有古突厥、古蒙古、古匈奴等不同見解。青銅器的形制、紋飾以及鹿石上的圖形,表現出與南西伯利亞卡拉蘇克文化、塔加爾文化及中國內蒙古長城地帶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文化有多方面的共性。墓中出土的陶鬲,尤其反映了與中國華北和東北的文化聯絡。這類石板墓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見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也有分佈。由於延續年代很長,墓葬結構和隨葬品均有地域性差異和時代性變化,故不宜把這類遺存視為單一的考古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