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簡(1141~1226)

[拼音]:shezu

[英文]:She nationality

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自稱“山哈”。“哈”,畲語意為“客”,“山哈”,即指居住在山裡的客戶。但這個名稱不見於史書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輋民”的族稱。南宋劉克莊在他的著作裡稱福建漳州一帶的畲族為“畲民”。畲,讀音shē或yú。讀shē意為刀耕火種,讀yú指新開墾的田地。“畲”字作為民族名稱,大概是由於他們從事刀耕火種的農耕而被命名的。文天祥稱廣東潮州一帶的畲族為“輋民”。輋,音shē(奢),系廣東漢人的俗字,據顧炎武的說法,就是在山裡搭棚而居的人。以此作為民族名稱,是側重於居住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稱為“畲族”(“畲”音shē,奢)。分佈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五省80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人口為368832人(1982),其中福建、浙江兩省最多,佔96%。居住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鄉以上的聚居區很少,一般都是幾戶至幾十戶聚居成村,周圍是漢族村落,彼此交錯雜處。有些村落是畲、漢兩族雜居在一起。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99%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在語音上與客家話稍有差別, 有少數語詞跟客家話完全不同。 廣東惠陽、海豐、增城、博羅一帶的畲族約1000人,使用接近於苗瑤語族苗語支的瑤族“布努”炯奈話的語言。本民族無文字,通用漢文。

族源

畲族的民族來源說法不一,有人主張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持此說者比較普遍,依據的材料也較多;有人進一步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的“東夷”裡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認為徐夷與武陵蠻有淵源關係,因而也與畲族有一定的淵源關係;有人主張由“南蠻”的一支發展而成,持此說者認為畲族來自古代“蠻”或“南蠻”,是廣東的土著居民;還有古越人後裔說,認為畲族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或范蠡的子孫、秦漢時期“百越”的後裔或漢晉時代山越的後裔等。早在 7世紀初隋唐之際,畲族就已居住在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山區,宋代才陸續向閩中、閩北一帶遷徙,約在明、清時始大量出現於閩東、浙南等地的山區。江西東北部的畲族原住廣東潮州府鳳凰山,後遷福建汀州府寧化縣居住,大約在宋元之後至明代中葉以前遷到贛東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約在 100年前從浙江的蘭溪、桐廬、淳安等縣遷來。各地畲族都以廣東潮州鳳凰山為其民族發祥地,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就葬在這裡,並認為婦女的頭飾扮成鳳凰形式,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始祖。在畲族中,廣泛流傳著屬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見原始宗教)性質的盤瓠傳說,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為妻,婚後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女婿姓鍾,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畲族。這個傳說不但家喻戶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在節日裡懸掛出來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龍頭,這也是畲族圖騰的主要標誌。畲族居民現在仍以藍、雷、鍾為主要姓氏。

反抗鬥爭

畲族人民勤勞樸實,由於歷代反動統治階級的殘酷壓榨、帝國主義的侵略迫害,以及天災、戰禍、貧因、疾病等原因,被迫到處遷徙。他們披荊斬棘,倚山坡築梯田,為開發中國東南山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與漢族關係十分密切,曾多次與漢族人民聯合起義,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早在唐初,廣東潮州一帶的畲族人民,在雷萬興、苗自成、藍奉高等人的領導下,掀起反抗唐王朝統治的鬥爭。宋末元初,福建畲族人民在陳吊眼、許夫人領導下,組成“畲軍”,配合文天祥、張世傑等抗元武裝,展開抗元鬥爭。明正德年間,江西畲民在謝志珊(山)、藍天鳳的領導下起義,與廣東俐頭、江西大庚等地的漢族起義軍遙相呼應,反抗明王朝的統治。在明代抗擊倭寇的鬥爭中,畲族人民為保衛祖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近代以來,畲族人民曾參加太平天國革命,還不斷爆發反洋教運動,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1921年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了革命鬥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散居在廣東東部的畲族人民與漢族人民共同組織革命武裝自衛軍,展開了抗捐、減租、退押等鬥爭。浙南地區很早就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1927年2月,中國共產黨在瑞安縣發動3萬多農民、工人和商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搗毀了反動商會,痛打反動會長。1927年春,福建福安縣72個村的畲、漢族農民在革命知識分子的發動下,進行了反對徵收鴉片捐的鬥爭。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閩東、浙南的畲族地區普遍建立蘇維埃政權,實行土地革命。1933年,福建霞浦縣青皎等47個畲、漢村莊的4000多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武裝暴動,宣佈廢債廢租,除捐滅稅。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畲族人民堅持革命鬥爭,組織游擊隊,建立革命根據地,閩東畲族地區有70%以上是老蘇區。畲族人民為祖國人民革命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社會經濟

畲族人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紅薯為主,兼營林業、茶樹栽培及狩獵等。(見彩圖)建國前,畲族社會發展水平大體與當地漢族社會相同,封建地主經濟佔主要地位。畲族人口中,貧僱農佔絕大多數,中農當中以佃中農為多,本民族的地主、富農極少,多租種漢族地主的土地,給漢族地主、富農當長短工的不少,深受階級壓迫和民族歧視,過著“火籠當棉襖,竹篾作燈草,野菜充飢腸,番薯絲吃到老”的悲慘生活。

文化與風俗

畲族人民愛唱山歌,祖輩流傳下來的傳統山歌,更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唱。其中有敘述本民族起源和遷徙經過的長篇敘事詩歌《高皇歌》,有表現愛情、歌頌勞動與生活的“雜歌”,有取材於漢族章回小說、評話唱本的神話故事和本民族民間傳說的“小說歌”。這些歌以民間口頭文學的形式在群眾中代代相傳,並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唱歌的形式除獨唱、對唱、齊唱外,還有二聲部重唱,叫做“雙條落”。他們不但在祭祀、待客、婚禮或節日裡唱,在日常生活和勞動時,也常以歌當話,互相對答,抒發感情。在反抗歷代反動統治階級的鬥爭中,也常利用山歌歌詞來激發鬥志。有些地區,每年還定期舉行盛大的“盤詩會”,普遍流行鼓吹班。舞蹈早已失傳。流行於福建福鼎、羅源等縣的一種民間武術──“盤柴槌”(又稱“齊眉杖”)和寧德畲山村寨的一種十分有趣的體育遊戲──“打尺寸”,都是一種很好的民族體育運動形式。

畲族以小家庭為社會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畲族村寨一般都有“祠堂”和“房”的組織。同姓同祖多屬一個祠堂,設族長一個,負責處理族內糾紛,主持公共事務以及祭祖等活動。祠堂之下有房的組織,按血緣的親疏而組成。行一夫一妻制(見一夫一妻制家庭),同姓不婚,一般不與漢族通婚。原來婚姻不計聘金,陪嫁妝奩除一般禮物外,還有農具、斗笠、蓑衣等。至建國前已盛行封建買賣包辦婚姻。行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的習俗。福建福安、霞浦等地的畲族有舉行大規模的群眾性節日歌會的習俗,如農曆四月的分龍節、六月初一、七月初七、立秋日、八月十五、九月九等。畲族衣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男子的裝束與漢人無甚差別,婦女服飾則有民族特色,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婦女髮式一般都把頭髮梳成螺式或筒式髮髻盤在頭上,發間環束紅色絨線。婚時頭戴鳳冠,插以銀簪。她們喜在服裝上刺繡各種花鳥以及幾何紋樣為飾。畲族居民崇拜祖先,重視祭祖,每年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日為祭祖日,有的還在端午節小祭祖。

建國後的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畲族人民實現了民族平等和當家做主的權利,有關地區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代表名額上對當地畲族都給予適當照顧,並大力培養和提拔畲族幹部。同時,在畲族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建立了57個民族鄉。經過一系列的社會改革,特別是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因地制宜,推行了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畲族地區的工農業生產、文教衛生事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如福建霞浦縣茶崗畲族大隊落實生產責任制後,利用山坡地種植柑、橘樹12000多棵,人均收入從1978年的74.17元,提高到1982年的132.76元,增加79%。該縣西勝的畲族農民實行專業承包生產責任制以來,人均收入從1978年的76元增加到1982年的255元。畲鄉山區的四化建設事業在蓬勃發展。

參考書目

施聯朱、蔣炳釗、陳元煦、陳佳榮:《畲族簡史》,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1980。

蔣炳釗:“畲族族源初探”,《民族研究》1980年第4期。

參考文章

贛州市南康區赤土畲族鄉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景寧畲族自治縣(Jingning Shezu Zizhixian)的由來中國地理浙江省松陽縣板橋畲族鄉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三仁畲族鄉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景寧畲族自治縣(JingningShezuZizhixian)中國地理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西部水亭畲族鄉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