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琿
[拼音]:Yanbusun
[英文]:William Empson (1906~)
英國詩人、批評家。在劍橋大學攻讀數學和文學時,就業於艾·阿·理查茲。1931至1934年在東京文理科大學執教,1937至1939年在北京大學和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廣播公司中文部任編輯。1947至1952年又回北京大學執教,1953至1971年在英國設菲爾德大學任教授。1978年晉封為爵士。
燕卜蓀先後刊行過《詩歌》(1935)、《醞釀中的風暴》(1940)、《詩集》(1955)。他的詩歌數量不多,大多反映了一種痛苦、悲觀的情緒,形式嚴謹,思想凝重,明顯地受玄學派和艾略特的影響,也影響了後起的一些詩人,在英國30、40年代新詩中佔獨特地位。
他的批評著作有《晦澀的七種型別》(1930)、《田園詩的幾種變體》(1935)、《複雜詞的結構》(1951)、《彌爾頓的上帝》(1961)。此外還有與皮利合編的《柯爾律治詩選》(1972)。
燕卜蓀接過理查茲的觀點──讀詩是豐富個人經驗的過程;偉大的詩歌內容十分豐富,不作深入的文字分析,就不能瞭解詩人要表達的全部思想、感情、態度,就不能作出正確的反應。文字內容的豐富性即燕卜蓀所說的“晦澀”。《晦澀的七種型別》一書則按其程度、性質分成七類,每類有許多從各家詩作中引來的例證。他分析文字,不停留在區域性,而是照顧到全域性的組合;但是不作優劣的判斷。《田園詩的幾種變體》是前書進一步的發展,認為田園詩這一單純的文學形式,同文字一樣,也包涵豐富複雜的內容,包括歷史、社會內容。《複雜詞的結構》則是把他的方法,即“文字分析”的批評方法加以系統化、理論化,並對具體的完整的作品(主要是莎士比亞的作品)作了示範批評。這部著作被認為是他的核心著作。在《彌爾頓的上帝》一書中,燕卜蓀一反傳統觀念,論證基督教的上帝是“人類黑心所發明的最邪惡的東西”。
燕卜蓀的批評方法是理查茲、格雷夫斯方法的發展,是以羅素、穆爾、維特根施坦為代表的整個哲學上的“分析法”運動的一部分。燕卜蓀的文章,思路縝密,漫衍曲折,但態度平易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