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諾索斯新石器時代遺址

[拼音]:shengchan fangshi

[英文]:mode of production

人們生產自己所需要的物質資料的方式。人們為了生活,就要進行生活資料的生產。為了生產生活資料,需要有生產資料,從而需要進行生產資料的生產。生產方式,也就是人們生產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方式或樣式。

任何物質生產,都離不開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離不開二者之間的一定的結合方式,離不開生產中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人們使用什麼樣的生產資料進行生產,生產中採用什麼樣的勞動方式,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技術上和社會形式上如何結合,人們在什麼樣的生產關係下進行生產,等等,都屬於生產方式的範疇。

詞源

K.馬克思最初使用“生產方式”一詞,是在其《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是指新的生產工具和新的生產方式。例如其中講到在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下羅馬奴隸的踏車又成了許多英國工人的生產方式,就是指使用踏車進行生產的落後方式。

在馬克思和F.恩格斯於1845年至1846年合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明確提出:生產方式是“人們用以生產自己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方式”,“這種生產方式不僅應當從它是個人肉體存在的再生產這方面來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表現他們生活的一定形式、他們的一定的

生活方式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頁)。這裡關於“生產方式”的說明,已經不限於生產的技術方面,而且涉及到生產的社會方面。

馬克思在1846年致Π.Β.安年柯夫(1812~1887)的信中,把生產方式作為生產力和經濟關係即生產關係的中間環節提了出來。他說:“隨著新的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便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而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他們便改變所有不過是這一特定生產方式的必然關係的經濟關係”(《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22頁)。馬克思在1847年《哲學的貧困》一書中也有同樣的表述,而且對“生產方式”一詞加了說明:“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保證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同前,第1卷,第108頁)。這裡,把“生產方式”解釋為“保證自己生活的方式”,那就是人們如何運用生產資料進行生產的方式。

含義

在1847年以後馬克思的著作中,特別是在《資本論》中,生產方式一詞使用得很多。在不同的地方,含義又不盡相同。

(1)指生產的技術方式或生產力。一種情況是指使用某種生產資料和勞動方法進行生產的方式。馬克思常常把勞動資料(首先是生產工具)或勞動方法(如協作、分工等)或兩者一起發生的變革,都稱作生產方式的變革。例如,馬克思在闡明相對剩餘價值生產問題時說:勞動者“不改變他的勞動資料或他的勞動方法,或不同時改變這二者,就不能把勞動生產力提高一倍。因此,他的勞動生產條件,也就是他的生產方式,從而勞動過程本身,必須發生革命”(《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50頁)。

另一種情況是指不同型別的生產方法或不同部門的生產方法。如手工業生產方式、工場手工業生產方式、大工業生產方式、家庭勞動生產方式等,這是屬於不同型別的生產方法;而工業生產方式、農業生產方式等,則是屬於不同部門的生產方法。

(2)指生產的社會形式。如封建制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等。在馬克思的著作中,這種意義上的生產方式又有不同的具體含義。一是指社會經濟形態。例如,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說:“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做是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二是指經濟制度,即生產關係總和,或是指經濟制度中的某一方面,如所有制、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特殊社會方式等。馬克思曾強調說明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特殊方式對經濟制度的決定作用。例如,他把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特殊方式即僱傭勞動同資本的結合方式,視作“起決定作用的、佔支配地位的生產方式”(同前,第47卷,第151頁)。

(3)指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例如,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任何別的生產方式一樣,不僅不斷再生產物質的產品,而且不斷再生產社會的經濟關係”(同前,第25卷,第 985頁)。這裡講的生產方式,就是物質產品再生產和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

斯大林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中,論述了生產方式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及其內容。他指出:生產方式是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決定社會制度變革和社會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而生產方式包括兩方面,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他把生產方式同生產看作是相同的概念,認為“生產、生產方式既包括社會生產力,也包括人們的生產關係,而體現著兩者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的統一”。在中國,人們一般是根據斯大林關於“生產方式”的定義來使用這一概念,把生產方式解釋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對立統一

生產力是社會生產的物質內容,而生產關係則是它的社會形式。兩者是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辯證關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則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和變化,但生產關係並不是消極地適應生產力的狀況,而是會對生產力發生積極的反作用。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的狀況時,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當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的狀況時,就會阻礙和延緩生產力的發展。由於生產力是社會生產中最活動和最革命的因素,而生產關係則具有相對穩定性,因而原來適合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也會變成過時的、不再適合生產力的舊的生產關係。這時,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打破舊的生產關係的束縛。於是就會發生生產關係的變革,即舊的生產關係被新的生產關係所代替,從而使生產力的發展獲得新的推動力量。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矛盾表現為階級矛盾。在這種條件下,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要通過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而實現。

生產關係的變革,包括整個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和某些方面的區域性性的變革兩種情況。前一種變革是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的更替;後一種變革是同一種社會經濟制度內部對生產關係某些環節的調整和改變。

作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統一的生產方式,決定著人們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本生產方式

人類社會的歷史經歷了五種基本生產方式,即原始公社制的、奴隸制的、封建制的、資本主義的和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它們是社會歷史發展中依次更迭並向高一級生產方式發展的過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是迄今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生產方式。

原始公社生產方式

以十分低下的生產力為其物質基礎。所使用的是石器工具以及後來出現的弓箭。人們運用這些工具進行採集和狩獵,並發展到從事原始畜牧業。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不能單獨地去同自然界和野獸作鬥爭,而必須共同勞動。在共同勞動的基礎上,建立起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裡沒有私有制,沒有階級,也沒有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人們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對所生產的消費品實行平均分配。

奴隸制生產方式

已經使用金屬工具,並出現了農業、畜牧業、手工業之間的社會分工。它們形成了獨立的部門並獲得一定的發展。這時,已經在私有制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了商品生產,並出現了商業。

在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勞動者已能生產出一定的剩餘產品,因而為奴隸制剝削關係的出現提供了基礎。同時又由於當時的生產力仍然低下,每個勞動者所能提供的剩餘產品為數甚少,剝削者為了獲得更多的剩餘產品,就要用極其野蠻的辦法,強迫較多的勞動者共同為自己勞動。這樣就建立了奴隸制生產關係。

奴隸制生產關係的基礎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並佔有勞動者──奴隸。奴隸被當作會說話的工具,象牲畜一樣,可以隨時被主人打罵、出賣以至處死。人類第一次進入了階級剝削和階級對抗的社會。

封建制生產方式

鐵器工具進一步發展和改善,農業、園圃業、釀酒業、制油業等生產繼續發展,手工業作坊也不斷擴大和增多。與這種生產力的狀況相適應,建立了農奴勞動制度。農奴由於有歸自己使用的份地,並佔有某些工具,從事個體經營,因而對勞動表現出一定的、為奴隸所沒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封建制生產關係的基礎是封建主佔有生產資料主要是土地,並且不完全佔有勞動者即農奴。封建主通過封建地租形式,直接剝削農奴的剩餘勞動或剩餘產品。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生產力有了巨大的發展,由工場手工業發展到機器大工業,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進而以電力代替了蒸汽動力,逐步實現了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接連發生,目前正經歷著一次新的技術革命高潮。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的程度不斷提高,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是資本主義所有制。勞動者雖具有人身自由,但由於失去了生產資料,便不得不將勞動力作為商品出賣,從而作為僱傭工人同資本家相對立。資本家階級通過經濟的強制剝削僱傭工人的剩餘價值。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及其發展,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被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所代替。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

產關係同社會化的生產相適應,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餘地。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本特點是: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人們在生產中的關係是不受剝削的勞動者之間的互助合作;實行計劃經濟;生產的目的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實行按勞分配。

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基礎上,人類將進入共產主義社會。那時,舊的社會分工消滅了,人們獲得了全面發展,勞動已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生產力得到極大的發展,社會財富十分豐富。在這樣的條件下,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原則就會實現。

參考文章

隱形眼鏡的基本生產方式有哪幾種?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