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斯基爾,W.

[拼音]:Danmai dianying

[英文]:Denmark, cinema in

丹麥最早的電影,是由宮廷攝影師拍攝的新聞片。1906年,O.奧爾森在哥本哈根成立了北歐電影公司,從此丹麥開始製片生產。該公司拍攝的第一部影片《獵獅記》(1907),是由舞臺演員V.拉爾森導演並演出的,這是丹麥第一部獲得成功的影片。其後,該公司主要是拍攝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如《茶花女》(1907)、《威廉·退爾》(1908)、《哈姆雷特》(1910)等。這些影片都是照搬舞臺表演,只交待故事的主要情節。這期間,丹麥出現了幾家電影公司。所拍攝的影片主要是喜劇片和情節片。如:導演A.林德的《未婚妻市場》(1910),導演R.狄尼森的《四個魔鬼》(1911),導演A.布洛姆的《獄門之旁》(1911)、《大西洋號》(1913),導演F.霍爾格-麥德森的《福音書的作者》(1914)等。這些影片情節雷同,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也都很膚淺,但是演員的表演和攝影技術是出色的,在剪接、佈景、照明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這時期丹麥導演的創作成就對其他國家的電影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丹麥電影演員,特別是女演員A.尼爾森,由於主演影片《深淵》(1910)、《沒有祖國的姑娘》(1913)、《西班牙的愛情》(1913)(3片導演U.蓋特)在國外獲得很大聲譽。其他著名電影演員有V.普西蘭德、C.維特邦託彼丹、E.弗列裡赫、C.維特、O.封斯、B.南森。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攝製了一些宣揚和平主義的反戰影片。如導演A.布洛姆的《為了祖國》(1914)、《世界末日》(1915),導演F.霍爾格-麥德森的《放下武器》(1914)、《永久的和平》(1916)和《天上的船》(1917)。這個時期,由演員成為導演的B.克利斯登森拍攝了偵探片《神祕的無名氏》(1913),其後,拍攝了敘述道德問題的影片《復仇之夜》(1915)、《女妖們》(1921)。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丹麥的影片出口銳減,電影事業境況惡化。最有影響的導演和演員紛紛遷居國外。這個時期,導演A.W.桑德堡根據英國作家C.狄更斯的小說改編的幾部電影頗具特色。影片中演員的演技出色,再現時代氣氛,原作風格準確,公映後在丹麥和英國博得觀眾好評。這些影片是:《我們共同的朋友》(1919)、《遠大前程》(1922)、《大衛·科波菲爾》(1922)和《小杜麗》(1924)。1919年,後來成為丹麥著名導演的C.T.德萊葉拍攝了他第一部影片《大總統》,1921年,他拍攝了自相矛盾的影片《撒旦的日記》,影片表現了對暴力的憎惡,呼籲人道主義精神,但同時又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芬蘭1918年的革命作了誹謗性的歪曲。20年代裡,鬧劇片成為最受歡迎的樣式。如導演L.勞裡春(老)執導的影片:《電影、調情和訂婚》(1921)、《他、她和哈姆雷特》(1922),《我們冬季的朋友》(1923)等。這些作品表現了滑稽可笑但非常可愛的流浪漢的異常經歷,在國內外得到讚賞。

30年代,有聲電影出現後,丹麥電影藝術進入衰落時期。第一部丹麥有聲電影是G.肖納沃伊特拍攝的《愛斯基摩人》(1930)。在整個30年代,沒有攝製出重要的作品。這時期,根據丹麥戲劇和散文作品改編的電影《維爾皮的牧師》(1931)、《教堂和風琴》(1932,導演G.肯納沃伊特)等,儘管文學原作具有很高成就,由著名舞臺演員扮演角色,但影片卻不感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德軍佔領的歲月裡,丹麥生產了一些描寫資產階級家庭生活的電影。如導演B.克利斯登森的《離婚者的子女》(1939)、《孩子》(1940),導演B.易普森和導演L.勞裡春(小)的《迷途的姑娘》(1942),導演J.雅各布森拍攝了一部剪輯得很出色的影片《八個協定》(1942)。1943年,導演C.T.德萊葉攝製了丹麥當時最好的一部故事片《憤怒的日子》,影片取材於挪威中世紀的一樁所謂“女妖案”,用以影射法西斯的殘暴。這個時期,丹麥也拍攝了幾部很隱晦的政治寓言式紀錄片,號召同佔領者進行鬥爭。

戰後,丹麥電影得到了發展。丹麥電影工作者努力通過電影藝術反映丹麥的抵抗運動。如導演J.雅各布森的《看不見的軍隊》(1945)、《三年以後》(1948)、《陌生人敲門》(1959),導演B.易普森和L.勞裡春(小)的《大地將變成紅色》(1945),導演E.狄莫爾特的《最後的冬天》(1960),B.克利斯登森拍了紀錄片《你的自由受到威脅》(1946),影片的素材是攝影師們在被佔領期間祕密拍攝下來的。導演漢寧·強森夫婦根據丹麥著名作家M.A.尼克索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蒂特──人的女兒》(1946),描寫了一個善良少女受壓迫的一生。還有幾部反映資本主義社會裡兒童和青少年遭遇的影片,如A.漢寧·強森的《世界只有巴爾一人》(1949)和《處在兩個世界的巴夫》(1959),J.雅各布森的《士兵和珍妮》(1947)。1955年,導演C.T.德萊葉根據丹麥作家K.蒙克的神話劇拍攝了一部涉及宗教問題的影片《言詞》。

50年代導演G.阿克塞爾拍攝了《永遠處在驚慌中》(1955)、《多餘的女人》(1956)、《一切為了葉蓮娜》(1958)等影片,描述了工人和小職員的生活。在諷刺喜劇《黃金和綠草地》裡,他抨擊了丹麥的經濟和精神生活的美國化。另一位導演O.帕爾斯博拍攝了《施密特一家》(1951),以辛辣筆調揭示了資產階級家庭關係的醜惡現象。

60年代,丹麥電影界湧現一批新導演和編劇,他們竭力以新的藝術手法拍攝反映尖銳的社會問題的影片。這批年輕人的作品被稱之為“丹麥新浪潮”。如導演H.卡爾森拍攝了影片《抉擇》(1962,根據南非白人女作家N.戈迪默的作品),揭露南非當局的種族隔離政策的罪惡。影片是在南非祕密拍攝的。影片《我們怎麼辦?》(1964)描寫丹麥抵抗運動參加者的境遇。他拍攝的描述資本主義社會作家遭遇的影片《飢餓》(1966,根據挪威作家K.漢姆生的作品改編)在國際上獲得成功。導演P.克猶呂利夫·施密特的《週末》(1962)等影片揭示了全民福利社會道德的實質問題。導演G.阿克塞爾的影片《紅袍》(1967)再現了古代斯堪的納維亞傳說故事。喜劇樣式影片有E.巴林格的《信仰,希望和魔法》(1960)、《可愛的家庭》(1962)和《弗列迪,你先打》(1965)都是比較成功之作。1964年,著名導演 C.T.德萊葉完成了他最後一部作品《日特魯德》(根據J.索德爾堡的原作改編)。

70年代的丹麥電影大半是商業性影片。但是,很多新一代導演對社會問題頗感興趣,對錶現手法的創新也很熱心。如導演C.B.託姆森的《親愛的伊列娜》(1970),導演H.卡爾森的《應該懂音樂》(1972)和《好像有人發獎》(1978),導演H.斯坦格魯普的《危險的接吻》(1973)等,都是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個人價值問題的影片。剖析資產階級社會危機的“政治電影”有:《警察》(1976),揭露了身居高位的國家官員貪汙受賄;《誰殺害誰?》(1978),以悲觀色調描繪了丹麥的未來;《狙擊手》(1971),影片主人公試圖以恐怖手段阻止在丹麥進行核試驗。最受歡迎的是一些把社會政治主題作為背景處理的偵探片或驚險片,如《19只紅玫瑰》(1974)、《相貌相同者》(1976)、《錢袋或生命》(1982)等。這個時期,改編本國文學作品的影片也佔很大數量。如《失蹤的官吏》(1971)、《大地是平坦的》(1977)、《山上的耶柏》(1981)、《男爵》(1978)。這個時期主要電影演員有E.奧裡格、G.涅爾畢尤、F.海爾姆特、O.斯普洛格尤、L.海爾茨,P.本格爾、N.克里斯登森、K.奧列森。

1981年丹麥有16家電影公司和一些獨立製片人攝製影片。70年代年產影片20部左右,1982年產15部。1982年丹麥有400家電影院。1970年建立名為“沃爾克紹晉”的組織,專給青年導演提供創作基地。1966年在哥本哈根成立了電影學校,培養導演、攝影和錄音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