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engyang Men

[英文]:Zhengyang Gate

明清北京內城正門,俗稱前門。在北京城中軸線上天安門廣場正南方,由城樓及箭樓組成北京內城的正門。城樓創建於明永樂十九年(1421), 箭樓建於正統四年(1439)。正門沿用元代舊名麗正門,正統二年(1437)改為正陽門。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箭樓毀於火,次年修復;道光二十九年(1849)箭樓再遭火災,當年興工修復,於次年完工;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進北京,城樓箭樓先後毀於火,分別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五月及三十二年(1906)五月按原制修復。民國四年(1915)拆除了甕城,由德國建築師羅特克格爾設計,對箭樓進行改建,添加了樓北面的上下馬道、水泥平座護欄和箭窗遮陽,月牆斷面加上西洋式花飾,成為現在的外貌。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陽門城樓高 40.36米,面闊七間,灰布瓦頂綠琉璃剪邊,歇山頂三滴水式門樓,上層前後簷裝修為菱花格隔扇門窗,下層為磚牆,明間及山面各闢實踏大門 1座;箭樓高35.94米,瓦頂形式及開間數同城樓,東、西、南三面牆上及兩簷之間開箭窗共94個,北面出抱廈五間,有門 3座與城臺相通。城樓及箭樓的城臺正中,都開 1座券形城門。

1949年2月3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正陽門舉行了入城式。1952年對城樓進行了撥正加固,以後又進行過多次區域性維修,並拆除了箭樓南的五牌樓。1976年對箭樓進行了修繕。1977年對城樓進行了全面維修。1989年又一次進行了區域性改建。

參考文章

正陽門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