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波拉瑪努七·切諾洛

[拼音]:xiangduizhuyi

[英文]:relativism

割裂相對與絕對的辯證關係,否認事物本身及對事物認識的穩定性、客觀性的一種形而上學觀點和思維方法。它的特徵是:片面強調現實的變動性和不穩定性,否認事物的相對靜止和確定性;誇大認識的主觀形式和對歷史條件的依賴,否認客觀真理;只看到事物和認識中存在的矛盾雙方的轉化和互相過渡,否認矛盾雙方的區別和對立,抹煞矛盾雙方之間的界限。列寧說:“作為認識論基礎的相對主義,不僅承認我們知識的相對性,並且還否定任何為我們的相對認識所逐步接近的、不依賴於人類而存在的、客觀的準繩或模特兒”(《列寧全集》第14卷,第 136頁)。相對主義沒有統一的完整的理論形式,它作為一種認識論和方法論原則表現於某些哲學體系中,並被應用於歷史學、倫理學、美學乃至自然科學領域。

相對主義最初是對古代辯證法的歪曲表現。古希臘辯證法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命題,用來說明運動、變化的絕對性。他的學生克拉底魯則提出人“連一次也不可能踏進同一條河流”,根本否認事物有任何的穩定性、確定性,從而走向了相對主義的詭辯。後來,智者派的普羅泰戈拉和高爾吉亞把相對主義作為具有普遍意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原則。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他以感覺論為基礎,把認識主體即人的內在差別及其變化僅僅看作是認識的相對性的根據,從而抹煞了認識的客觀內容和客觀標準。高爾吉亞從認識物件的相對性和主體認識能力的相對性中,得出了否認客觀世界存在及其可知性的結論。在中國,老子和莊子的辯證法思想中也包含了相對主義的因素。老子、莊子和智者派的相對主義思想各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從客觀上對於破除傳統保守思想或宗教的獨斷主義、教條主義起了促進的作用。相對主義在歐洲16~18世紀唯物主義反對宗教迷信和形而上學的鬥爭中,曾經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但是,相對主義的主要發展方向卻是同懷疑論、不可知論和主觀唯心主義相聯絡的。古羅馬的懷疑論者在揭露認識的不完全性、條件性時,對它們作了過分的誇大,從而對一切知識的可靠性都持否定態度。英國唯心主義的經驗論者D.休謨由此懷疑經驗之外的世界的客觀存在,並作出了世界不可知的結論,G.巴克萊則由此提出“存在即是被感知”的主觀主義、唯我論的命題。後來出現的實用主義、馬赫主義等,都誇大認識的相對性和真理的相對性,並把這種相對性變為主觀隨意性,以此來否定客觀真理。在現代資產階級哲學中,相對主義是被廣泛採用來同唯物主義作鬥爭的工具。

辯證唯物主義堅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考察一切,承認事物以及人的認識的相對性,反對任何形式的絕對主義或形而上學。在這個意義上,唯物辯證法包含相對主義,但是它絕不歸結為相對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既有相對的方面,又有絕對的方面,它們是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的。它在指出事物相對性的同時,又看到體現著絕對的相對;在相對的靜止中包含著絕對運動,在相對的同一性中包含著絕對的鬥爭性。相對主義主張排斥絕對的相對、排斥靜止的運動,從而在實際上把相對性絕對化,是與絕對主義相通的另一種形而上學表現。在認識論問題上,辯證唯物主義堅持反映論的原則,它承認,由於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以及主體其他歷史條件的限制,人類的每一具體知識、真理都具有相對性;但同時又指出,這些限制是隨著實踐和人的認識能力的不斷髮展而不斷被打破的,人的認識活動、能力及其發展是無限的、絕對的。認識是從相對真理不斷走向絕對真理的無限過程,在其發展的每一階段上所獲得的正確認識都含有絕對的成分,都具有無條件的真理權。承認客觀真理就意味著承認真理的絕對性,承認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統一。相對主義或者是用個人、群體之間認識上的差別抹煞認識的客觀內容;或者把某個階段上認識的不完備性說成是事物的“不可知性”;或者把認識隨著物件的發展而發展,當作否認認識過程的連續性和確定性的根據,等等。這些都是否認反映論原則、否認客觀真理的主觀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表現。

相對主義作為形而上學的一種表現,它是詭辯論、不可知論、唯心主義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