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亞語

[拼音]:fanghe-fanghuaxue-fangshengwu wuqi xunlian

[英文]:training for the defence against nuclea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對核、化學、生物武器的襲擊所進行的防護訓練。簡稱“三防”訓練。蘇軍稱“化生放”防護訓練,美軍稱 “核生化” 防護訓練。目的是提高軍隊的防護能力,免受或減輕核、化學、生物武器對人員、牲畜的殺傷和對武器、裝備、物資的破壞。

簡史

“三防”訓練是隨著核、化學、生物武器的出現、發展而逐漸形成和加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首次使用化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生物武器和核武器。這些新武器的出現和發展,引起許多國家軍隊對其防護研究和訓練的普遍重視,先後設定組織機構管理訓練。1939年,針對侵華日軍多次使用化學武器,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一分校設立了防化學隊,八路軍各師建立了防化勤務主任室,部隊開展了防化訓練。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針對侵朝美軍多次使用生物、化學武器,普遍進行了防生物和防化學武器的訓練。1953年,人民解放軍建立了各級“三防”訓練的專業機構,並將“三防”訓練列入訓練大綱,作為全軍訓練的共同科目,普遍開展了訓練。

內容和方法

其內容通常包括:核、化學、生物武器的基本效能,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措施,發現放射性沾染和毒襲的方法,個人和分隊對核、化學、生物武器的防護方法,在受染地域、地段的行動要求和通過的方法,消毒、消除沾染和急救方法等。這種訓練的組織方法:軍官採取短期集訓或結合部隊演習,演練防護的組織指揮;部隊訓練通常由團以上機關培訓骨幹,以連、排為單位組織實施。一般使用圖表模型、毒劑嗅樣盒和模擬化學武器、模擬核爆炸等代用器材進行訓練。有時亦可在專用場地進行實毒訓練,或利用核武器爆炸試驗進行訓練。

蘇聯和美國軍隊在營一級分隊設有專職(或兼職)的軍官,指導對核、化學、生物武器的防護訓練;在團(旅)以上部隊設有專業機構或人員,計劃和監督防護訓練。蘇聯在軍外訓練中,受訓人員即進行穿帶防毒面具和使用偵察儀器的訓練,入伍後的新兵增加防護訓練時間和內容,並結合戰術訓練進行。美軍明確規定了單兵在核、生物、化學武器條件下的訓練內容,以及生存和基本作業的標準。

發展趨勢

隨著戰術核武器、中子彈的出現,速效、高效化學武器的發展,生物戰劑傳播、擴散方法的改進,增大了殺傷、破壞的廣泛性和嚴重性。因而加強群眾性的防護訓練,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改進訓練方法,提高訓練效果,將更為各國軍隊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