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特,S.

[拼音]:Niujie Libai Si

[英文]:Niujie Street Mosque

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在北京市宣武區牛街。是北京地區現存伊斯蘭教寺院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巨集大的一處。據《北京牛街岡上禮拜志》、《古教西來歷代建寺源流碑文總序略》木刻載:宋太宗至道二年(遼聖宗統和十四年,996),有一位從阿拉伯來的篩海(教長)革哇默定到中國傳教,其次子那速魯定建寺於燕京南郊柳河村崗兒上,即今牛街禮拜寺故址。元至元年間於寺中建尊經閣,明洪武(1368~1398)建今寺。正統年間(1426~1449) 擴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進行大規模修繕,今“窯殿”儲存了重修時的墨書題記,有御題“禮拜寺”額,故以之為稱。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坐東朝西,佈局緊湊對稱,主要建築有禮拜殿、邦克樓、望月樓和碑亭、水房等。圍牆正中闢門,兩側設旁門、角門,正門前為四柱三樓懸山頂牌坊,正樓簷下匾書“達天俊路” 4字,坊對面為廡殿頂磚影壁。入門後為望月樓,平面呈六角形,重簷黃琉璃瓦六角攢尖頂,簷下施斗栱、彩畫。南北闢門,其餘四面闢窗,上簷正中懸“敕賜禮拜寺”匾。每逢齋戒之月,阿訇登此樓望月,決定開齋、封齋時辰。

望月樓後為禮拜殿,坐西朝東,由 3個勾連搭式屋頂及後部冠一六角攢尖亭式建築組成,左右出抱廈。三勾連搭頂的前兩個為歇山式,後一個為廡殿式。殿正面出短廊,前有月臺,殿內寬敞巨集麗,可容千人同時做禮拜。第一進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第二進面闊五間,進深七間,最後為凸出的六角亭一間,仿伊斯蘭教穹頂而建,俗稱“窯殿”,象徵聖地麥加。殿內裝修獨具特色,柱與柱之間作成木拱形門,即“火焰門”。門楣抱框上飾阿拉伯文,柱身上用湯粉貼金法作出纏枝蓮花紋,殿頂天花及樑枋上施青綠彩畫及阿拉伯式圖案,窯殿後牆作三間式龕,滿雕阿拉伯文與花朵,精巧之極。殿左右兩窗以阿拉伯文組成窗花。殿內右隅設木製宣講臺,伊斯蘭教稱其為“閔拜”,為聚禮日教長宣諭之處。大殿南北有小型講堂各五間,北為“善慶”,南為“闡一”。

邦克樓位於禮拜殿正前方,重簷歇山灰筒瓦頂方亭建築,簷下施斗栱,東西闢門,南北開半月形窗,樓內設木梯,其樓為召喚教民做禮拜之用,故又稱宣禮樓或喚醒樓。相傳此樓是元代尊經閣舊址。邦克樓南北兩側有對稱的兩座方形碑亭,重簷歇山頂,內立明弘治九年(1496)漢、阿文合璧的《勅賜禮拜寺記》石碑,已漫漶不清。

邦克樓後原為議事場所,光緒末闢為小學教室,舊名“七間房”,平面呈“凸”字形,勾連搭式頂,為寺中最後一座建築。寺的西南設有較大的淋浴室,供教徒禮拜前沐浴、淨身用。

寺東南跨院內有兩座古墓,相傳系南宋時 (金或元初 )兩位篩海來寺傳教,卒葬於此。墓前立阿拉伯文碑兩通,一為元至元十七年(1281) 立,一為至元二十年(1283)立,是中國現存元代阿拉伯文石刻中最早者。此外,該寺還儲存著明萬曆癸丑勅賜禮拜寺記碑、傳為元代可蘭經及迴文香爐等許多珍貴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多次對該寺進行整修,並連同回民聚居的古老牛街一併予以保護,已成為伊斯蘭教穆斯林作禮拜之處。

參考文章

牛街禮拜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北京東四清真寺和牛街禮拜寺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