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olinixiyaren

[英文]:Polynesians

大洋洲東部波利尼西亞群島的民族集團。包括毛利人、薩摩亞人、湯加人、吐瓦魯人、夏威夷人、塔希提人、托克勞人、庫克島人、瓦利斯人、紐埃人、復活節島人等10多個支系,共有90多萬人(1978)。屬南方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型別,身材中等偏高,面板為淺褐色,體毛較少,頭髮為寬幅波狀黑髮,面部寬大,略呈頜突。使用多種語言和方言,彼此差別不大,同屬南島語系波利尼西亞語族。原崇拜多神,迷信巫術,現多改信基督教和天主教。

據考證,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約在2500年前從東南亞陸續遷來,可能途經美拉尼西亞或密克羅尼西亞,最初定居於社會群島,爾後散佈到廣闊海域,北至夏威夷,東抵復活節島,西南到達紐西蘭。18世紀末歐洲殖民者侵入時,社會處在原始公社制解體的不同階段,在夏威夷、塔希提和湯加等地已開始出現嚴格的等級制度和早期階級國家。經濟和文化達到較高水平,在大洋洲居於領先地位。一般用石、骨、貝、木製造工具,技術精湛;並擅長編織和木刻。農業已知施肥和人工灌溉,有的地方已有梯田。飼養豬、狗、雞;捕魚本領高強,捕魚工具和方法繁多。不會紡織,做衣服用的“塔帕”系用樹皮捶制而成,印有彩色花紋。服裝有圍胸、圍腰、短裙和披肩;飾物有羽毛頭盔、項圈、髮梳和手鐲等。喜戴鮮花,盛行文身。食物以薯芋為主,還有面包樹果、椰子和香蕉。摩擦取火,用地灶烘烤食物。住房多用樹枝和草葉搭蓋,屋頂為人字形。富有者的房屋建造在石基或土臺上。善於造船和航海,雙體船長達40多米,可載150人。復活節島有巨石雕像,並發現象形文字木牌。近200年來,波利尼西亞人受美、英、法殖民統治,傳統經濟文化遭到破壞,勞動群眾備受奴役和摧殘。人口總數由原來110多萬一度下降到40多萬,不久以前才開始回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利尼西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西薩摩亞(1962)、湯加(1970)、吐瓦魯(1978)腰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006.html' target='_blank' >嚴群蠡竦枚懶ⅲ揮械牡厙諼炊災趁裱蠱榷氛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