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社

[拼音]:jian

中國武術短器械之一,素稱“百刃之君”。劍的最早出現,在殷商以前。春秋戰國時,已有質量很好的銅錫合金劍,鬥劍、佩劍之風也較盛行,劍術理論也相應得到發展。據《吳越春秋》記載:越國一位民間武術家,曾向越王勾踐詳論“劍之道”。戰國後期,鐵劍普遍出現。到了漢,“漢制,自天子至於百官,無不佩劍”(《晉書》),並有一套嚴格的佩劍制度。擊劍更是朝野風行,不少人以劍術立名天下。漢高祖劉邦曾自誇:“我提三尺劍取天下。”隋唐時,劍形十分精緻華麗,貴族、學士亦多隨身佩劍,對後世影響很大,故唐劍有“鼻劍”之稱。宋代以後,擊劍之風逐漸為劍舞所代替。

劍的構造,一般可以分為劍身、 劍柄兩部分。 劍身由劍刃、劍尖、劍脊、劍鋒組成;劍柄包括劍格(護手)、握柄、劍鐔(劍墩)。 此外, 尚有劍鞘、劍穗(劍袍)等附屬物。劍的長度, 古今差異很大。現出土文物中,短劍約40釐米,類似匕首,可近身搏鬥,亦可投擲遙擊;長劍達140釐米,可用雙手握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競賽規則規定,劍的長度以運動員反手直臂持劍,劍尖達於耳垂為準。

武術諺語有“刀如猛虎,劍如飛鳳”的形容。劍術的特點是輕快,敏捷,瀟灑,飄逸,靈活多變,故又有“劍走美式”,“劍走青(輕靈)”之說。劍術根據其練法特點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行劍。著重腰身和劍法變化,動作一氣呵成,氣勢連貫,劍神合一,步法輕快,腰似蛇行,定勢較少;主要劍法有點、崩、刺、撩、掛、劈、雲、抹等。

(2)勢劍。又稱站劍,特點是動靜相兼,造型優美,劍法準確,樁步穩健,力達劍尖,以功力見長,平衡動作較多,主要劍法與行劍相同。

(3)雙手劍。劍身劍柄皆較長,練時雙手握劍,氣勢渾厚,身劍合一,勁力飽滿,動勢較多,劍法以擊、刺、格、洗為主。

(4)長穗劍。劍後配有長穗(除雙手劍不配穗外,其他武術劍多配以短穗);舞練時身隨步動,劍隨身行,穗隨劍舞,瀟灑豪放;劍法以穿、掛、雲、撩為主,也有握穗擲劍之法,稱撒手劍(圖1)。

(5)雙劍。左右手各持一劍舞練,協調性要求較高,其中又有短穗雙劍、長穗雙劍之分(圖2);劍法與單劍相同。

(6)反手劍。演練時,反手握劍(劍身位於小指外側),做出各種劍法,風格新穎別緻,多屬行劍類,對腰、肩、腕、指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要求較高。

劍術有單練、對練、集體練3種形式。各種劍術都要求劍法清楚,靜如處子,動似游龍。由於劍是雙刃兵器,故不能出現纏頭裹腦、繞背纏腰等動作,不持劍的手,應將食指、中指併攏伸直,其餘3指屈握,拇指按於無名指指甲上,稱為劍指,並與劍法、身法密切配合。劍術套路繁多,常見的有青萍劍、昆吾劍、武當劍、三才劍、三合劍、雲龍劍、八卦劍、太極劍、達摩劍、螳螂劍、通背劍、醉劍、 龍形劍、 奇門十三劍、白虹劍、純陽劍、綈袍劍、 七星劍等。 古代劍術多從實戰出發,很少花法,要求步動如飛,直行直進,劍到之處,有劈頭、斷項、封喉、刺胸、斬腰、掃足之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劍術被列為全國武術比賽專案,充實了不少動作內容,如花法、平衡、翻騰、造型等,但攻防特點還嫌不足。(見彩圖)

參考文章

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何以被稱為“劍麻之鄉”和“丁香之島”?地理學鵝矛形劍帶絛蟲病有那些症狀鵝劍尾魚的飼養要求水產/漁業飲用水處理中劍水蚤攜帶細菌的研究廢水治理劍嘴鶥的外形、分佈、習性、圖譜及別名鳥類四川省劍閣縣楊村鎮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動量線的指標劍法股票基金天暖要注意鵝劍帶絛蟲病的防治鵝劍尾魚的繁殖水產/漁業劍橋資本爭論概述經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