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內逍遙(1859~1935)

[拼音]:jiaoyu zhidu

[英文]:educational system

有兩種解釋:

(1)指根據國家的性質制訂的教育目的、方針和設施的總稱;

(2)指各種教育機構的系統。後者按範圍大小又有幾種不同的涵義:一是泛指有組織的教育和教學的機構體系,包括學前教育機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成人教育機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以及各級教育行政組織機構等;另一是專指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制度,簡稱學制。

教育制度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發展的特點是受以下各種條件決定的。

(1)教育制度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影響。在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從而逐步產生階級分化。到了奴隸社會,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和剝削的社會制度,需要培養人才,開始建立專門承擔教育職能的機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制度日益完備。

(2)教育制度受社會政治 、經濟制度的決定性影響。如在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為了追求更多的剩餘價值,在生產和管理上不斷進行技術更新,需要能夠適應新技術的勞動力,因此提倡普及教育,讓僱傭勞動者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隨著當代機械化和自動化的程度日益提高,資產階級為了增強競爭能力,需要提高勞動力的科技素質,從而提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並將入學年齡提前。不少國家還在大力提倡建立終身教育制度,以適應社會迅速發展和變化的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學校教育制度,其宗旨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各種建設人才,以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髮展的需要,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制定教育制度,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的特徵,確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學校教育的分段及其相互的關係等。為了早出人才,許多國家正進行早期教育實驗。

由於各國政治制度的差別以及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水平不同,各國教育制度的結構往往也不相同。如初等與中等教育階段的學習年限和學校種類,初等與中等教育連線的形式和方法,以及教師培訓與準備等,都是各式各樣,互有差異。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統一的學制,同時設立多種輔助性教育機構,以便使所有兒童和青少年都有就學機會。為適應改善勞動力結構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還設定了各種專門技術學校,在學制系統上,儘可能使更多的學生有升入高一級學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