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頂珠

[拼音]:fansilafuzhuyi

[英文]:Pan-Slavism

沙俄鼓吹的以俄羅斯為中心的奴役各斯拉夫民族的民族主義理論。19世紀初,泛斯拉夫主義思想產生於奧地利。當時,西南斯拉夫民族運動興起,泛斯拉夫主義者提倡研究各斯拉夫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主張加強文化聯絡,達到政治團結,共同對付奧地利和土耳其統治者,改變西南斯拉夫人的被奴役地位。後被沙俄所利用。

俄國的泛斯拉夫主義者宣揚沙俄是各斯拉夫民族的保護人,俄羅斯是上帝指定的領導者,註定要統一所有的斯拉夫民族,主張沙皇舉起斯拉夫民族的旗幟,成為斯拉夫世界的救世主;宣揚斯拉夫人與俄羅斯人在歷史上血統相同,語言文化相近,同種同教,居住毗連,利害相關,命運與共;鼓吹各斯拉夫民族聯合起來,建立以俄羅斯為中心的斯拉夫聯邦,“幫助”斯拉夫人擺脫奧地利和土耳其的統治,以達到把俄國的歐洲疆界向西面和南面推進的目的。

泛斯拉夫主義理論的主要代表政論家 Η.Я.達尼列夫斯基在《俄羅斯與歐洲》(1869)一書中,提出了“文化歷史型別”理論。他認為,歷史程序的基本內容是各種文化歷史型別的依次更替。斯拉夫型別是歷史過程的體現者,具有充分發展宗教、文化、政治和社會經濟等歷史活動的天賦,是最高的文化歷史型別;而其他民族不過是人種原料,他們的文化歷史型別只能得到局部發展。依據這種理論,斯拉夫人(主要是俄羅斯人)是優秀民族,當然負有“解放”和統治其他民族的使命。因而這本書被稱為泛斯拉夫主義者的福音書。從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到尼古拉二世,都抓住這個理論不放。他們把自己裝扮成各斯拉夫民族的解放者,打著泛斯拉夫主義的招牌, 四出侵略, 夢想建立一個從易北河到中國,從亞得里亞海到北冰洋的大斯拉夫帝國。F.恩格斯指出:“泛斯拉夫主義是在並不存在的斯拉夫民族這一假面具之下爭奪世界霸權的騙人計劃,它是我們和俄國人的最凶惡的敵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