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兵

[拼音]:Anasaji wenhua

[英文]:Anasazi Culture

北美西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阿那薩吉”在納瓦霍印第安語中意為“古代的人們”。主要分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高原的半沙漠半灌木林地區。年代為公元前 800~公元1550年。包括編籃者文化和普韋布洛文化兩個階段。1550年西班牙人入侵後逐漸衰落。

編籃者文化(前800~公元700)以盛行使用編織物而得名,經濟以農業和狩獵為主,並行採集。種植玉米、南瓜、豆類、向日葵,獵取鹿、羚羊、兔子和小動物。早期聚落多建在山脊頂部,房屋圓形,村外有卵石圍牆。工具有鹿角尖狀器、石刀和磨石,使用編織的筐籃、皮囊。人死後用皮毛、毯子包裹埋葬,並隨葬工具、用具和武器。 晚期出現圓形、橢圓形和方形半地穴居址,面積9~25平方米。中間有火塘,火塘旁有一個被稱為錫帕普的小洞,印第安人認為這是祖先現身進出的地方。房屋排成半月形,門向東。已產生宗教建築基瓦,製造紅褐和灰黑色的粗糙陶器,有缽、細頸圜底罐,飾以曲線紋。

普韋布洛文化 (700~1550)直接從編籃者文化發展而來,以獨特的普韋布洛建築形式而得名。它的特點是用土坯和石頭建造長方形房屋,彼此緊密相連,並作數層階梯式排列。這一文化代表北美印第安人較發達的農業村落文化,對西南地區的其他文化有較大影響。該文化可分5期,一期宗教建築與住房分開,基瓦建在地下。二期農業有了發展,出現小規模灌溉設施,修建水渠、水庫以備灌田,6~10個房屋組成一個小村落,宗教建築與住房建在一起。三期若干小村落合成一個大村社,興辦大的水利設施,在公共廣場建造基瓦。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博尼託普韋布洛有800個房間,作3~4層階梯式排列,可居住1000人,是古代美洲最大的建築之一。三期以後,巖居建築興起,梅薩弗德的一個巖居村落有200個房屋,23個基瓦,基瓦作圓形或方形,建在居室前面。該文化自二期起,區域性製陶業發達,東部多素面陶,西部多飾幾何圖案。三期紋飾構圖複雜,在查科河一帶多白地繪黑彩的帶狀紋,科羅拉多地區流行螺旋紋。此外,紅色和多色陶在新墨西哥州西北、亞利桑那州東北流行起來,黑紅相間的彩紋和紅底黑彩的陶器變成這一地區的特徵。四期時部分地區以黃色和淺黃色陶為特點,質地脆,並上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