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
[拼音]:Fandulinlun
[英文]:Anti-Dührinɡ
F.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原名《歐根·杜林先生在科學中實行的變革。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書中批判了杜林的反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世紀70年代,馬克思主義在德國工人運動中的迅速傳播,引起了資產階級及其思想家的恐懼。柏林大學講師E.K.杜林(1833~1921),公開打出反馬克思主義的旗幟,攻擊《資本論》,並丟擲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體系,給曾經遭受拉薩爾主義影響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在理論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為了反擊杜林,從1877年1月開始到1878年7月,恩格斯寫了一系列文章,陸續發表在《前進報》上(見彩圖),並在1878年彙集成單行本在萊比錫出版。
全書內容
除序言和引論外,包括三編:第一編哲學,第二編政治經濟學,第三編社會主義。恩格斯指出,這部著作是以論戰的形式寫成的,但“論戰轉變為馬克思和我所主張的辯證方法和共產主義世界觀的比較連貫的闡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9頁)。書中的第二編和第三編,不僅駁斥了杜林對《資本論》的歪曲和攻擊,還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
對政治經濟學理論問題的論述
恩格斯在第二編中明確地提出了建立廣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他指出“政治經濟學,從最廣的意義上說,是研究人類社會中支配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交換的規律的科學”(同前,第3卷,第186頁)。這是一個對於各個社會經濟形態都適用的普遍原理。
恩格斯把政治經濟學放置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對生產、交換和分配的相互關係做了精闢分析。他指出,隨著歷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和交換方式的產生,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產品分配方式。杜林的“勞動進行生產,暴力進行分配”,並提出一個“暴力所有制”的命題,是錯誤的。私有制在歷史上的出現,不是暴力的結果。奴隸制並不是暴力的產物,相反,正是奴隸制產生了系統的暴力。資本主義的僱傭勞動制度同樣無法用暴力或“暴力所有制”去說明。只有在商品生產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商品生產和交換的所有權規律才會轉化為資本主義的佔有規律。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財富”總是“對人和物的經濟權力”的命題。恩格斯說,在古代氏族公社和農村公社裡,財富決不是對人的支配;即使在階級對立的社會,對人的支配也是通過對物的支配來實現的。恩格斯批評了杜林把生產方式和分配方式割裂的錯誤,那種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好的,可以繼續存在,資本主義的分配方式是壞的,因而必須消滅的觀念,完全是一種陳舊的反動的空想。只要儲存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只能按照資本主義方式來分配。在任何生產方式下,生產和分配都是統一的。分配從屬於生產。
恩格斯在揭露杜林把“資本是由貨幣產生的”命題強加給K.馬克思時,系統地闡明瞭只有當勞動力成為商品,貨幣才會轉化為資本,貨幣本身不是資本,只有當它成為剝削僱傭勞動的手段時,才轉化為資本。資本不是物,而是一種關係。
恩格斯說明了馬克思的資本觀念同杜林的資本觀念的區別,指出剩餘勞動並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範疇,凡是在社會上存在生產資料壟斷權的地方,勞動者無論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須在維持自身生活需要的勞動時間之外,提供剩餘勞動來為生產資料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這是一切階級對立的社會形態的共同點。只有當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找到一無所有的勞動者來作為剝削的物件,並且為生產商品而剝削勞動者的時候,掠奪剩餘產品才會採取剩餘價值的形式。也只有在這個時候,生產資料才具有資本的特殊性質。
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問題的論述
在第三編,恩格斯分析了近代空想社會主義學說,論述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核心內容。他指出唯物史觀是從如下原理出發:生產以及隨著生產而來的產品交換,是一切社會制度的基礎。在每個歷史地出現的社會中,產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隨的社會劃分為階級,是由生產什麼、怎樣生產以及怎樣交換產品來決定。因而一切社會變革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只有到社會的經濟結構中去尋找。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生產資料社會化、生產社會化和產品社會化,與資產階級的私人佔有,處於尖銳的衝突中,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它既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有計劃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又表現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對立。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它無能駕馭它自身發展起來的巨大生產力。股份公司的出現並沒有解決矛盾,而是使矛盾更加尖銳。作為資產階級的代表,國家不得不承擔對生產的領導。生產力的國家所有,不是衝突的解決,但是它包含著解決衝突的形式上的手段。這種解決只能是在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並使生產、佔有和交換的方式同生產資料的社會性相適應。而要實現這一點,只有由社會公開地和直接地佔有具有社會本性的生產力。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日益把大多數居民變為無產者,同時也造就了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去完成這個變革的力量。無產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並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恩格斯在第三編中,還系統地說明了“自由人聯合體”的各個方面的特點,強調社會公共佔有生產資料,以及對整個社會生產進行有計劃的控制。
《反杜林論》的發表,不僅打退了杜林的猖狂進攻,在理論上和政治上幫助了德國社會民主黨人,而且給整個國際工人運動留下了一部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科書。